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调查报告_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调查报告_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发布时间:2019-06-04 14:45:34 影响了: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情况,深入研究如何破解制约担保机构健康发展的难题,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根据委里的统一安排,我们通过到每一个担保机构调查座谈和到与担保机构合作的银行调取业务资料以及到受保企业走访的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查报告如下。(转载请注明来自:好范文网)

一、基本情况

自2002年成立第一家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来,至2009年底,全市正常开展业务的信用担保机构有35家,全市信用担保机构共有在岗从业人员325人,注册资金12.15亿元;累计担保企业10472个,累计担保额197亿元;在保企业1563个,在保金额34.4亿元。总的看:我市担保机构自成立以来,无论是单体规模还是群体总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一度成为全国的亮点。近年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担保机构退出或停止了业务。特别是今年以来,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呈现出不良化的趋势。

(一)一体两翼两层的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按照“多元化资金、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绩优者扶持”的指导思想,2002年初,市民经委牵头向社会募集股金300万元,注册组建了我市第一家股份制担保公司。随后,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各县市区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相继组建了规模不等的担保机构。至2003年上半年,基本建成了覆盖市县两级的担保机构网络。经进一步规范发展,至2005年,在全市基本建成了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体,以民间互助担保和企业联保为补充,贯通市县两级的“一体两翼两层的担保体系”。

(二)体系运行基本顺利。各类担保机构在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原则,注重强化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基本实现了银、保、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目标。几年来,通过担保机构的担保,为中小企业融资197亿元,增加利税50多亿元,担保机构自身盈利约4亿元。有的担保机构在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有注册资金过亿元的担保机构6家,占正常运营担保机构总数的17%,其中民鑫担保集团被评为2007年全国十家最具影响力担保机构,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担保机构。2009年民鑫担保集团和泰龙担保公司被评为2009年**省十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三)经营管理趋于规范。随着担保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担保机构经营管理也逐步趋于规范。一是内部治理逐渐规范。担保公司大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比较完善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二是设置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业务工作程序。接保、考察、评估、论证、定保等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三是风险防范手段逐渐完善。对风险的识别、预测、控制和补偿都做了相应的规定。目前,我市共有7家担保公司被省办评为规范型和规范提升型担保机构。

(四)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担保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得到了金融部门的广泛支持。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农联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与担保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三是得到社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认可。金融机构普遍认为:信用担保机构为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架起了融资桥梁,分担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促进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领域的拓展。与担保机构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一致认为:信用担保机构在解决企业融资难方面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财政、税务等部门也都对担保机构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经营模式有所创新。在商业性担保投资公司的主流模式以外,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对经营模式做了有益尝试。一是政府主导模式。**市去年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了中小企业联盟协会。协会设立互助基金,基金由入会企业和财政资金组成,主要用于贷款担保、资金互助、逾期代偿。今年新增担保信用资金1000万元,在保余额1.2亿元,办理互助资金3000多万元;二是社会信用型互助模式。**县针对工商户发达的实际,注册300万元成立了民兴担保互助社,主要面向工商业户开展短期流动资金拆借业务。目前已累计借款900多笔近亿元;三是股东互助模式。**县注册资金1000万元组建了联合担保互助中心,主要面对股东开展资金拆借业务,共为36个企业借款41笔约1.2亿元。

(六)经营业务不断拓展。在经营范围上,担保的服务对象逐步向区外、市外延伸,城区担保机构在县里设分公司的1家,本市担保机构在外市设立分公司的1家;在担保服务对象上,由单纯的工商业中小企业向种养大户、个人经营创业投资者等扩展,呈现出担保对象跨区域、多领域趋势;在担保业务品种上,也由单一的融资性流动资金借款担保向票据贴现、汇票承兑、住房贷款、典当风险、物流风险等担保业务延伸。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政府支持是前提。作为新生事物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能否顺利地组建和健康成长,政府支持是前提条件。2002年上半年,为组建我市信用担保机构,市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怀。一是会议部署。市里多次召开动员会、现场会、调度会等各种形式的会议进行了部署和推广,把组建担保机构作为市和县、市、区政府的一项工作任务,要求限时完成。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协调解决进度问题;二是市和县、市、区财政部门拿出一部分启动资金,牵头组建担保机构,起到了政策导向作用。如**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组建了**盛业信用担保公司;三是市和县、市、区两级民经委牵头为组建担保机构向社会募集股金,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方面的咨询,为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铺路石作用;四是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加强合作,积极为担保公司创造良好生存环境。

