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日本冷兵器和防具 日本冷兵器
 

日本冷兵器和防具 日本冷兵器

发布时间:2019-02-10 03:43:40 影响了:

  平安时代是日本甲胄发展的分水岭,大铠的出现使日本基本上告别了甲胄仿制的历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日本特色,日本甲胄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大铠时期
  
  实际上。日本在平安时代后出现的铠甲都称作铠,包括胴丸、腹当、腹卷等。大铠主要是相对比较大的铠,也称正铠或著长。大铠的样式以武士的实战经验为基础制作。据推测:大铠初期样式的形成大约在平将门、藤原纯友叛乱的承平、天庆(公元931-946年)时期。
  
  一个完整的大铠主要包括胴、肋(脐)、袖、草摺,以及保护两手手指的笼手和保护膝盖、脚的儒当,是当时工艺技术与艺术综合的结晶它继承了挂甲中小扎的制作手法,并活用了短甲中的铁板、胁楣等主要部分,材料一般为铁、生牛皮、鹿皮、丝线、皮绳及各种染料。大铠的制作非常复杂。
  胴由铁板和小札组合制成,上下分成几段,小札使用铁片制成,一件大铠大约要用2000片左右,为减轻重量,会夹杂些练革或只用练革来制作。围绕身体部分的叫做长侧,由四段编缀而成,偶尔也有五段。从长侧开始到覆盖胸部的部分叫前立举。后背部分叫后立举。另外,长侧下接盖住腰部的叫草摺,通常有五段。实际上,大铠的构造方式和胴丸及其它铠甲基本相同,只是段数根据铠的不同而变化。
  为了防护胸部。一般在胴的正面贴上鹿皮,并将胴的小札表面尽量弄得光滑,箭射来的时候就不会挂在上面。胴的右部开口是为了穿着方便而留下系带子的空间,为防护这一部位,在大铠中完整地继承了短甲中的胁楣。
  胴的下方到大腿部位全用草摺保护。两个大袖作战时就像两个盾牌,起很好的防护作用。在大铠中有两个标志性的防护板:右胸的旃檀板和左胸的鸠尾板,旃檀板和鸠尾板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对称,这种设计让后人费了不少脑筋,据说后来有人专门做过试验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当武士侧身拉弓射箭时,鸠尾板恰好盖住心口位置;在马上挥刀砍杀时,旃檀板可以防护右胸和右肋。
  
  胴丸、腹当时期
  
  胴丸在日语里表示筒形轻便铠甲。它和大铠一样,都是在平安时代出现的,大铠是骑马的武将穿戴的防护具,而徒步的一般武士、杂役兵穿戴的都是简化的胴丸,从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描述战斗情况的书籍《平治物语给卷》和《后三年合战绘词》里,可以得知当时胴丸只是给下级武士穿的,这些人都是骑马武士的郎从,后来发展成所谓的足轻阶级。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日本早期的战争多以骑射为主,基本在武士之间进行,那些骑马的武士穿着大铠,行动十分不便,需要有人帮助才能战斗,足轻就是出战时帮助主人背武器装备的人,主人打胜了他们就帮助割人头报功,很少参与战斗。
  
  南北朝时代,徒步士兵开始向步卒集团发展,作战任务也越来越重,胴丸因其轻快简便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武士的欢迎。不但供徒步的下级武士使用,上级武士也开始使用起来。在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胴丸发展至鼎盛,大铠逐渐失去主导地位。此时,吕本在作战方式上也发生很大转变,以骑射为主的作战方式发展成近距离的肉搏战和集团战,胴丸变成骑射和步战两用的重要铠甲。
  和大铠一样,胴丸也是由使用“小札”的挂甲发展来的。与大铠不同的是,胴丸没有胁檐,草摺为了行走方便分成八片,并装有杏叶形的金属圈作为护肩。
  腹当也称兜肚,比胴丸简单,只起到防护胴(身体,不包括四肢)的作用,根据日本的《源平盛衰记》中记载,认为腹当出现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4年)末期,但是,现今日本只保留下来室町时代的文物。
  室町时代以后,足轻阶级开始向组织化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出现了弓足轻、铁炮足轻和长枪足轻。弓足轻在战场上的主要任务是放箭,因此这些人均穿着腹当。省钱也是腹当存在的重要原因,没有哪个主子愿意花钱给那些“贱命的士兵”配备好装备,因此从战国时代后到安土桃时代,改良后的腹当还租给杂役兵们使用。而那些高级的武士即使在穿着腹当时,还会装备袖、笼手、儒当等护具。
  腹当的构造非常简单,有些甚至没有草摺。在穿着腹当时,带锁扣的带子挎在肩上在背后交叉,前面再系住胸板。由于是简单轻巧的装备,里外皆可穿,在活动时几乎没有负担。
  
