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M109A6-PIM――“帕拉丁”的再生_帕拉丁
 

M109A6-PIM――“帕拉丁”的再生_帕拉丁

发布时间:2019-02-10 03:43:46 影响了:

  2007年10月8日,在美国陆军协会年会上,BAE系统公司展示了新开发的M109A6“帕拉丁”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升级产品――M109A6-PIM(PIM意即“帕拉丁”综合管理项目)。次日,BAE系统公司即与美国陆军签署了谅解备忘录。BAE系统公司将与美国陆军合作,将600门“帕拉丁”榴弹炮升级为M109A6-PIM,样炮将于2009年交付陆军进行试验与鉴定。这是美国陆军老装备改造的又一大手笔。
  M109A6“帕拉丁”升级改造项目将创造榴弹炮发展史上的奇迹,已经征战了约半个世纪、曾被列入退役行列的M109系列榴弹炮的命运将发生重大转折。“帕拉丁”不仅不会退休,而且还将作为重型旅战斗队的火力骨干继续使用四五十年。而这次改进不知是否是M109的“终结版”。
  
  
  一路走、一路改的M109系列
  
  M109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是第一种用铝合金制造炮塔和车体,并能进行360°环射的火炮,也是世界上装备国家和地区最多,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期最长的自行榴弹炮。它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改造和升级的过程。第一门M109的样炮于1959年制成,基型炮于1963年正式装备美陆军,采用23倍口径的短身管火炮,发射榴弹时射程仅14.6千米。M109发动机前置,车内空间大,全封闭炮塔位于车体后部。该炮外形低矮,射击稳定性好。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数十年里,M109逐步发展为M109A1、A2、A3、A4、A5和A6型。由于车体设计合理,虽然全炮各系统先后进行过较大的改进。但车体基本保持不变。
  M109AI于1973年开始装备部队,换装了39倍口径的M185式长身管并采用M119式发射药,提高了射速和射程,射程增加到18.1千米。
  M109A2/A3于1980年开始装备部队,在M109A1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措施进行改进,如采用改进的M178式炮架,改进了装填机、反后坐装置和炮塔尾舱。携弹量增至36发,发射火箭增程弹射程为24千米。
  M109A4于1987年开始装备部队,在M109A2/A3的基础上改进了三防装置,并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M109A5主要提高射程,采用了新型M284式身管和M182式炮架,发射火箭增程弹射程可以达到30千米。
  M109A6亦称“帕拉丁”(题图),改进计划始于1985年,由M109A2/A3改造而来。这次改进是M109装备以来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也是一次革命性的改进。该炮于1993年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1993N1999年进行了大批量改造,于2001年停止改造,总共为美陆军生产了975门,还为台湾生产了大约225门。其它购买了M109榴弹炮的国家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老型号。
  M109之前的几次改造重点是加长身管、采用新弹药等,侧重于平台等硬件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以增大射程、增加携弹量、提高可靠性。而M109A6“帕拉丁”的最大不同之处是注重信息技术的插入,实现了老装备的信息化。“帕拉丁”采用的全新炮塔上装有改进的主炮和一套由计算机、导航系统及数字式“辛嘎斯”电台组成的火控系统。
  信息技术的插入,使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M109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M109A6实现了战场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大大提高了火炮的自主作战能力和反应速度。该炮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在运动中于60秒内独立完成如下动作:接受射击任务,解脱炮身行军固定器,计算射击诸元,赋予火炮射向,瞄准目标,进行射击并命中目标。“帕拉丁”的装甲防护能力也更强,升级后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也使其机动速度得到提高。炮载故障诊断系统提高了火炮的战备程度和可维修性。此外,火炮的载弹量也因储弹安全性的提高而从36枚增加到39枚,其中包括M982式GPS制导炮弹。
  
  起死回生的“帕拉丁”
  