(二)市场化运作机制是核心。担保机构组建后,能否生存下来并健康地成长,核心问题是能否找到一个使其健身强体的科学合理的运作机制。针对担保机构高风险、低收益、非金融机构、非产业实体、靠收取服务费生存的特点,为避免农村基金会悲剧重演,本着确保社会稳定的原则,经反复探索,最终确立了以市场经济规律为核心的“五化”运行机制。即资金募集社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业务运营市场化、内部治理公司化、风险防范规范化。这一机制有效地保证了我市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部门支持是关键。信用担保机构得以生存的关键是金融部门的支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金融部门以服务大局为己任,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支持担保机构的工作。市人行把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及与担保公司合作情况列为每季度金融运行分析会的重要内容加强调度,有力地推动了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业务的密切合作。各国有和商业银行也都和担保机构建立了各种合作关系。据统计:全市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通过担保公司担保的达20%左右。

(四)行业自律是保证。为加强行业自律,一是建立了信用担保行业联席会议。2008年建立了以分管市长为主席,由市民经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银监局、市人行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信用担保联席会议,主要负责全市信用担保机构市场准入、退出、收费标准、纪律处分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二是成立了市担保行业协会,主要负责行业的日常监管、上下沟通及提供信息和维权等各项服务;三是制定了行业管理办法。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制定并出台了《**市信用担保业监督管理办法》,对担保机构进行规范;四是建立了备案制度。按照省里的要求,凡新组建的注册资金2000万元以上的担保机构,都要在市担保业协会备案;五是建立了定期分析制度。要求担保机构每月向行业协会报送财务报表,以加强监管。

(五)服务企业是根本。我市信用担保机构因中小企业的需要而产生,伴中小企业的成长而发展,始终秉承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宗旨,把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企业发展顺利时,与企业共同发展;在企业暂时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大都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采取放水养鱼的做法,宁可自己暂时受损失也千方百计地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六)开拓创新是动力。为避免同质竞争,造成资源浪费,保证担保机构充足的活力,在具体工作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一是经营模式的创新。由单纯的商业担保向企业联盟担保、会员互助担保等发展;二是经营业务创新。由单一的融资性流动资金借款担保向票据贴现、汇票承兑、典当风险、物流资金、房贷首付等领域延伸;三是理念创新。针对信用担保机构在一些金融单位信用不足,严重影响业务开展的状况,2007年6月,在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征信公司和美华担保公司联手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创立了信用担保一体化服务体系。

(七)风险防范是命脉。由于担保机构从事的是高风险、低收入的业务,按现行的操作办法,每笔业务的风险率都在70%以上。这一点决定了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真正做到可测、可控、可承受,成为担保机构能否安身立命的命脉。因此,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建立“两金”制度。即按年末担保余额的1%提取风险准备金,按当年担保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且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二是建立担保业务集体决策机制。要求各担保机构在大笔担保业务定保时必须集体决策,避免因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三是建立业务人员终身追究制。每笔业务的具体承办人员对业务的风险终身负责;四是实行反担保。要求受保企业都要按担保公司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反担保,以此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五是收取保证金。办理每笔业务时,要求受保企业交纳10%-20%的风险保证金。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取得了可喜的经营业绩,但无论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相比,还是从自身的健康成长考虑,尚存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既有担保机构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不宽松的问题。

从担保机构自身方面看:

(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正常运行的担保机构中,户均注册资金3471万元,比全国平均数少1429万元;注册资金过亿元的6家,仅占总数的17%,过5000万元的5家,占总数的14%。且不说注册资金普遍有抽逃的问题,就是全部用于担保,与国家的政策导向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偏小的规模因其惠及的企业少,在银行的业务总量中占不到重要地位,在同银行合作中难以取得主动权。所以,在银、担、企业务合作链中,担保机构成了最薄弱的一环。银行可以高枕无忧收取利息,一旦出现代偿的情况,整个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将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担保机构的破产。在破产的18家担保机构中,多数是由风险导致的。

