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如何落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朗读训练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如何落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朗读训练

发布时间:2019-06-25 04:08:09 影响了: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读,是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因此,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
  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让朗读充分发挥其重要功能。
  1 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有一些细微差别。朗读的“评价建议”是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有所侧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正确、流利、有感情”作为对学生每一次朗读活动的具体要求。读得“正确”就要以必要的识字量和正确的普通话语音为基础。因此,识字对于阅读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汉字的音形联系,即见字形能正确读音,对朗读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对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朗读强化汉字的音义联系,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的识字识词,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读得正确,即正确地断句,不能读破句,使他们对句子结构和语句节奏等形成了一些感性知识。
  朗读是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教师如能充分运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如《鸟的天堂》一文,巴金先生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并深刻体会到作者准确用词及语言的优美、流畅。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2 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朗读训练不只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朗读的能力,在朗读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例如,在要求学生朗读(或默读)的同时提出明确的理解性或鉴赏性的问题,由此提示学生朗读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而且要进行相应的意义联想。
  学生分析和理解书面语句必须以读为基础,在读得流利的基础上对书面语言进行分析理解,学生要能读得流利,必须对所读材料非常熟悉,就需要以多种方式来增加对所读材料的感知,包括分析其语言特点,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助插图或其他形象化资源辅助理解和记忆,以及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等等。读得流利即是要求“眼到、心到、口到”,需要学生对自己的眼、口、耳、脑进行协调配合,因而读得流利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朗读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对文字和语句进行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当遇到不熟悉或内容复杂的文章或段落,或因为理解困难而无法集中注意的时候,他们还是需要通过朗读,借助声音和听觉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和进行有效的思考。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感受大潮的奇特,体会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认识事物,去判断事物,同时也是渗透思想教育,教学生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过程,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 在朗读中受到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诗词。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教师可让学生对诗词反复朗诵,从中品味诗词的语言美,领略诗词的节奏美,欣赏诗词的韵律美,感受作者的情感美,体会诗词的意境美,从而领略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揭示了自然美,这些美学因素,教师在教学中都要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文中去感受美,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如《草原》一课,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草原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感受文中所描绘的草原景色,感受自然之美。又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通过朗读学生脑海浮现出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而李博士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为的就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同时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的奇妙之美,感受到人物的品质之美。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教学中切实指导学生读书,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注重朗读训练,让朗朗的读书声回归课堂。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