  腹卷时代
  
  腹卷是胴丸和腹当二者结合的产物,比胴丸简单,比腹当复杂。事实上,胴丸、腹卷、腹当这几种铠甲差别不大,主要看它们的开口位置:侧面开口的就是胴丸。背后开口的就是腹卷或者腹当。
  腹卷大约出现在镰仓时代后期,在南北朝时代(1336~1392)开始流行,当时也被称为下腹卷。和胴丸一样,最初武士在作战时只穿腹卷,后来也开始穿戴兜(头盔)以及其它小型护具。到了室町时代,融合了胴丸和腹当特点的腹卷开始成为主流,被大多数武士作为骑马和步战两用的防护装备使用。
  腹卷为背部开口,通常各有两段前立举、后立举,草摺由七片五段组成。虽然腹卷的尺寸稍小,但采用的也是铁和皮革混合制成。
  腹卷穿着方法是从前向后套在身上,拉动背部中心的绳使其合拢,但不能重叠,因此留出一道缝隙。系好肩上的金属扣,再将腰部的系带打结,就将腹卷穿好了。为防御背后,有时也使用背板,不让敌人有机可趁。在南北朝时期这块背板也被日本武士称为“臆病板”,即“胆小板”之意,因此很少有人使用。到了室町时代,混战的情况更多,很多人宁愿做胆小鬼也不愿意被人在背后捅上一刀,用它的人也多了起来。最有名的腹卷是德川家康13岁时使用过的,现保存在静冈县的浅间神社内,是那里的镇社之宝。
  
  
  具足时代
  
  具足是完全具备的意思。战国时代的具足基本沿用了腹卷的样式,只是在形状上进行了改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具足。
  当世具足 随着火枪的出现,日本开始对铠甲和兜进行改良加工。大铠和胴丸虽然属于重型铠甲,但其面部和膝盖等部位没有防护,当世具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大块铁板取代小札,提高了对长枪和弹丸攻击的防御能力,并配备了保护面部的面具和防护膝盖的佩�,从而真正成为防护性能十分优异的现代铠甲,它的重量也比大铠轻得多,机动性也很好。
  当世具足的另一大特色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从材料和样式上进行自由组合。因此,当世具足的种类非常之多,满足了那些喜欢炫耀武力的武士们的精神需要。
  桶侧胴具足是当世具足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一般由铁板和练革制成。铁板之间用铁钉铆接,十分坚固,对弹丸也有不错的防御效果。
  �胴具足最早是用一块铁板打造而成,铠甲表面平滑,没有接缝。后期受南蛮胴具足的影响,前胴、后胴各用一块铁板打造。事实上用一块铁板打造的具足 并不多,多数都是在内侧有纵接缝或是横接缝的桶侧胴,在表面覆革并涂漆,使其看起来像一整块。这种胴也被称为“包亿(fo)胴”。因为其表面光滑,只能用黑漆或是红漆,所以在绘画、雕刻等附加装饰方面效果不是很好。
  天文年间(公元1532~1554年)前后,由于接触西方,日本的武器和防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就有被称为南蛮胴的欧式铠甲,因为能够防御弹丸而深受当时武士们的青睐。它采用两块胴的形式,前胴、后胴各用一块铁板打造而成,左侧用蝶番连接。前胴为没有接缝的光滑铁板,中心向上突起形成镐状,使弹丸和长枪在接触表面后滑向左右两侧。后期日本具足中有很多采用了这种设计。
  