(二)运作不够规范。一是制度不健全。一些担保机构,或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制度不坚决;二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有的担保机构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的职务空缺、有的有职无人、有的有人无权等等,从而导致内部管理不够科学,特别是大额担保业务定保方面存有个人说了算的问题;三是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主要是职工的收益与公司的业绩不挂钩,特别是奖金和业务提成部分没有与经营风险相联系,导致风险终身追究制形同虚设。也有的把上级的风险补偿资金作为利润进行分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人员素质偏低。全行业的业务骨干大多是从金融单位内退和业务单位解聘的,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偏少,特别是风险管理人才基本上是空白。325名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的157人,仅占48%。由于人员素质不过硬导致的风险占代偿总额的80%。

(四)风险防范能力差。担保机构风险防范能力差主要体现在:一是事前风险预测、事中风险识别、事后风险消化三环节存有不准确、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二是“两金”提取不足。有的没提,有的提了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三是担保组合设计不合理。有的担保机构对最大客户的担保额、续保额度等与资本金的比例,没有设置控制线,给公司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五)业务品种单一。有95%以上的担保业务属于融资性流动资金借款担保,至于买卖履约、投资履约、工程履约、企业财产诉讼保全、商业票据贴现、汇票承兑、下岗失业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等业务则很少涉及。只有少数如泰龙、国力等规模较大的公司逐渐向票据贴现、住房贷款、典当风险、物流资金等业务延伸。

从外部环境方面看: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上级的各项扶持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的政策不能全部落实到位。一是按照省里的规定,各地市都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在这一方面我市一直空缺;二是合格担保机构应该享受的营业税减免政策,地方税务部门卡得过死。到目前为止,今年我市没有一家担保机构在享受营业税减免上获得税务部门的通过;三是上级帮扶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地划拨到担保机构,有的延迟半年以上。

(二)经营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一是在与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贷款风险全部由担保机构承担。担保机构不能共享人行征信系统,不能查询受保企业的信用信息,不利于其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导致担保机构增加了担保成本,影响了担保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金融机构从自身成本收益比考虑,对与担保机构合作持消极态度。有的金融单位从年初开始就终止了与担保机构的合作;三是银行收取的20%的担保机构保证金只作活期存款计息,影响了担保机构的收入;四是维权难。有的担保机构在办理反担保登记手续时,被作为其他服务业对待,不能享受与金融机构一样待遇,致使在国土和房管部门的反担保登记难落实,影响了担保机构业务开展和风险防范;有的担保机构代偿胜诉后,由于受地方保护等因素影响,很难执行。

(三)经营范围窄。大多数担保机构都只在本辖区开展业务,经营的业务也只是相对熟悉的行业,经营范围相对较窄,致使担保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多的地方出现了同行业同质不规范竞争的问题,**区有担保机构23家,占全市正常营业担保机构的66%。而担保资源少的地方则存有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再担保机构建设不到位。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再担保机构,制约了现有担保机构担保能力的发挥。

四、对策和建议

如何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使其担当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任,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和超越,是信用担保行业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深入开展规范整顿工作。自2010年8月至12月分三个阶段在我市开展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规范整顿工作。第一阶段调查摸底(8月底完成)。重点是摸清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数量、分布、业务开展、风险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规范整顿的总体方案和单位机构具体方案;第二阶段自查整改(9月底完成)。融资性担保公司按照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市政府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分类排队,区别情况,采取保留、重组、解散、撤消、破产等方式分别处置;第三阶段规范完善(12月底完成)。对在规定限期内达到要求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统一组织上报省金融办进行重新认定,对符合要求的颁发经营许可证。未能通过重新认定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不再与其进行业务合作。规范整顿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向省金融办提交整顿报告,迎接省里统一组织的检查验收。通过这次规范整顿,为融资性担保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实力明显增强,经营行为得到规范,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扩大担保机构规模。《**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要解决部分担保公司规模偏小的问题,一是采取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市场运作为主线,以兼并、合作、重组、扩股为主要形式,优化组合现有的担保资源,实现规模的相对扩张;二是在政府主导下,注入大额资金来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组建大规模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三是以政府为主导,吸收金融单位和企业共同参加的联合担保公司,壮大担保公司的规模。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出台地方性法规。建议市政府尽快出台鼓励和支持我市担保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全力推动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二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各级财政、中小企业局、工商、国土、房管、税务、金融等单位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对担保机构相关资料查询、各类质押等级等方面给以必要的支持。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工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的规定。物价、财政等相关部门对担保机构涉及的诉讼、资产评估等中介收费进行清理整顿,出台落实相关收费减免政策;三是市政府要尽快设立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担保机构抵御风险,健康快速发展。

