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让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英语课堂提问 促进学生
 

让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英语课堂提问 促进学生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3:51 影响了: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过度关注学习结果、评价主客体单一、方式传统等不足,这种评价的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要由过去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逐渐转化为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评价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观念与做法,将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那如何通过“课堂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当代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本人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如何发挥课堂评价的功能,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让激励性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赞许,可以增强学生自信、自爱、自持的信念,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但在激励性评价中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干人一面、千篇一律,不能过于笼统,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只说一句“你真棒”,“太好了,你真了不起”等类似的激励,其效果就不如具体评价的效果好。如对于一向爱动脑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说: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让人耳目一新;你的头脑真灵活,这种方法比老师的方法强多了。而对于聪明的小马虎可以这样说:方法很好,再仔细想一想,看问题出在哪里?希望你告别粗心,与细心交朋友。对学习进步的学生可以这样说:你真棒,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这么难的题,你还做对了,你真是老师的骄傲;老师通过用表情语言、肢体语言或传递微笑、或耐心等待等,如听到学生的发言,有时微笑,有时点头赞许,听到满意处走到学生面前拍拍学生的头,毫不吝啬地翘起大拇指。总之,这些做法是自然流露的,能够为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内动力。
  
  二、让赏识性评价成为学生转变的“调节器”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因此,在教学中,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运用赏识性用语,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例如:在一年级刚学完“6~10”的认识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些数的外形特征,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数字的笑话:有一天,数宝宝举办了一个聚会,“0”见到“8”说:“胖就胖嘛,系什么腰带呀!”“7”见到“2”说:“别以为你跪下,我就原谅你,咱俩的事没完。”听完我的笑话,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时,班里一惯胆小的艳婷同学举起了小手说道:“‘1’碰见了‘10’说:‘别以为你有了好朋友,我就认不出你来了。’”多可爱的孩子,对“10”的认识跃然纸上!我趁机搬过一把凳子,顺势把她抱上去:“请你居高临下,再说一遍,如果还想说什么请接着说。我将仔细聆听!”这一说,她更加激情满怀:“‘6’看见了‘9’说:‘老兄,没事玩什么倒立啊!’”‘7’见到‘9’说:“你的帽子不合适,圆圆的脸都看不见了。’”真没想到,我用自己的行为,激发了她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激起了她的再思考。从此一直让我担心的学困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她的数学成绩也渐渐地进到了班级的前列。试想,如果那次在她的发言后我只这样说:“你的语言很简洁,你的思维很独特”。她就可能不会有后面的两句话了,现在的她也不可能成为班里的“数学之星”了。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许多的赏识性语言,如:
  “观察真仔细,同学们真能干,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
  “大家说得好,特别是××同学,更是难能可贵,值得大家学习。”
  “××同学的这种方法很有创新,很有新意,能把思考范围延伸到题外。”
  赏识性的评价,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融温存、睿智、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用具有提升学生素质的赏识性语言去评价学生: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美的心灵;用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用耐心期待学生的进步!
  
  三、让反思性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新课程理念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尤其是学会反思。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巧设“陷阱”,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如我教完《归一应用题》后,我针对学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干扰的特点,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木头,锯成4段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7段要多少分钟?这时,学生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实质。我立即引导: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请你们做个实验。根据题目要求,四人一组把桌子上的木块进行分割,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再让学生分组实践去验证、去讨论。接着,我又说道:同学们读读题目,看看刚才的答案,再想想实验结果,从中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说道:我明白了,木板锯两段只锯1次,锯3段只锯2次,依次类推,锯4段只要3次,锯7段只要6次:锯木头的次数比段数少1;题目的实质实际是“锯3次木头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锯6次要多少分钟?那应该怎么解答呢?学生说到:24分钟。这样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反思,在不经意中让学生亲自体验,使学生在比较中、探索中,对自己前后的认识、行为、态度做出判断、概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克服了学生思维的表面性、绝对化与不求甚解的毛病,使思维更深刻。当然还可以在每一次进行完活动后,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出示几个自我反思的问题:
  (1)这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2)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会?是什么原因没有学会?
  (3)今天我从老师或同学那儿又学到了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多写数学日记、学后感、考后感……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与情境,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全面考虑问题,让更多学生投入到活跃的学习中来,让每个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得到发展。
  总之,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他们建立自信并体验到学习成长的快乐,并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