  当时流入日本的南蛮胴数量有限,而且对日本人的体格来说有诸多不适之处。因此,日本人在模仿南蛮胴同时,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以改良,产生了和制南蛮胴。在江户时代,因为其独特的外形,又被称为“鸠胸胴”。
  还有一种将骨牌形的骨牌札和龟甲形的龟甲札等横竖排列,再以锁轮连接的具足,因为可以折叠,所以被称为叠具足。叠具足锁轮连接的部分活动自如,它的头盔有头巾型和提灯型两种,其附属装备还包括笼手、佩楣和儒当。
  御贷具足,在战国时代集团战斗的环境下,一般的武士都有自己专用的武器与防具,而足轻阶级却不能自己负担武器和防具的费用。因此,雇佣足轻的武将们就准备所有的武器和装备,将这些提供给足轻使用,这就是“御贷具足”、“御贷刀”、“御贷弓”、“御贷枪”等叫法的由来,总称“御贷道具”。后来为了防止这些足轻们临阵倒戈或者逃跑,他们所配备的装备也开始统一,如防具采用同样的颜色或者在背上插同样的旗子。
  因为御贷具足的数量一般很大,所以都是些简单的铠甲,没有笼手和儒当,腿部只用胫足,脚上也只是草鞋。
  兜,胄从弥生时代由中国传八日本,在平安时代后,融合了日本的民族特色,日本人将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胄通称为兜。和大铠同时使用的有星兜和筋兜,到了具足时代,兜的设计越发新颖,故有变兜之称。
  星兜是因矧板之间用铁钉铆接,铁钉上部外露被称为星,这种星起到了装饰效果和加固作用。初期,星兜上面的铁钉都很大,看上去很严肃,故有严星兜之称。星兜出现在平安时代时代,随着大铠而被广泛使用,在源平之战中,武将们使用的都是这种星兜。
  筋兜是指矧板连接边缘部分凸起,形成一条条加强筋。筋兜从镰仓时代末期开始大量流行,由于比星兜还要轻巧,所以到了南北朝后期,胴丸基本都使用筋兜。室叮时代后,随着铠甲的变化,除了传统的星兜和筋兜,又出现了很多形状的变兜。不管如何变化,兜基本由钵、钮和立物三部分组成。
  �附在钵的下方,对头后的颈部起防御作用。�在各个时期形状变化都很大,镰仓时代的�一般由4-5段(上下层数)札板制成,和革摺的编缀方式基本相同。正面两侧向后翻转的部分称为吹返,其外层是绘着精美图案的皮革。钮的形状从镰仓时代开始变成像斗笠张开的样子,称为笠钮,吹返的大小根据个人喜好也不相同。到了战国时代,吹返变得很小,有些兜甚至取消了吹返。南北朝时的钮隆起,称为馒头�。
  立物是兜上最体现日本特色的装饰品。它起源于中国,平安时代开始在日本流行。立物一般由金铜和银铜制成,也有采用革或木制的。当时的立物是根据武士们的喜好制作出来的,因此各种设计可以说是别出心裁。如源平时代的武士画像中多见锹形立物,因像角一样高高伸在两边而得名。天冲形立物是根据鹿角、水牛角的形状发展起来,呈“u”字形向左右伸展的高角状,在室町时代开始流行。半月形立物是根据月亮的形状发展起来的,有满月、三日月、半月、八日月等。另外,还有太阳形和满月形的立物,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用金铜制成,后者用银铜制成。
  
  很多立物装饰都有故事,如鹿角胁立兜的鹿角装饰。据说日本名将本多忠胜进攻今川时,由于连续降雨,河水猛涨,阻挡了大军行进。正在此时,本多忠胜忽然发现一头鹿淌水过河,因此发现了一处浅滩,大军得以通过。本多忠胜非常感激这头指路的鹿,向鹿消逝的方向拜了拜,鹿角兜也由此而来。
  面具 大铠和胴丸时期武士面部基本没有防护,到了室町时代,面具开始被投入使用。战国时代,当世具足被大量使用后,面具才作为防具的一部分被广泛使用,防护脸部被弓箭或刀所伤。根据防护部位的不同,面具可以分为半首、半颊、颊当、忽(zong)面。配合面具使用防护喉的部位的称为喉轮和曲轮,喉轮主要配合半首使用,曲轮作为南蛮胴一具足的配件,配合半颊使用。
  
  [编辑:何 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