(四)强化审慎监管措施。一是严格报表报送制度。各担保公司要按时向监管部门报送担保业务情况表和会计报表,以便监管部门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行业经营情况,持续跟踪监测业务风险状况,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建立现场检查制度。由监管部门确定检查项目,临时抽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人员,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监管,纠错查弊,警示威慑;三是加强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管理,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五)强化风险防范机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从其产生的原因上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针对中小企业信用度偏低的情况,有目的的建立成长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以引导企业提高信用度;二是针对内部人员素质低而出现的隐瞒风险和定保环节个人说了算的问题,应当着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并建立审保会以规范决策程序;三是针对市场变化难预测的问题,要合理设计担保组合,将单一行业、单一客户、最大客户等的担保金额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以内,同时对续保额度、最大金额与资本金的比例,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四是针对风险预测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建立在保项目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包含“不良资产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盈亏状况、资本充足率、费率变动状况、担保风险度变化、内控程序以及风险水平”为核心内容的整套风险测警体系,对在保项目实行跟踪监测,在动态中控制受保企业风险;五是针对“两金”提取存在的问题,由行业协会负责监管“两金”提取的落实,并定期向社会披露;六是改变现行的利益分配模式。业务人员的待遇一定要和风险挂钩,特别是业务提成,一定要延期半年以上兑现。而一旦形成风险,要通过扣除业务人员保证金的方式落实终身追究制度。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一是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监管理念,从战略高度重视并抓好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对新聘任的人员,一律按省里出台的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办法规定组织好培训和考试,达不到资格要求,一律不得上岗;三是制定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从业意识。

(七)与金融部门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一是政府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签订风险共担协议;二是鉴于业务权限限制,市级国有银行可以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然后由企业从节省的利息中拿出一定比例返给担保公司的办法,变通地实行风险共担;三是银行收取20%的保证金,改过去的按活期存款计息为定期存款计息,以增加担保公司的收入,减轻其风险压力;四是对受保企业不良贷款计算时间放宽1个月,以便给担保公司化解风险留出时间余地。

(八)扩展经营范围和经营模式。在经营范围上,鼓励市区有条件的担保机构,采取错位发展的方针,在区外或市外开展担保业务,扩展市场份额;在经营模式上,以创新的精神积极引进和尝试市场需要的、已被实践证明效果好的区域联盟担保和成长型企业集合债券发行担保等新的模式。

(九)延伸经营业务品种。对已经尝试的票据贴现、汇票承兑、典当风险、住房首贷、物流资金等新品种要大力推行。同时要积极探索有市场、有效益、风险低的新品种,以推动我市担保业的繁荣。

(十)建立再担保机构。2002年,上级有关部门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再担保机构。近几年,各地相继组建了规模不等、性质各异的再担保或反担保公司,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比较乐观。鉴于我市有大量的国有固定资产闲置的现实情况,建议市政府责成国资管理部门整合闲置的国有固定资产,组建再担保公司,以收一箭双雕之功效。

回眸八年,我市信用担保机构在市政府的关怀和市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规范、提升、创新的道路上,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担保的另一层涵义:担当社会重任,保障中小企业。

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己任的担保业,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道路上,甘当配角,为中小企业的产生、发展、壮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已成为我市经济领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担保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各级各部门一如既往地坚持“合作共赢、生死与共”的理念,顾全大局,着眼长远,积极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各担保机构继续秉承“服务企业,壮大自我”的理念,在“长足、良性、可持续”发展中风雨兼程、自强不息。可以相信,我市的信用担保业,就一定能够在“为小(企业)而生、伴小而长、携小而强”的道路上再续辉煌。

