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对少数民族地区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学面临困境
 

【对少数民族地区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学面临困境

发布时间:2019-01-27 04:18:44 影响了:

  内容摘要: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对古诗文教学注重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接受;注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灌输;注重以“背诵”为中心,强调记忆。这就造成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文,使他们在高考中处于劣势。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我认为应重视宣传古诗文的重要性,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转换角色,注重积累等等,让学生重视对古诗文的学习。
  关键词:古诗文 转换角色 积累
  
  “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就中学而言,“古诗文”是浅易文言文与古代诗歌的合称,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同时又是高考考查的一个要点。黄麟生教授在广西高考总结时常说,“古诗文是拉开考生成绩的关键”。为此我们师生没少下功夫,然而学生,尤其是“90”后的学生对古诗文说“爱你不容易”。
  八年的高三语文教学经历,让我在古诗文的教学上,有不少心得,然而备考中每一届学生对古诗文表现出来的不解,又让我陷入了思考。为什么一届学生比一届学生难以接受古诗文呢?
  一.对古诗文教学不良现状的思考
  1.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接受
  中学必修的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里面有无尽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强调以知识为中心,强调学生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的运用;注重将古诗的知人论世、意象、押韵等讲深讲透。这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距离,让学生在毫无体验,难以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这种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厌烦、惧怕、排斥的心理。
  2.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灌输
  全国很多省市已经实行了“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课堂很受学生欢迎。我们广西新课程改革将于2012年开展,老师们也在尝试着新的教学模式,但现状的教学方法仍然老套,对古诗文教学仍然施行“师讲生记”的传统方式,教学关系依然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造成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使整个教学失去了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突出了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灌输,很难让教学课堂达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课堂。
   3.以“背诵”为中心,强调记忆
  由于古诗文的独特的体验无法融入到教学过程,无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最终古诗文教学被简单地处理成了单纯的背诵,强调对文本的记忆,使教学呈现单一化,模式化。
  二.古诗文教学不良现状的原因分析
  1.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校学生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很不好。他们的家长很少受过高等教育,缺乏培育的沃土。学生周末回家,大多数学生都在地里劳动,没有时间课外学习,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教辅资料和工具书。如《古代汉语词典》,一个班62位同学只有四本,而且都是他们的哥姐用过的。这就制约着学生课外自我学习,没条件从课外拓展知识,尤其是古诗文,比较难懂,仅从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是很有限的。再有随着网络的渗透,学校周边社会环境不好,中学生缺乏控制力,觉得上网比看书更有滋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心思就不在学习上,学业受到了影响。
  2.古诗文和现实生活“脱节”,使文本与生活相隔甚远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语言形式,其中有许多特殊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尤其是文言文常使用单字,甚至在不同地方,不同情况,每个单字的用法,意义不同。如:“之”的用法有很多,但现在有的基本上就不用,造成与现实生活“脱节”,给学生理解造成障碍。
  3.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欠主动,抹杀了古文的“美”
  古诗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常规教学采用教师按部就班逐字逐句满堂讲,教师觉得不讲学生“学不懂”,学生觉得离开老师“啃不动”。这种“师讲生记”的传统单向教学模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就使文质兼美的文章灵魂顿失,浑然天成的精美结构被分解的支离破碎,抹杀了古文的美。一篇文章毫无美可言,学生就望“古文”而生厌。
  三.改变古诗文教学不良现状的一些设想
  1.重视宣传,营造氛围
  《考试说明》与全国卷告诉我们,古诗文在高考试卷中占的比例还是比较重的,有33分,占总分的22%。学生普遍认为古诗文难学,高投入但低产出,所以大家不愿花时间在这方面,对古诗文知识掌握很不好是正常行为。这正如黄麟生教授说的那样,“古诗文是拉开考生成绩的关键”。如果哪位学生能在古诗文方面有所突破,那定能鹤立鸡群。如果我们老师重视宣传,分析利害关系,营造氛围,让学生思想重视,相信对古诗文的教学有实际意义。
  2.激发兴趣、好学乐学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的威力就在于使人积极地去寻找满足他们所产生的认识和需要的途径与方法。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如:巧设情境,激发欲望。在上文言文课之前,教师不要急于讲授,可采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学生心理,选好突破口。
  3.转换角色、突出主体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建构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文言文教学已经习惯了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环境,创造这样的条件,为学生勇于参与学习过程,担当学习舞台的主角,能动自主地获取知识搭建平台。
  4.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古诗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感受古诗文的情味理趣。诵读越多,越能触类旁通。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科学背诵。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师要范读,必要时还要领读;学生要集体朗读,还要个别朗读;可读全篇,也可读某几段,还可以读某几句。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诗文教学课堂上常进行这样的朗读背诵训练,日久天长,必能培养出学生对古诗文敏锐而强烈的感知力。
  5.教会方法、注重积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得益。如鉴赏古诗,教会“四看”、答题“三步骤”。一看“注释”,有辅助理解诗歌的作用;二看“题目”,有交代时令、原因、事件的因素;三看“作者”,有知人论世的作用;四看“内容”,可具体理解古诗的情感和主旨。其中“看内容”又可从看情感词、看意象或物象、看诗句的“起承转合”。答题“三步骤”指答题目时要分三步来答题。第一步答艺术手法,第二步答内容效果,第三步答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会学生注重积累知识。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古诗文阅读水平。
  
  王艳林,广西柳邕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