  尽管“帕拉丁”自身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英国的AS-90、德国的PzH2000以及南非的G6等现代化榴弹炮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美国陆军在上世纪末就意识到,M109A6式“帕拉丁”自行榴弹炮只是“80年代的技术在50年代设计的武器平台上的应用”,其性能的提高受到了限制,“它跟不上机动部队的运动速度,需要的操作人员多,而且改进的余地不大”。由于担心“帕拉丁”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战场特别是2000年后战场的需要,美国陆军于1994年开始研制“十字军战士”榴弹炮。“十字军战士”是由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及其专用弹药补给车组成的全自动、网络化、机器人式火力支援系统,原计划于2006年装备美国陆军。“十字军战士”射程可达40-50千米,射速每分钟10~12发。一个两门制“十字军战士”榴弹炮编队的火力效果可相当于一个六门制“帕拉丁”榴弹炮连。随着“十字军战士”的出现,“帕拉丁”理所当然地将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在2002年,美国防部不顾陆军的反对,断然决定终止“十字军战士”榴弹炮研制项目,理由是“十字军战士”的重量太大。其榴弹炮的战斗全重达50吨,配套的弹药补给车的战斗全重亦将达到40.9吨,无法满足未来陆军在全球远征作战、快速部署的要求。
  “十字军战士”的下马,使美国陆军对其唯一的重型自行榴弹炮“帕拉丁”的处置变得更为慎重。“帕拉丁”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良好表现使美陆军再次看到了它继续存在的价值。M109A6“帕拉丁”综合管理项目的启动为本该光荣退休的“帕拉丁”榴弹炮找到了一条大幅延长使用寿命的途径。
  
  
  M109A6“帕拉丁”以伺延寿?
  
  在此次M109A6“帕拉丁”自行榴弹炮的改进中,将继续使用原有的主炮和整个驾驶舱结构,最引人注目的改造措施主要有以下三项。
  一是底盘更新。“帕拉丁”的老底盘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产品,M109榴弹炮的历次升级都没有改动。新的底盘正在制造中,将采用“布雷德利”战车的部件,如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此项改进的目的是提高重型旅战斗队武器装备的通用性,使“帕拉丁”能跟上机动部队的运动速度,更好地协同作战。
  二是火炮驱动的电气化。火炮电驱动系统将取代现在采用的上世纪60年代的液压式火炮高低与方位驱动系统。
  三是弹药装填自动化。这一举措将弥补“帕拉丁”射速低f最大射速仅4发/分)的不足,也将使火炮操作更为省力。
  上述电驱动技术和弹药自动装填技术均取自先进的“未来战斗系统”非直瞄火炮(NLOS-C)项目。此外,M109A6-PIM还配备了空调系统,将由BAE系统公司的通用模块供电系统(CMPS)供电。CMPS可以提供35千瓦600伏直流电,并支持武器平台内其它更高的功率负荷需求。
  “帕拉丁”的改造将采取公私联营的方式,由陆军重型旅战斗队项目主管单位、陆军阿尼斯顿维修与供应基地及BAE系统公司合作,充分发挥公、私部门的优势,确保为部队提供 最好的装备。
  
  “帕拉丁”何以延寿?
  
  美陆军M109A6-PIM计划是在作战需求、技术条件和武器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启动的。
  美陆军理性、务实的装备发展思路的体现经过数年的军事转型和伊拉克战争实践,美国陆军正在不断调整其武器装备发展思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美陆军在处理轻、重型装备以及新、老装备的关系上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
  