关于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府农办《关于召开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工作调研座谈暨今年农业重点工作调度会议的预备通知》的要求,市供销社、市农合联选派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利用一周的时间,就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赴**、**、**、**南等12个县(市)区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报告汇报如下:(转载请注明来自:好范文网)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支持市县农合联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加强领导,创新思路,规范引导,高效服务,使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了合作形式多样化、合作领域多元化、合作规模扩**的发展态势,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28家,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402家,未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社26家。入社成员74556户,带动农户400410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3.8%,2008年全年销售额近25亿元,助农增收8亿多元。在这4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214家,养殖业129家,金融服务4家,其他81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4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加入市县农合联的313家,入社农户54524户,2008年实现销售额21亿元,助农增收6.6亿元。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

1、政府推动型。政府发挥其资源管理优势,扶持推动农民专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其运作模式为“政府+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如**县政府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顺应服务“三农”需要,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合作服务方式,在全市首创了有金、昊宏、吉利、爱家4家农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运营,为群众提供灵活、便利、快捷的资金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2、龙头企业领办型。龙头企业利用其加工、品牌营销等优势牵头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培训交流、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其运作模式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如**县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依托**县胡子工贸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免费为成员提供有机肥1000多吨,积极倡导栗农生产有机板栗,建立有机板栗基地5000多亩,注册了“胡子板栗”商标,精心组织板栗加工,并在6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胡子板栗专卖店”。此外,专业合作社还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客商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年可销售有机板栗1200多吨,助农增收160多万元。

3、基层组织牵头型。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利用其引导优势,围绕某一特色产业,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其运作模式为“村级组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如**区长贵蔬菜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组建而成,入社成员300个,注册了“唐宇”品牌,建立了无公害大棚西红柿2500多亩,引进了“酷本”等西红柿新品种,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年可人均增收7010元。同时,还带动了周边五个村种植大棚西红柿1000亩。

4、能人带动型。农村中从事专业生产经营的大户,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等优势,联合其他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如**县秋利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由当地社会能人王秋利注册资金600万元组建而成,入社成员3000户,注册了“第一斗”品牌,建立有机水稻基地2.1万亩,统一为成员提供农资、融资和销售等服务。

5、供销社引领型。即依托供销社的资源优势,由供销社人员领办,联合相关农户参与而成立的一种模式。如**县大荣笤帚苗专业合作社,由**县供销社牵头领办,入社成员200户,年产笤帚600万把,出口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助农增收300万元。

二、主要做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唐字[2006]9号文件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都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2007年8月,市委、市政府又专门在**南县召开了全市农合联建设现场会,重点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近年来,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及农合联等涉农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近年来,全市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各级主要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市县农合联利用每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扶持政策、典型经验,努力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认识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热情。

(二)加强领导,完善措施。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农合联等涉农部门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实现城乡等值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要求,把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来抓,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农合联职能作用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唐字[2007]25号),赋予了农合联统领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勇做出了“应尽快把**农合联做大做强”和“应在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工夫”的重要批示。市县农合联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工作重点,分别成立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较好地推动作用。

(三)开展培训,提高素质。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市县农合联及其他部门多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一是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专业合作社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合作的认识,增强合作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合作。二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水平。三是分层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现代经营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造就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善于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队伍。

(四)抓好示范,培育典型。为了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农合联与市文明办、市工商局、市供销社联合在全市选择运作规范、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十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为“**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典型来影响和带动当地农民的参与合作意识,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五)加强扶持,落实政策。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市县农合联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一是加强技术支持。通过联系大中院校和农技推广等部门,对相关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新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二是加强项目支持。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农合联会同财政部门优先推荐上报农业项目,尽可能争取适当的项目资金,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对成员的服务能力。2008年,**区农合联、**县农合联对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扶持、发放资金100多万元。此外,**区农合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由区政府投资2000万元,注册成立了**市**区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公司的服务宗旨是“方便”、“救急”,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担保公司由主管区长任董事长,区供销社主任、农合联会长任副董事长,具体负责管理担保公司事务,区直各涉农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与管理,在区供销社集中办公。担保公司的担保额可以放大到注册资本的6—8倍,面向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为其提供贷款担保。同时,工商部门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注册时不收取注册费,税务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免征了增值税等。

(六)加强指导,促进规范。市县农合联按照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规范的原则,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一是对新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进行引导,帮助建立健全章程、内部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二是对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规范运行,在服务质量、利益联结、市场开拓能力及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上加大指导。三是对发展比较规范,有一定带动效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重点在品牌建设、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及农产品开发、深加工上给予大力指导、扶持和帮助。

