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运动训练专业建设特色与优势探析]运动训练专业课程
 

[运动训练专业建设特色与优势探析]运动训练专业课程

发布时间:2019-02-27 03:57:37 影响了:

  摘 要 本文根据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现状,总结专业办学经验,对我院在专业建设的特色与优势方面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模式与管理机制,实践教学、开放办学、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优势 特色 运动训练专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Building and Advantage Analysis of
  Sports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ke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EI Xianliang
  (Sports Training Academy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ports Training Academy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summary of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hospit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education,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s, practice teaching, open schools,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conduct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China"s sports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advantage; characteristics; sports training professional
  
  0 前言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自1972年创办,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运动训练专门人才、“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当前,运动训练专业正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国内许多综合性大学创办体育院系,纷纷设置运动训练专业,造成运动训练专业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就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也对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运动训练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结合目前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总结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开放办学的优势,为充分发挥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在国内体育院校的影响力,突出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特色与优势提供帮助,为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为适应当前运动训练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化的需求,通过回顾本专业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从调查入手,科学求证,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调整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新修订的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运动训练专业以竞技运动为办学特色,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素质为主线,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宽泛、专项技能突出”的体育教练员和从事体育教学及社会体育指导的应用性人才,较好地反映了我校自2008年以来“教学改革大讨论”的积极成果,把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置于教育教学的先导和核心地位,从而使本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清晰、办学定位更加准确,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建设方向。
  2 教育教学模式新颖
  本专业以“三个融为一体”为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程序教学、掌握学习教学、学导式教学和合作教学等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注重“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五能”(教学能力、课外活动组织能力、业余训练能力、裁判工作能力、科研工作能力),突出“三性”(实践性、应用性、发展性)的多能一专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特色。技术性课程教学实行“分类分层教学”、专项比赛实施“分类分级竞赛”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训练热情,增强教学训练效果,提高学生的竞技运动水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近几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高校、全国体育院校等重大比赛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取得了优异的运动竞赛成绩。本专业还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强调“精内容、融新知、重素质、强能力”的改革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培训等职业岗培教材内容融入到本科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讲座、专题报告等培养形式,开设研究生考前辅导班,鼓励、资助本科生考研,充分发挥本专业具备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的优势条件,打造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才培养链,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3 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独特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专业从教育管理体制入手,建立了高效的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负责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学科教研室的办学功能,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在学生管理中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机制,发挥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的骨干作用,开展学生公寓寝室长培训计划,争创文明寝室、特色寝室等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同时实行严格的学风、学纪要求,实施了学生学籍预警机制,留级、退学规定,严格考风考纪,在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和荣辱观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学生奉献社会、忠于职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教学团队建设创新
  本专业注重师资队伍的老、中、青梯队建设,高职称教师比例高、主讲教师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在师资培养和建设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专项特长和兴趣爱好,打造一支融教学型、科研型、训练型的多种人才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教学团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师相比,本专业技术课教师在体育专项技能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他们多数人从小就涉足竞技体育领域,其中许多人曾是国家队或省市队的专业运动员,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专项训练水平较为突出,为其专业课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5 实践教学备受重视
  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本专业历来十分重视,而且一直是本专业亮点之一。在各项技术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精细地掌握各项体育运动技术外,还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运动项目的竞赛组织能力、裁判工作能力、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理论学科课程的教学在更新传统教学观念的前提下,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更为能动,实践性环节得到良好的拓展。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以教育实习规范而闻名。近年来,本专业在教学时数大大压缩的情况下,仍然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实习时间由过去的9周延长到12周。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除按规定完成编写实习课教案、上好体育课、进行课的分析评价、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外,还结合实习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范围的社会调查和体育调研,写成调查报告或体育调研论文。
  6 开放办学广受关注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办学必须紧密地与竞技市场结合、与运动训练实践结合,“立足湖北,服务湖北,面向全国”,加强与各省市体育局及高校(主要是“211”高校和“985”高校)的联系。根据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专项人才的需要,完善专项设置,突出奥运会项目和重点项目,增加社会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进一步探索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面向体育行业、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积极开展与社会各界的横向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队、合作办学,培养社会需要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和体育专门人才。同时根据运动训练专业发展和运动项目建设的需要,有计划的聘请专家到运动训练学院讲学和指导运动训练。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各业务司和各项目运动管理中心、湖北省教育厅、各省市体育局及有关单位的联系,广泛开展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和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为了贯彻学校“开放办学”的办学思路,本专业加大了开放办学的力度。本专业积极探索,寻求社会企业合作,联合办队,尝试竞赛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学校赛事推向社会。开放开学,拓宽了本专业的办学渠道,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即有了企业的支持,资金上有保障,形成了办学资源的积聚效应;通过企业更多的宣传,获得良好的催化和宣传效应,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7 人才培养质量优良
  近几年来,本专业的办学成效,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本专业的招生、就业处于良性循环的态势,形成了高效、高质的招生→培养→就业的人才(产品)生产链。本专业坚持“立足湖北、服务湖北、面向中南、辐射全国”办学定位,利用拥有自主招生权限的优势,招生规模逐年适度扩大,招生质量逐年提高,招生范围辐射湖北等十几个省份,每年招生计划圆满完成,录取率达100%。本专业考研率、就业率逐年提升,学生凭借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顺利在教师岗位上就业,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同。
  8 结论
  回顾和总结几十年来的专业办学经验,为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挖掘专业潜力,拓宽办学渠道,遵循教育规律,把握运动训练专业本质,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今后的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改革方案,重点抓好分类分层教学,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巩固品牌专业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瞄准现代教育和体育发展方向,适应现代体育人才培养需求,加强教书育人过程的全程监控,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教学管理体系。
  
  注释
  ①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07年被湖北省批准为省级品牌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郑确辉.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30):19-20.
  [2]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武汉体育学院教学概览2010/2011学年[M].2010:146-151.
  [3]杜更,周贤江,俸晓东等.运动训练品牌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0(5):596-598.
  [4]郭必裕.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4(7):84-86.
  [5]陆为群.地方高校品牌、特色专业的打造[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29-31
  [6]陈兰林,李忆华.浅析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J].西北医学教育,2005(3):249,25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