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角色解读|高中花样跳绳
 

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角色解读|高中花样跳绳

发布时间:2019-04-11 04:57:20 影响了:

  摘要:文章通过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尝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在花样跳绳运动中得到收获,并以学生的健身效果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为目的进行了花样跳绳运动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角色解读,为学校体育教育开辟新的天地,使花样跳绳运动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从而说明花样跳绳运动成为高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花样跳绳;高中体育课;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86-02
  随着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方式是改变“旧”课程很关键的一步,很显然,“一个哨子,两个球”的放羊式教学在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已经显得格格不入,毫无立足之地。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堂中也在慢慢黯然失色,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已经势在必行。花样跳绳运动在这种大环境下进入高中体育课堂,满足了其天时地利的条件,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课中准备、基本和结束三部分充当的角色进行解读,希望能给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课中的角色解读为研究对象,以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42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查阅高中体育教学方面的资料和有关跳绳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当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法。向2011级高一年级423名学生发放423份问卷,回收400份,回收率94.5%。
  (3)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40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论
  1.花样跳绳的概述。花样跳绳是在跳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而跳绳这个项目人们并不陌生,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娱乐项目,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民间就有这一娱乐活动,到民国初年才改叫“跳绳”。花样跳绳种类繁多,按参与人数分为个人、双人及多人花样跳;按绳子长短分为短绳及长绳花样;按绳子的数量分为单绳、双绳及多绳花样;按摇绳的次数分为单摇、双摇及多摇跳;按摇绳的方向分为前后摇、交叉摇及侧摇绳[1]。如此花样众多的跳绳决定了其在体育教学中担负着多重的角色和重要的功能。
  2.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课中的角色解读。
  (1)花样跳绳在准备部分的角色解读。一堂体育课准备环节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热身,虽然其在整节课的时间分配上用时较少,但它却是决定这一节课完成质量的重要环节,热身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进入运动状态的快慢。根据学生的反映,传统的跑步热身枯燥乏味,而经过改变的游戏热身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不仅延长了热身时间从而延误整个课堂计划,还给学生造成厌烦心理,对整节课的完成质量造成影响。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跳绳10分钟相当于每分钟160米的速度跑步,而对于下肢关节的冲击力却只有跑步的一半,而且跳绳需要四肢、手、脚、腕、肩有规律、有节奏地相互配合,所以跳绳在热身环节不仅能很好起到各个关节迅速摆脱僵硬状态,还能活动到各个关节。根据问卷显示,在跑步,游戏和花样跳绳中,80%的学生选择花样跳绳。
  (2)花样跳绳在课的基本部分中的角色解读。基本部分在体育课中是用时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承载着基本技术的教学,现在,大多数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老师只注重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忽视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锻炼身体。换言之,片面地强调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只看重体育教学带来的眼前利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
  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达标争先、强健体魄”为目标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气氛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花样跳绳运动的推广不仅符合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主旋律,而且有助于塑造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形成,还能使学生能够充分享受运动中的快乐和愉悦。[2]多种特性促使花样跳绳成为课堂的基本教学部分。其特点如下:
  ①娱乐性特征。花样跳绳的种类繁多,既可个人跳,也可集体跳。在跳绳的时候搭配上动感的音乐和舞蹈,把跑步的作用、跳跃的竞技和舞蹈的优美结合在了一起,会大大增加同学们参与的兴趣。
  ②灵活性特征。花样跳绳不受人数、场地、时间、季节、性别、年龄的限制,只要有一块空地,一根绳子,一人、两人、多人都可以参与,是一种十分简便的教学内容。由于学校体育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而出现发展层次上的差异和不平衡。因此花样跳绳运动因其灵活性特征恰好能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
  ③民族性特征。花样跳绳属于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而学校是培养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基地。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入学校体育之中,就可以大大提高这种教育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感染力,使之成为现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
  ④安全性特征。安全问题向来是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十分重视的问题,花样跳绳运动可简可繁,运动量可小可大,安全系数高,是学校体育运动的首选。
  (3)花样跳绳在结束部分的角色解读。一堂体育课后的放松也非常重要,但却往往被忽视,跳绳能刺激手掌与手指的穴位,从而疏通手部经脉,使上肢部的六条静脉气血畅流上输于脑。人体的另外6条筋脉起止于脚部,跳绳能促进四肢6条经脉的气血循环。因此跳绳可通经活络,从而达到醒脑、健脑作用[3]。所以在一堂体育课后的放松部分,花样跳绳显然能起到缓解运动负荷造成的身体及脑部压力,同时还能放松全身肌肉。
  3.影响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课堂开展的因素。
  (1)花样跳绳专项教师匮乏。虽然跳绳运动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己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在跳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花样跳绳在近几年才开始在国内流行,所以“没人教’成为了花样跳绳运动在学校推广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当务之急是使花样跳绳运动的教练员培训机构化,组织化,才能使这项运动得到更好的推广及发展。
  (2)教师缺少进修与培训。在体育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承担者,其自身职业素质的高低对体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老师自己都不能做正确示范,就更别谈教学生了。
  三、建议
  将单摇、双摇之类简单的花样跳绳纳入体育课的热身部分,代替传统的跑步热身,还可以将花样跳绳编进游戏中,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将花样跳绳归入体育课的教学大纲里,专门组织花样跳绳教学;改变花样跳绳形式和节奏,并将其积极运用到放松环节;加大师资力量的进修与培训,因时、因地、因人、因形式的在体育课堂中组织花样跳绳运动。
  参考文献:
  [1]何金华.跳绳的价值与跳绳方法体系探讨[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6.
  [2]李鸿江,尹军,刘海元,余涛.阳光体育总论因[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7.
  [3]黄益苏,张东宇,蔡开明.传统体育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22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