三、主要成效

(一)推动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种什么,通过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农民怎么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及时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快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三)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有效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办不起的问题,按照市场需求开展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系列化服务,引导同业农民有序地、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提高了农民谈判的能力,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克服了经营规模过小所产生的弱势,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散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孤军作战的局面。

(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数是由产业大户或购销大户牵头组建的,这些能人利用自己市场信息灵、销售渠道稳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提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返利、分红制度直接带动农户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入社农户无偿提供技术、市场信息、低价提供生产资料等,直接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五)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民与龙头企业连接在一起,架起了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了农业产业链。

四、存在问题

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目前还处于起步和功能提升阶段,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一是发展速度不平衡;二是发展规模不平衡;三是质量水平不平衡;四是带动作用不平衡。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我市的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数量少,业务范围窄,大多数都只停留在信息、技术服务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而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不多。有的专业合作社虽然注册了商标,但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品牌获利能力不强。部分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而且只局限在本乡本土范围内,远远达不到规模化、组织化的要求。

(三)内部运作不规范。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松散合作"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向成员提供技术、信息和营销服务,产权关系比较松散,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品销售环节或多或少有部分盈余,多数作为了公共积累,基本上没有进行盈余返还。

(四)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和运营成本。在财政扶持上,尽管中央、省、市级财政每年**排了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但资金数额不大,只能是杯水车薪,并且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不到财政扶持。在信贷支持上,由于联合担保机制还不够健全,担保范围还比较小,农民专业合作社向银行和信用社申请贷款只能以农户个人的名义进行小额抵押贷款且利率高、期限短。

五、下步措施

一是继续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市农合联受市政府的委托,代拟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此文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工作措施及政策规定,文件出台后对推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全市农合联将抓住当前各方面的有利时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推广**县经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严格把关。突出选择有组织带动能力、有销售渠道、有经济实力的大户和经纪人创办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重点发展以农产品“种、养、加”为主的专业合作社以及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特色专业合作社。

二是继续做好“农超对接”工作。全市农合联将积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参股、控股、合作形式,培育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果菜生产基地和生态养殖基地,组织好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对接,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经过分拣、加工、包装后,配送到城市各大超市、交易市场、学校、宾馆、企事业单位食堂,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顺畅流通与对接。全年力争帮助农民销售各类农产品50亿元。

三是继续搞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作好培训工作,是农合联服务三农的具体体现,是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提高科技经营素质和应对市场能力的有效途径。此项工作很受农民欢迎,也多次得到政府领导的肯定,要一如既往地抓下去。年内每个县(市)区至少要举办1—2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班。全市取得国家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培训人数争取达到500人以上。

四是继续抓好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各县(市)区农合联将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注册品牌,进一步促进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标准化生产,扩大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拓展销售市场。

六、几点建议

为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有效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一是各县(市)区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二是强化农合联职能作用,由农合联统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落实资金扶持政策,各涉农部门要协调联动,通力配合,搞好服务,共同形成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合力。三是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或参与各类专业合作社。

(二)加强宣传,统一认识。现在一些人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要吸取过去搞合作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教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按市场规律办事,政府要少干预或者不干预。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完全指望专业合作社在农民中自发萌芽,也是不现实的。同时,国际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会因为我们的农民还没有组织好而放慢脚步。因此,政府要加强组织引导,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向农民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作用、有关法律政策,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共识,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三)加大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有一个培育发展的过程。各级各部门应当确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村、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各级财政,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以增强专业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和对成员的服务能力。建议市政府每年至少安排200万元财政资金,由市农合联重点扶持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等。各县(市)区也要筹措一定数量的资金,由县级农合联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加强信贷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解决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问题。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建立农户贷款联合共保机制,评定信用等级,按等级确定信用额度,大额实行抵押贷款时,要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为农民提供便捷服务。三是加大涉农项目支持。各级涉农部门要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扶持开发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等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发挥其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组织优势和示范作用。四是落实优惠政策,认真执行中央、省、市政府在税收、信贷、注册登记、用地、用电和产品流通等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四)出台优惠政策。一是用地、运输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展花卉苗木和从事农产品收购等需要临时用地的,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租赁、入股等形式予以解决。符合土地流转条件的,可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所需的建设用地,可由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安排。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尽快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制度。二是扩大金融服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农产品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加工、专业市场建设等所需资金,农村金融部门和其他商业银行要给予政策性货款和贴息货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涉农部门要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水利部门要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配套供水、饮水等基础设施;交通部门要加快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在地的交通条件,畅通农副产品运输渠道;电力部门要加大农村电网的投入和改造力度;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在农村的覆盖网络,为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外界信息创造良好条件。

