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创设有效情境,,打造活力课堂_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创设有效情境,,打造活力课堂_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6-27 04:08:04 影响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每篇文章都有自身的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真正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美美地学语文呢?情境教学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促使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只有美好和谐的语文情境,才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和生命的活力。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创设更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兴趣和机会去探索、去学习,会运用语文知识。
  一、情境导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在儿童期。教师要根据儿童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儿童接触语文的起始阶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生是否对语文产生兴趣,教师起着关键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感到新鲜、轻松,喜欢语文课,喜欢学习语文。如在教“手”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摸摸他们的小手,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词语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如:“笋”——两手合在一起做成尖尖的竹笋;“强壮”——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显示强健有力;“腾云驾雾”——做几个漫步太空的动作。学完词语后,教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相应的词。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结合游戏和儿歌教学,努力创设语文活动情境,动静穿插、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穿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学习。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在小组之间表演比赛。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情境,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一边播放桂林山水的风景,一边用充满激情的导语,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
  二、情境内化,促使学生获取成功体验
  优质的语文课堂不能单以教师传授给学生信息的多少来衡量,还要注重学生信息内化及运用能力的大小。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阻碍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和运用,开发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体验。
  在语文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水平,体验到竞争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比分制的形式,开展学生个人争优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活动。如朗读练习时,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读得好。这一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情绪饱满,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增强。同时给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了示范,提高了课堂效果。
  三、情境迁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具有实践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在教学一年级《爷爷和小树》一课快结束时,我做了以下设计。首先问:同学们,爷爷这么爱护小树,那我们应该怎样做?请大家看看我们的校园怎么样?我播放课前录制的学校风景的录像,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美丽的校园风景。又问:那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总结:“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以后也会做得很棒。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更美、更漂亮。”通过引导,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就会自觉地保护校园环境。这样,在生活中延伸了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语文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老师交谈,尽量用所学的知识和同学交流。还可以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如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从而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情境教学是以“情”为“经”,将传统教学所淡化的人的情感、意志、品质、兴趣、价值观等重要因素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以“境”为“纬”,从教材中心出发,借助图画、音乐、实物、表演、语言,给学生创设一个乐学的场景,引导他们去琢磨、领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责任编辑:徐纯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