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用尊重和智慧创建友善课堂|尊重和友善的作文
 

用尊重和智慧创建友善课堂|尊重和友善的作文

发布时间:2019-06-16 04:37:51 影响了:

  听过吴老师课的人经常会这样问:“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如此兴奋、主动?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思维活跃、思考深刻?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有那么专注的神态和原来如此的释然?”仔细品味吴老师“既好吃又有营养”的课堂教学,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吴老师用尊重、友善、智慧营造了一个幸福的磁场。吴老师经过40年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理念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儿童观、儿童数学教学观、教学评价观、教师观。这些系统的数学教育思想和理论是吴老师多年研究的成果,又在吴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实践检验,使吴老师的教学特色更加鲜明和生动。
  一、吴正宪的儿童观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有被尊重、理解、友善、宽容的需要;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既有潜力又尚未成熟,教师要注意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包容学生的错误,并利用错误作为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儿童是学习的主人,唯有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够获得深刻认知、技能与情感发展。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儿童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自信心,启迪儿童的智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二、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学观
  数学不仅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性精神;数学教学不仅仅是1+1=2这种单纯的知识技能传递的过程,它还是一种展示人类理性探索求知精神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过程,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吴老师认为数学教育要教人做真人,让学生懂得去伪存真;数学教育要教人守规则,让学生懂得自律;数学教育要教人敢承担,让学生懂得责任;数学教育要教人不怕困难,让学生拥有意志;数学教育要教人会自省,让学生懂得反思。
  三、吴正宪的儿童数学课堂观
  课堂教学中不仅有知识的交流,也有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获得,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课堂教学还是师生生命重要的交往历程,课堂是师生用心对话、真情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人格影响学生。课堂应该是鲜活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儿童幸福成长的乐园。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吴老师找到了创造儿童喜爱的教学教育的途径——用心地读懂儿童,专业地读懂教材,智慧地读懂数学。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走进吴老师的课堂,体会吴老师的教学思想与特色,感受吴老师的数学课堂的魅力与智慧。
  四、吴老师的课堂体现着尊重
  吴老师用尊重和欣赏营造着平等、安全的课堂氛围,她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每一位学生,她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有尊严的个体,看成一个个平等交流的伙伴。吴老师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胆怯的、不爱发言的学生,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句鼓励的话语和由衷的赞美,使这些平时受不到关注的学生在课堂中挺直腰板,自信地与其他同学交流。吴老师从骨子里发出的对学生的尊重,是友善课堂得以创建的重要原因。
  还记得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出示一幅北京“五一”期间自然博物馆售出门票的统计图,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1000张”“1100张”“900张”“1500张”……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报出自己的估计。吴老师微笑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很快,结果出来了,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这时,吴老师拿着话筒来到估计1500张的那个小男孩面前:“请你下去问问,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的?”被问的是一个扎牛角辫的小女孩:“‘五一’期间售出门票最多的是1300张,最少的是700张,所以平均数肯定在700~1300张之间。我又看到图中的数据大多和1000比较接近,所以我就估计是1000张。”吴老师转过身来,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憨厚的小男孩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人家估计的都在里边,我估计到外边去了。”吴老师充满感情地说:“我非常羡慕一开始就一次估计对的同学,你们很了不起;但我更佩服身边的这位小男孩,虽然第一次他估计到‘外边’去了(吴老师有意识地借用了儿童的语言),但是他能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接受大家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思路,能够进行自我反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小男孩很激动,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出错而尴尬,反而在错误中获得了新的感悟。
  真正做到读懂每一个学生并不容易,吴老师做到了;真正能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孩子更不容易,吴老师也做到了。因为她相信:“爱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儿童是更高层次的热爱、教育和保护。”她正是用这种爱和尊重,创建了一个师生、生生平等的氛围,这也是吴老师的课堂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吴老师的课堂荡漾着童趣
  吴老师为什么能把枯燥的数学课上得这么好玩呢?那是因为吴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思考、设计教学活动。吴老师的数学课堂吸引学生的原因是因为她“读懂了学生、读懂了教学、读懂了课堂”。
  例如,在教学《解方程》一课时,吴老师安排了“猜数”的游戏:每个学生心中想好一个数,先隐藏起来,然后将这个数乘以3,再加上6,只把运算后的结果公布于众,看看谁能猜对隐藏起来的数。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算着,报数开始了。“我的运算结果是36,请大家猜猜我藏的数是几?”教室里鸦雀无声,吴老师像个大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我来猜,这个数一定是10。”“对啦!”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第二位同学站起来了,用略带挑战的口吻说:“我的计算结果是165,谁来猜?”他不屑一顾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吴老师又一次把手高高举起:“我来猜,这个数一定是53。”他迷惑不解地望着吴老师,嘴里挤出两个字:“对啦。”同学们向吴老师投来敬佩的目光。善于挑战的孩子们,把数越报越大,“906、1509……”吴老师准确无误地回答着。“同学们,不是我的本事大,是数学知识的魅力大。”没等吴老师把下面的话讲完,同学们就开始议论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呀?”“老师别说了,让我们自己也试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