(六)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结合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每个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特色产品成立一个以至若干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结合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一个产业、一片基地、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龙头企业"的模式,在全市农业生产基地建立一批专业合作社。三是依托农村能人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村能人大户发挥自身典型示范作用,带领农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或者参与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每个文明生态村都成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七)制定发展规划。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部署,统一组织实施。2009年,全市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以上。到2012年,全市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个以上,全市有90%以上的农户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0%以上的大宗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加工和销售。

(八)发挥农合联作用。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勇“应尽快把**农合联做大做强”的批示精神,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农合联发挥统领、指导、服务作用,推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市县政府要学习借鉴**区政府经验,整合农业扶持资金,支持市县农合联组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担保,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短缺难题。此外,市县政府每年应拿出一定比例的农业扶持资金,由农合联用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民培训,支持农业开发项目,开展农业保险等项目。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调研情况汇报

第一调研组

从6月7日至6月13日,第一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市区11个商会和市直8个单位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 活动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当前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对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机关作风问题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推行“168”党建工作模式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督促,广大基层群众和党员干部在座谈交流中能从推动事业发展、改善政府形象,提升发展软环境的愿望出发,对下一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建议,整个调研活动达到了总结工作经验、查找突出问题,收集工作建议,督促工作落实的目的,取得了预期的成效。(转载请注明来自:好范文网)

一、抓机关作风建设的经验做法

1、各单位对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思想重视,行动比较迅速。调研中发现,各单位能按照市委和市直机关党工委的要求,对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迅速作出安排部署,先后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认真组织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各单位领导表示,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很有意义,是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要以“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努力查摆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落实,不断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2、自觉把“机关作风建设年”与“项目推进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单位能主动服务发展、服务项目,用服务发展、服务项目的成效来体现“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成效。市林业局把省林业厅和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年度重点工作分解到各部室,对落实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情况每月进行督查通报,制定下发《**市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督促检查的意见》,真正在项目推进中体现作风的转变。认真做好林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展示**林改成果。市工商局大力推进商标品牌战略,2009年新增驰名商标5件,获服务项目工作竞赛一等奖。同时制定出台《关于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市场准入、支持企业稳定发展、促进明台经贸合作、推进商标品版战略、服务新农村建设、依法维权等六个方面43条优惠政策。市安监局围绕发展抓安全,引导企业抓安全促发展,召开在建大项目企业主进行座谈,讲明安全监管的重要性,赢得企业主的支持,增进监管者与被临管者的信任,提高企业主的安全意识。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关闭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小厂矿,重新整合大、中厂矿,既做到了产量有增强,又保证了安全生产,真正实现了围绕职能促进发展,如煤矿、石灰矿、危化品等。执法中工作方法灵活变通,对安全不过关的企业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积极引导,让企业按照安全要求进行规范改进,把安全执法与保护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市药监局积极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动做好工作对接、项目对接和服务对接,推动项目落实,为项目服务,能主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市公安局召开以“加强警企联系,服务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全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公安工作如何更好服务发展大局的意见建议。市卫生局把作风建设与项目工作有机关结合起来,在基层卫生院建设项目和**市**医院建设项目推进中,主动做好相关的协调服务工作,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市发改委认真筹办好“618”活动,组织人员编制十二五规划。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截止今年5月份,共争取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356个,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近6.7亿元。

