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本杰明翻译_本杰明的翻译观
 

本杰明翻译_本杰明的翻译观

发布时间:2019-02-22 04:24:40 影响了:

  摘要:本杰明的翻译观被多角度的阐释过,本文试图从翻译与原作、译作的关系,纯语言、翻译的任务及其实现,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翻译的标准等方面浅析一下本杰明的《译者的任务》,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瓦尔特.本杰明;翻译观;纯语言。
  
  《译者的任务》撰写于1921年,发表于1923年。1955年,阿多诺和朔勒姆编纂的两卷德文本《本雅明选集》问世,本雅明论翻译的基本思想才得以重见天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保罗.德.曼、德里达、卡罗尔?雅各布对《译者的任务》展开了重读/重释,发现本雅明翻译观中的基本思想竟然和后现代翻译观的基本思想惊人地相似,遂将其诠释为后现代翻译观的经典文本,本雅明翻译思想因而成为后现代翻译观的先声。本杰明的翻译思想与其哲学思想和审美思想交织在一起。他的思想历来深邃、神秘并且晦涩难懂。对中国读者更是如此。本文试图从翻译与原作、译作的关系,纯语言、翻译的任务及其实现,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翻译的标准等方面浅析一下本杰明的《译者的任务》。当然,本杰明的思想不仅仅限于这几方面。
  
  一、翻译与原作、译作的关系
  
  “诗不为读者而写,画不为观众而作,交响乐不为听众而谱”。艺术作品有其本身的自(autonomy),过多考虑其他律性(heteronomy),就会损害艺术作品本身的特质。本雅明翻译观中对语言批判、现代性批判的端倪由此可见一斑。
  在本杰明看来,译作不是追求与原作在形式上或意义上的相似,翻译也不是为了读者。他认为翻译因为原作的可译力量而与原作有一种生命的联系。翻译对于那些重要的原作而言,的确就是生命的延续阶段。在翻译作品中,原作的生命得以重新在最近的和最全面的发展。同时,语言在不断变化,翻译既要照顾到原作语言的变化,也要照顾到自身语言的变化。
  但笔者的深切体会是,我们对译文读者认知能力的判断只能取一个平均值。译者可以为读者着想,但决不能迁就读者;因为译者在解析源语文本的过程中,的确会体验到类似本雅明说的那种“纯语言”所展示的境界,而那种境界往往会令译者使用一些超乎普通目标语读者认知水平的语言方式去将其还原,而这每每会遭到一般读者(公众)的质疑。
  
  二、纯语言、翻译的任务及其实现
  
  译作中显现出语言间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在于每一种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意指某个相同的东西,但这并非体现在语言的细节中,而是在相互补充中的意向整体中:这就是纯语言。
  “用自己的语言去释放被另一种语言的咒符困住的纯语言”就是用一种会变化的语言去释放被另一种会变化的语言困住的那种相对稳定的“语言”。 (但)那种稳定的“语言”只以被象征的形式存在于原作语言,译者只有把象征变成被象征,才能在语言的流变中重新获得那种“语言”。称职的译者不会把他找到的“被象征”在译本中和盘托出,不会把他重新获得的那种“语言”(纯语言)作为译语。反之,他会用自己的语言把“被象征”还原为“象征”,让那种“语言”通过目标语文本折射出源语文本,从而使译作透明,使其不会遮蔽原作的光芒,而是通过译作折射的力量,让那种“语言”的光芒更加充分地照耀原作。
  另外,本杰明主张,译作应该反映出对语言互相补充的渴望和追求,其价值取决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和强调程度,翻译突显了语言之间的差异性,但新的表达方法也正是由翻译催生出来的。
  任何一种自然的语言都是这个花瓶的某个部分,翻译则把不同的碎片组合起来。所有的碎片根据花瓶的总体设计通过翻译拼装成形―――纯语言,这就是翻译的任务。
  根据“纯语言”思想,译者要做的不是复制或模仿原文的意义或内容, 而是“细致地连通原文的意指方式,使得译文和原文一样都成为“纯语言”的“可认碎片”(recognizablfragments)(Benjamin,1923)。译者的最大动机是把许多语言合成一种真正的语言,纯语言。在这种语言中, 两种语言互补调和, 纯语言以聚合的方式隐藏在翻译之中。
  本杰明认为翻译必须在“纯语言”的关照下才能进行,译者的任务就是开发纯语言。然而,传统翻译理论追求的是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形式。本雅明认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 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又要兼顾原文的形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了双重束缚,因而无法展示存在于原文字里行间中的灵性。对于本杰明而言,译作无论多么完善,都无法取代原作,但是原作可以通过可译性与译作紧密联系起来,使得译作通过翻译延续原作的生命。译文与原文本无“忠实”可言, 翻译不应求同,而应存异。
  译者要实现这项任务,就必须做到忠实和自由的统一。这里的忠实不是指追求与原作信息传达的忠实和语言形式是上的忠实。翻译复制形式和复制意义的忠实都会偏离原文。忠实指的是对原作意义的忠实,它源自于作品的,它是对语言间的补充功能的执着追求的忠实。做到这样的忠实就必须让意义随着语言走,成为语言的补充,在这门语言中,含义在自我表达,其自有的意指方式也得以强调。基于纯语言的需要这里的自由指的是在忠实的基础上就那种依附于外来物的纯语言融于其自身,并通过转换将被围困在作品中的纯语言解放出来。
  
  三、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本杰明的透明翻译观也体现在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兼顾。一方面原作的内容排斥不合适的,野蛮的和陌生的语言。这种断裂性阻碍了对原作内容的翻译,造成了不可译性。这正如原作的语言和内容像是果皮和果实一样浑然天成,可是译作的语言像是王袍一样层层叠加。而另一方面,翻译孕育纯语言,译者应该开发出潜于所有自然语言中的纯语言,最大限度地促成原文转变为纯语言的可译性。
  
  四 评价
  
  本杰明的基于“纯语言”思想下的翻译观,是对传统翻译观的巨大冲击和颠覆。它将原作和译作均视为“纯语言”的碎片,指出译作享有与原作相同的地位。译作虽出自原作,但它决不是原作的附属品,而是原作的后续生命(afterlife),它会使原作的生命在译作中返老还童,青春永驻。它消解了作者的权威性,颠覆了译者与作者之间是主仆关系,抨击了“原作至上”的传统翻译理论观,对传统的“忠实”标准提出了挑战。他的“纯语言”翻译观使人们能够从新的视角去看待翻译以及翻译中的问题,从而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本雅明的哲学、神学观念和独特风格使得他的纯语言等概念显得很抽象。这种抽象,这种通过对语言形式而非内容的重视来追求更高真理的方法,都使得本雅明在翻译学的领域里,对于之后的后现代主义者和解构主义学者,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杰明从语言本身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翻译,把翻译看做是孕育纯语言种子成熟的地方。他认为通过长期的发展,人类的各种语言可以发展成为纯语言。站在纯语言的哲学高度,本杰明的翻译观在翻译的标准及其实现、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综上所述,本杰明提出的译者之任务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译者之任务并无不同。不过本杰明不仅要求目标语文本与源语文本之间的意义之相当和语义之相近,还强调译作与原作之间的文体之相仿和风格之相称。
  
  参考文献
  [1]李红满.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发轫―――读沃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J].山东外教学, 2001 (1): 36-39.
  [2]陈永国.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J].中国翻译, 2003, (4): 9-14.
  [3]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5]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J].中国翻译, 2004, (6): 3-9.
  [6]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8]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C]∥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Reader. 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 2000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