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及原因探究|改革开放邓的作用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及原因探究|改革开放邓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6-17 04:01:43 影响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他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积极推动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他明确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新思想,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他有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判断,为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他立足中国国情,精心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蓝图;他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新概括,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本文还联系邓小平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阐述了他为什么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如此卓越的贡献:这就是他始终胸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有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3-0016-06
  万建强(1953-),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江西地方史。(江西南昌 33007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20周年。为缅怀这位世纪伟人,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论述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探究他为什么能作出如此卓越的贡献及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一、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至1949年10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建立后至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9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党缺乏执政和建设的经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不深刻,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误,遭受了挫折。
  粉碎“四人帮”后,重新恢复工作后的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思考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倾听实践和时代的呼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以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仅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且在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一)推动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迈进改革开放新时期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解放思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前提。粉碎“四人帮”后不久的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两个凡是”错误观点。“两个凡是”实质就是维护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维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它使人们在长期动乱后,急迫要求澄清是非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并形成了新的思想禁锢,捆住了历史前进的脚步。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怎样才能打破新的思想禁锢,开辟一条发展新路呢?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次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新华社向全国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这篇文章的锋芒直指“两个凡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震动,但也遇到了很大阻力。
  针对当时一些人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情况,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远见卓识和革命胆略,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行。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他振聋发聩地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严厉批评“两个凡是”,鼎力支持思想解放。
  在邓小平、胡耀邦、陈云、叶剑英、李先念等人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推动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大大提高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马列主义觉悟,使大家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开启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国迈进改革开放新时期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明确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新思想,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要改革?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仍然存在一个继续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则是解放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他指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就打破了过去马克思主义一直把阶级斗争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传统观念,第一次明确把革命、改革、解放生产力这三者联系起来。这些观点和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中国为什么要改革的问题,这就是为了改变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家昌盛,人民富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