3、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单位能采取措施,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市发改委急项目业主之所急,立说立行,努力做到办事快捷高效、运作有序。如对**交通局报送的省道线****至八字桥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因为是在星期天,考虑到项目的紧迫性,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因周未无法办理的情况下,先行办理有关程序,保证项目在星期一送达省里。对梅园国际大酒店项目审批,通过缩减审批时间,受到业主好评。市卫生局健全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以设区市为单位建立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得到卫生部和省领导肯定。推进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改善全市2210个村卫生所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难问题,改善了农民健康状况。市公安局以民警姓名命名警务室,开展“警民相约警务室”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开展大走访活动,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市区检测站取消汽车检测费200元,得到了车主的认可,同时推出分流检测、加班延时、预约服务、复检车绿色**、小型车检测绿色**等具体措施,方便群众办事。市药监局开展驻乡巡村工作,要求每人每月抽出5天时间深入农村巡查药品,做好巡村日记,真正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需。在农村设立便民药柜,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市安监局对新招的执法人员要求到企业做安全协管员,配合企业共同做好安全工作。群众办事方便,干部遵守规章制度,不吃请、不叼难。对审批事项及时召集专家进行研究,提出安全审批意见,不耽搁企业,又敢于承担责任。市工商局持续推进1234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在村级设立12315维权站点,认真受理群从消费咨询、申诉、举报。市体育局对列东体育场**开放时间,在体育场四周安装照明灯,处处为群众着想。市林业局在全国率先在各县(市、区)建立林业服务中心,对林业系统各部门资源进行整合归并,实行业务互联互通,对规定受理的项目类别、办事程序、办理规定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坚持“服务林农经济、方便林农群众、接受社会监督”的工作宗旨。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林业部的充分肯定。对林木采伐指标进行规范改革,实行对木头年龄下达采伐指标,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避免人情指标的发生。

4、领导带头作表率。在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各单位领导勇于带头,做好表率,要求一般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市发改委主要领导要求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早退,不公车私用。市工商局领导带头落实“六干”工作理念和“六力”工作工求。市药监局领导带头下基层,共同参与药品监管工作。

二、机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不解放。思想不开拓,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子办法不多。比较多的机关干部反映,**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全省排名偏后,这与领导干部的思想不开拓是有直接关系的。比如徐碧**建设问题,从2007年7月开始土地挂牌,到2009年7月才正式动工,中间拖了近两年时间,相比之下,**一块地2008年挂牌,2009年就动工,进度远比**快。商会反映,同样是一件事情,别人是大手笔,大动作,而**去迈不开步子。

2、办事效率不高。不同程度存在拖位、扯皮的现象。如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办事程序多,效率不高。市民政局民管办同志办事死板,不会变通,一件事情反反复复拖了很长时间,后面找到单领导打招呼后才办下来。市行政服务中心有的窗口办事没有一次性告之,一位老同志办事跑了三次没办成,不是人不在就是说没发票,最后找到熟悉人才办成。说明有些干部没有很好的服务意识,没有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工作追求。市第一医院看病难排队,很多人都是找熟人插队,患者意见很大。医术水平高的医生较少。

3、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机关中有熟人与没有熟人办事,结果完全不一样。比如市消防支队对徐碧商会大厦地下停车场项目要求过于苛刻,对原先设计做成的地下大停车场要求做到“三个独立”(责任主体独立、输散**独立、消防系统独立),于是只能改变设计方案,这样一来既增加了成本,也浪费了空间。后来有社会人士说,如果此项消防工程可由他来做,他可出面做通消防工作,按原方案进行。对于这个项目,市委黄书记还作过专门批示,但最后没有结果。市法院有些法官在办案子时,为了完成办案任务或增加诉讼收入,先做通当事人工作,要求先撤诉,然后再要求当事人重新上诉,严重影响了司法形象。**法院法官收取当事人有关公告费时不给发票,而且还同意打5折。市交警下达罚款任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乱罚款。

4、“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没有与推行“168”党建工作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从调研的8个单位来看,除公安局能通过实行组织“目标管理”和干警“亮岗履职”来推动把“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外,其余7个单位“168”党建工作模式基本未启动,对如何把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共同部署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168”党建工作模式推行进度不快,有现成的试点经验没有很好地组织去学习、取经,存在孤立的抓工作的现象。

三、抓好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

1、加强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

2、从严治政,要以贯彻落实《公务员处分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建设一支高效,守法的公务员队伍。

3、建立领导干部抓机关作风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是机关作风转变的关键环节,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为机关作风的转变做出表率。

4、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要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组织干部进行一次认真学习,并展开讨论,引导干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按制度管人,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

5、要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真正让群众可以评议干部,评议机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