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_创造教材内容 落实课标理念
 

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_创造教材内容 落实课标理念

发布时间:2019-02-07 03:58:17 影响了: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我们调研发现有些教材的内容联系生活少,情境创设少,实践操作少,开放空间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很难贯彻落实《数学课标》的理念。如果能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条件、学生实际,将这样的教材内容作一创造,将有利于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个性和有成效,更有利于数学课标理念的落实。
  
  一、联系生活,让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材中有些内容的素材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体验到数学的实际价值。因此,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有效的取舍,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与他们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些有时代气息、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如人教版实验教材“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习题: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此习题可创造成以“秋游”为线索,把例题的素材作为秋游中“去多少人”来进行重点探究,组织学生开展“买食物”、“买门票”等活动来解决问题。也可结合庆祝国庆,计算花篮中花的朵数(8束红花,每束3朵;8束黄花,每束4朵),以“56朵”这个有意义的数字,激起学生做花篮的愿望,继而提供素材:红花每束3朵,黄花每束4朵,紫花每束5朵,让学生任选两种花,小组合作共同来做一个有“56”朵花的花篮。这样使得素材真实亲切,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组块呈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间
  
  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由于教材中有些地方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的知识点,而留给学生的探索空间和思考余地却很小。教学中要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组建成大“知识板块”,构建“大问题”,提供大空间,让学生充分开展学习活动。
  如人教版实验教材“几分之几的认识”,教材安排了如下四道例题:认识 1/4 和3/4 ;认识1/5 、2/5 、3/5 ;认识1/6 、5/6 ;1/4 和3/4 、2/5 和3/5 的大小比较。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但是这样小步子的渗透留给学生的探索空间很小,笔者认为教学中可结合实际,重新组合三个活动板块:①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你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吗?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比较1/4 和3/4 的大小。②出示一个平均分成5份的长方形,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比较2/5 和3/5 的大小。③为一个平均分成6份的圆形花坛设计种花方案,并介绍自己的方案,在实际中应用分数。这样组块呈现教学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发展性于一体,在每块中都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开放的探索空间,有利于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变静为动,促进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学习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由于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把一些定理法则、公式规律的发现过程叙述得清清楚楚。因此,教学中要设法把静止的知识动态呈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交流等,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应用的全过程。
  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统计单元例2,教材呈现的是一张“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记录单”,让学生根据这张记录单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绘制图表。这样一张静态的记录单显然不能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真正感受到统计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作如下内容的改变和设计: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重和身高;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最好?分组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统计过程的动态呈现,引发学生要统计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经历了统计中收集数据、分类整理、绘制图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真正感受到统计的意义。
  
  四、添情加感,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也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教学中,要为教材添加情感色彩,增添人文因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主动经历丰富的(合作、成功、失败、兴趣等)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首先,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活动中成功的体验,会产生再次体验成功的需要。上面谈到的内容组块呈现,每个板块解决一个问题,这就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喜悦。用这种体验去激励学生,学生会更加积极投入到下一个问题板块中,从而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
  再次,要尊重学生,凸显人文关怀。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行为转化为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动情入境,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自己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如上面谈到的:“怎样买门票?这个花篮一共有多少朵花?如果让你把个花篮献给祖国母亲,你最想说些什么?”这样一次次激起学生的愿望,让他们为之生感动情,让学生经历感情的升华,抒发出自己的心声。使得整个学习活动,开始时趣生情动,结束时趣更深、情更浓,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当然,创造教材内容的做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去开拓创造。只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教育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教材内容的创造,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就能得以落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