  在转型初期,以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改革派曾力主陆军武器装备的全面轻型化,以保证部队具有在全球快速部署的远征作战能力,不仅终止了许多重型装备研制计划,而且要求美国陆军新研制的“未来战斗系统”中所有战斗车辆都具有空运能力,重量不得超过20吨。这一苛刻要求使新装备的研制遇到了许多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虽然“未来战斗系统”研制项目采取了近千项的减重措施,但仍然不能兼顾战车对可运输性、生存能力和杀伤力的全面要求,以致于不得不一再推迟研制进度。为此,美陆军被迫一再放宽对“未来战斗系统”战车的重量限制,目前已经宽限到30吨。伊拉克战争实践也再次证明,现在要求美陆军装备的全面轻型化还为时过早,兼有强大突击力和防护能力的重型武器依然是部队克敌制胜、减少伤亡的可靠保证。伊拉克战争中先进武器常常被武装分子简易装备击毁的教训使美军看到,指望以信息化来提高武器系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进而增强其生存能力的做法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即便是“未来战斗系统”项目进展顺利,到2030年前美陆军也只能建成15个“未来战斗系统”旅战斗队(FBCT),只占到全部旅战斗队数量的一小部分。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陆军的装备仍将是新老并存、轻重并存的局面。
  自2004年以后美陆军就不断调整装备发展投资战略,改变原来“喜新厌旧”、“避重就轻”的倾向,走均衡发展的道路。美陆军适当缩小了“未来战斗系统”的规模,延长了进度,将资金更多地投向现有装备的改造。“未来战斗系统”项目还将分阶段向当前部队输送先进技术,使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现有装备的改造。正是在上述大背景下,M109A6-PIM项目作为维持重型旅战斗队战斗力的技术改进项目而受到美陆军的大力支持。
  此外,“帕拉丁”本身在伊拉克战场上的表现也使美陆军认识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陆军仍然需要维持其庞大的自行火炮队伍。作战经验表明,炮兵火力可以在几秒钟,而不是几分钟内,就作出反应,永远不会因为天气恶劣而不能使用,而且所提供的摧毁性火力效果可以相当于动用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导弹和昂贵的精确制导弹药所造成的效果。
  BAE系统公司炮兵项目部主任亚当・扎福斯指出,炮兵利用其可以发射常规弹药和精确弹药的“帕拉丁”火炮提供了关键性火力支援、在伊拉克发挥了重要作用。M109A6-PIM是“帕拉丁”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将保证这种极其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在重型旅战斗队中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一直持续到2050年之后。
  有可行的技术途径作保证“帕拉丁”是当今现存的元老级火炮,早在十多年前就被判为再无改造潜力的装备。随着观念的改变和技术的发展,这一判断已不再成立,美陆军已找到为“帕拉丁”注入青春活力的技术途径。这些技术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借用现有成熟技术,主要是“布雷德利”战车的底盘技术:二是移植“未来战斗系统”项目的先进技术,主要是非直瞄火炮的自动化操控技术。
  
  “布雷德利”战车虽然不是新研制的装备,但比M109榴弹炮晚诞生了20年,其底盘的动力性能比前者强得多。“帕拉丁”只要达到“布雷德利”战车的机动能力,其时速就可增加约10千米,最大行程也将增加约100千米,从而将为机动部队和火力支援部队的协同作战提供有力保证。这种借用现成技术的做法无疑是一种高效、便捷和经济的举措。
  移植非直瞄火炮项目的技术成果,将使上世纪50年代研制的火炮拥有当今最先进的自动化操控性能,具体贯彻了美陆军未来武器研制项目要为现有装备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使当前部队受益的装备发展方针。
  美陆军为“帕拉丁”改造所选择的技术途径切实可行,将为该项目的顺利进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国际火炮市场竞争的需要美陆军积极开展“帕拉丁”榴弹炮改造的另一原因是不想失去M109系列榴弹炮在国际火炮市场上的地位。M109系列榴弹炮累计生产量约为7000门,其中美国陆军装备了2400门,其余的出口到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埃及、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及我国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即便是除去已经损毁的,现存的M109系列也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如果M109系列榴弹炮就此退役,美国就将把M109占领的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德国、南非、韩国和新加坡等国,这是美国政府和军火商所不愿看到的。
  M109A6-PIM项目的上马等于是向已经拥有和尚未拥有M109系列榴弹炮的国家发出了一个信息、即M109经过改造仍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火炮,还可以服役数十年。届时美国的军火商们可以通过为其它国家改造M109而获取巨额利润,美国陆军也可以将大量库存的老炮改造为各种不同的配置形式卖给其它国家。在2004年和2005年,美陆军就将过剩的201门M109A2/A3榴弹炮经过翻新后卖给埃及,价值4370万美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