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语文教师研究能力【语文教师的研究摭谈】
 

语文教师研究能力【语文教师的研究摭谈】

发布时间:2019-01-25 05:14:36 影响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教师是教育研究的主力军。这句话起码有两层含义:教师应承担起教育研究的责任,因为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教师都要从事崭新的工作,每天学生心情、学习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位老师要从身边的工作研究起。人们往往在谈论教育研究或教学研究时,都以为“研究”的施动者是理论工作者、研究工作者,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却认为教师就是研究者,而且是研究的主力军,因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人多量大,教师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大都是边进行教育工作,边进行研究的。孔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感受到学生的基础不一,接受能力有强有弱,所以得出“诲人不倦”的结论;在学生想弄明白却又不能弄明白时,教师再去开导他,所以才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说……这就是孔子,这就是边教育边研究的中国古代教育的大圣人!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与学生打交道过程中,逐渐摒弃了一味体罚学生的专制教育方式,而研究出一种让学生自悟不足,在另一种学习中纠正不足的方式……这些都说明,只有结合自己的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有可能成为教育行家,或曰“教育家”!
  现实也告诉我们,每一届学生都有他们的长处,都有他们的弱点。恐怕有的老师在刚送走一届学生,马上接手新一届学生时,也会惊呼:这一届新生语文素质怎么与刚毕业的不一样呢?现在的语文越来越难教了,现在当语文老师越来越难了……为什么会有如此慨叹呢?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对象在变化,而且变得很快,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教他们呢?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老师也在思考:我们如何使得学生“好教”呢?现在当语文老师怎样做到不难当呢?怎样成为魏书生式的语文教师呢――其实我们中小学教师平时也在思考研究了。
  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如何研究呢?该研究哪些教育教学内容呢?
  语文教师的研究可以从教育叙事研究着手。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是语文教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它更贴近真实的“语文教学的田野”,更接近于语文教师的实际,更能被其他语文教师所接受。
  教育叙事研究,促使语文教师在烦琐的教育生活中,摆脱一种简单枯燥的窘境。教师可自己叙述某一故事或某一情节,去理性地分析一些教育现象。一位语文教师请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三个“差生”面批试卷,并适时进行辅导,那位优秀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可没过3分钟,那位优秀生打来电话:明天(周六)下午有特殊情况,不能来校为“差生”补习。语文教师接到电话,原先脑海中“素质很高,服从安排”的词语全部跑到九霄云外去了。但他还是进一步“盘问”理由,原来这位优秀生要为自己熬三个小时中药,而家中无一人能帮她!这位优秀生最后还是坚持到校给“差生”补习,语文教师心潮澎湃……这位语文教师叙述了这件事情后,很真诚地写道:做教师的一定要体贴学生,站在学生一边,设身处地想想他们的困难,千万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评价学生,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批评学生。幸亏自己了解得比较全面,的确人家有特殊情况。如果由着自己性子来,那后果将会……通过这样的叙事,教师可以研究自己行为的得失,可以汲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可以不断地发扬成绩,纠正不足,可以在研究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是通过叙事来思考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还有一种方法也是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的研究方法,那就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
  教育行动研究,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研究,“是在行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反思性研究”(郭元祥语)。教育行动研究要求教师比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思原有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足,发现其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再进行实践,然后将新旧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比照,揭示新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方法的价值。例如,我们语文课上,分析课文前一般要介绍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而且这样一成不变的授课形式延续了许多年。进入到课程改革阶段,我们就进行了反思:是不是每堂课都要实行这样的“模式”呢?哪些课文可以不需要介绍时代背景呢?哪些课文一定要介绍时代背景呢?然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地进行改革:一部分说明文教学中可以省略时代背景的介绍;一些议论文课文,时代背景可以简要介绍或不作介绍……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采取新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性研究,教师们发现了改进语文课导入法的巨大价值:教无定法,因文而定,因生而定。语文课上省去部分环节,腾出时间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有更多的时间去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这就是语文教师感受到新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语文教师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内容;二是教学方面的内容,涉及到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
  不少语文教师都当班主任,而班主任工作又面临很多新情况。例如,班中多了不少新市民的子弟,班中有部分同学抄袭作业,甚至不愿做作业,班中有一部分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有位班主任老师就特别细心:一接手初一新生就对他们进行摸底,发现班级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单亲家庭甚至是无亲家庭的?经过分析,她把“单亲”划为三类:一是双亲中有人因病而故的;二是双亲中有人因车祸等意外事故而亡的;三是父母亲感情不合而离异的。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脾气也不全都是一样的,现在的法律监护人和他关系怎样?他和哪个人关系最好?有话最愿意向谁倾吐?原来教育单亲孩子有哪些成功之道,有哪些不足?我将采用哪些方法和他们交朋友,和他们一起成长呢?班主任采用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为单亲孩子建立单独的档案,使班主任工作更有针对性,所以班级一直是学校的先进集体。
  教学方面更值得研究。一次,我上《长征》(节选),这一课属于戏剧剧本体裁,很适合学生表演,学生也乐意表演。
  刚上课,我就放一段剪切好的影视片《万水千山》供学生观看。看完以后,我问学生:“同学们,大家猜一下,刚才看的这一段内容,从服饰上、情节上看,反映了什么时代的生活?”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长征。”我说:“大家判断得十分正确。我们近来学的好几篇课文,都是与长征有联系的。从中我们知道红军越过了千山万水,经历了千辛万苦,取得了千秋万代的伟绩。近年来荣获‘飞天奖’的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领会、感悟课文内容。”
  接着,我向学生展示了学习目标,然后我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大家讨论电视剧本有哪些特点。明确电视剧本的特点以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了1-3个场景中出场人物、主要人物,从中体现了红军指战员的什么精神等问题。课前我把全班学生分成5组进行排练;课上,我抽5组中的一组同学进行表演,指定他们表演该课中1-3个场景。因为事先每位同学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掌握得比较有分寸。开始表演时,除了一位同学担任解说员之外,其余八位同学均装扮成刘少奇、彭德怀、周团长、警卫员、战马等。通过他们的表演,1-3个场景中,刘少奇虚怀若谷、彭德怀关心士兵、周团长勇于献身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上课前,他们还向音乐老师借来了《长征组歌》中的《过雪山草地》的磁带。序幕开始,“士兵”们艰难地跋涉时,另一位学生便轻轻地播放《过雪山草地》的歌曲:“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曲调低沉、哀婉、悲壮,使得演出更加感人肺腑。
  演出结束后,我请表演的几位同学谈自己的体会,表演时是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学习到了红军指战员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同时我还请其他同学评点演出效果。
  最后,我又与同学一起探究了刘少奇含义隽永的一段话和第三个场景的描写作用,学生踊跃发言,其他同学不约而同地鼓掌……
  我在自我反思时想:为什么这堂课上得比较精彩,学生非常欢迎这种形式的课?
  我认为,语文课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哪一课该怎样上,采用哪些教学步骤,这是由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决定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所说的那样:“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定……情况有变则变。”(魏书生《语文教学》)因为《长征》这篇课文内容是电视文学剧本,适合学生表演,所以学生很欢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表现欲望特别强烈,他们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长征》这篇课文也正好适合他们表演。
  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同课异构”、“同生异教”,听课的师生感觉不一样,就充分说明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门既古老又时尚的科学。
  但愿语文教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江建林,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常州。本文编校:老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