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为我市蔬菜种植结构进一言 武威市蔬菜种植结构
 

为我市蔬菜种植结构进一言 武威市蔬菜种植结构

发布时间:2019-02-19 03:53:23 影响了: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根据我市蔬菜产销实际,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要明确发展重点。   【关键词】蔬菜种植;面积;种植结构   
  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市种菜面积不断减少,我市蔬菜生产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突出表现在种植的蔬菜种类少,上市较集中,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有些蔬菜还“销售难”,效益并不理想,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但就全国末讲,种菜热是处于升温阶段,特别是国家实施菜蓝子工程以来,在科技的推动下,蔬菜的生产发生了显著变化,城镇蔬菜市场数量充足,品种多样,淡季不淡,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今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升高,蔬菜的价格也一路上升,种莱和种大田作物比较起来效益有明显的增加,加之国家“三农”政策的优势,农民种菜的积极性有明显的增加。
  因此,在继续扩大蔬菜生产并普遍把出路寄托在全国大市场的时候,只有理清发展蔬菜生产的思路,才能明确种什么菜好,种多少好。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满足内外市场需求,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以下建议,供参考。
  1.根据我市蔬菜产销实际,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
  首先要明确发展重点。全市蔬菜主要生产县区,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次各郊区是为市区、矿区服务的近郊蔬菜基地,是城市蔬菜供应的主要来源,包括各县城周边的乡村,安排种植的各种蔬菜,以面向当地市场为主,所生产的蔬菜称为商品菜。
  第二层次各地区要充分发挥地理、气候、资源、生产优势,以及现有的设施作用,积极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努力拓宽外销渠道,增加脱水加工能力,开拓提高效益和创汇之路,所生产的蔬菜称之为调出菜或创汇菜。根据我市及我省的独特的气候条件及自然生态条件,有关地区应把蔬菜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来推动,形成产业优势,生产和销售必须齐抓共管,以提高蔬菜产业整体的质量和效益。
  2.面向当地市场种植蔬菜的原则
  大路菜应稳定种植面积,积极增加新的蔬菜种类和适当发展稀特菜,努力做到春提前、夏排开、秋延后、冬选择。具件意见是:
  2.1春菜的种植应注意早春淡季上市和排开播种,分期上市的早春大白菜、菜心、香菜、菠菜、及各种绿叶蔬菜的需要量比较大,效益比较好,可以适当多种。因为各种绿叶蔬菜只要品种选对,排开播种是解决春淡的最佳办法。另外春种的大白菜、甘兰只要品种选对、播种适时、科学管理,质量得到保证,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2.2夏菜需要量很大,外销量也很大,是我省大多数农民朋友大做文章的最好时期。此时是面向全国种植调出菜的最好季节,我省大多数地区包括我市的夏季平均温度在20――25度,30度以上温度的天气只有几天,这个时期雨季、暖季同期,不仅有利于夏季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而且,许多南北方城市无法越夏的蔬菜,尤其是一些易感病毒病的果菜类以及洋葱、荷兰豆、大蒜等,从春到秋可以在此一直健壮生长,并安全越夏。因此,我市部分夏秋蔬菜,因其品种优、质量好和上市时间正逢许多城市正处于淡季的优势,受到外省市场的欢迎,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少,应加强。尤其是许多喜凉的绿叶蔬菜,如芫荽(香菜)、豌豆尖等。以及黄花菜、草石蚕、荷兰豆、青椒、蕃茄、胡萝卜等都是调出的好蔬菜。
  2.3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同时也是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旺季,此时各种蔬菜大量上市,因品种多、数量大,上市集中,所以会造成卖菜难的局面,这个时期农民朋友们应注意不要种或少种大路菜,否则会造成丰产欠收的局面。而应种一些作为贮藏加工或脱水加工的蔬菜品种。如雪里红、花叶芥菜等。作为新鲜上市的蔬菜种植,最好在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种植。
  2.4冬季是万物体眠的季节,同时是蔬菜生产和上市的淡季,但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冬淡已不淡了,原因是随着大棚的发展和运用,中原地区大力的发展大棚蔬菜、两广热带地区的反季节蔬菜大力发展,加之全国的交通、物流的大力发展。这样全国各市场的冬淡已有较为丰富的、品种较多的新鲜蔬菜了。但作为我市及我省的农民朋友来讲,我们冬季没有热带的气候,同时阳光较少,对发展大棚又极为不利,所以我们在冬季应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性的栽培。
  3.农民朋友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3.1城市近郊种菜的乡村要利用紧靠市区的区位优势,自产自销以提高经济效益。
  3.2稳定菜田的面积,不要靠扩展种植面积来增产,而要靠科技提高单产来增产的理念。
  3.3不断的引进新品种、新类型,同时做到引种观察一代、示范一代、扩广一代的做法。另外,在市场供应的空档上多下功夫,尽可能的多安排种植淡季菜、反季节菜。
  3.4传统的、老的种菜乡或村要根据近几年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形成各自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尽可能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一定要有一定的商品数量,如有几个品种搭配更好。同时要增强品牌意识,一定要将产品的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以赢得市场,给调出创造条件。新的或准备成立种植蔬菜的乡或村,一定要在专家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这样才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
  3.5根据内外市场的需要,发展渡淡、保节、,礼品、特需蔬菜和适宜转为出口和加工的蔬菜,积极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增加蔬菜的品种和数量,延长供应时间。
  3.6各专业生产基地、乡或村要树立蔬菜生产的“绿色”意识,生产“放心菜”,逐步走向“无公害蔬菜”生产之路。现农业部已经启动了重在农产品质量和保证消费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全国已建起“护菜协议”,实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互通卡”制度,不少大城市实行了“无公害蔬菜”上市。因此农民朋友们,在栽培各种蔬菜时,都要做到合理施肥、安全用药,尽量少用化肥、少用农药。蔬菜生产“量有度,质无限”,质包括品种结构、均衡上市、质量鲜嫩,只有优质,才有市场。无论是商品菜还是调出菜,都要按照新鲜、优质、营养、安全、方便的消费要求,做到加工整理成净菜上市。
  3.7政府要积极发展规模较大、配套齐全、资金雄厚的专门与蔬菜种植户联结的龙头企业,以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只有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形式,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条件成熟的乡村可设立固定的调出菜批发市场,也可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农民自愿联合兴办合作制(股份制)销售企业,选择农村优秀管理人才组织管理,把蔬菜卖出去。同时要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经营的农民经纪人队伍,走向国内外市场,把农民生产的蔬菜销往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4.提高蔬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出口创汇
  当前,发达国家人们食物结构由肉食为主转向素食为主,蔬菜的需求量增大,同时我国对蔬菜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而蔬菜的生产相对较弱,其原因主要是蔬菜的品种多,种植管理很不适合机械作业,大多靠人力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产量低。蔬菜出口具有明显的优势,一般认为每吨平均出口价是国内市场价的几倍。因此,蔬菜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值最大、比较效益最高的产品。但我市及我省出口的蔬菜,无论是品种或数量是非常少的,鲜菜出口就更少了。为发挥我省的气候优势,应大力发展出口蔬菜的栽培。
  出口创汇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开发国外市场上,我市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较大的难度,建议市县及省级有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大与兄弟省市之间的蔬菜合作领域,力求尽快与国际蔬菜产销接轨,为蔬菜出口服务,推进创汇蔬菜向前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