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继续教育: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_新能源发电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继续教育问题探究
 

继续教育: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_新能源发电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继续教育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9-07-04 04:16:57 影响了:

  摘要:在高等教育落后于产业发展的现状下,通过继续教育实现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大新能源发电企业目前较为通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正视新能源发电企业继续教育现状,科学分析教育需求,思考改善教学效果,有利于增强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发展后劲。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企业;继续教育;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简介:陶莹(1977-),女,安徽宣城人,上海电力学院成教学院,助理研究员;杨俊保(1956-),男,安徽巢湖人,上海电力学院成教学院,教授。(上海?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专项基金“电力行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继续教育问题研究”项目(11JDGC009)、上海市教委“基于新能源电力科技人才培养继续教育问题研究”项目(B1105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034-02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随着传统能源产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面临的分布不均、供给不足、消耗过大、污染环境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以新技术为基础,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的、绿色的、环保的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关注和发展。
  一、研究新能源发电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继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1.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2年3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的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全国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15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89%。其中:风电装机4505.11万千瓦,约占87.33%;太阳能光伏装机214.30万千瓦,约占4.15%;生物质发电装机436.39万千瓦,约占8.46%;地热能发电装机2.42万千瓦,海洋能发电装机0.6万千瓦。
  将以上数据与2011年底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到2015年风电装机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1900亿千瓦时,其中海上风电装机5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将达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装机达500万千瓦,地热能装机达5万千瓦,海洋能发电装机达1万千瓦,进行比照,不难发现新能源发电行业还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工程技术人才是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巨大的发展前景吸引各地政府,投资集团纷纷加入建设大军,新能源发电企业在各省市落地开花。在蓬勃发展的表象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感受到人力匮乏的重压,特别是工程技术人才的严重缺乏。新能源发电企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推广应用特别多,机组维护、运行要求也格外高,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企业人才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业务水平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水平。新能源发电企业间规模与利润上的竞争,实质上也就是工程技术人才的竞争。
  3.继续教育是现阶段新能源发电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
  由于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中,有关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培养起步较晚,因此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大多数都来源于传统的发电企业。利用这批人才在原岗位中积累的业务基础和工作经验,再通过短期的继续教育进行自主培养,已经成为各大新能源发电企业目前较为通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继续教育作为一种补充性教育方式,它的不断增新、学制灵活、训学一致等特点决定了它更能适应新能源发电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正视新能源发电企业继续教育现状,科学分析教育需求,思考改善教学效果,增强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后劲,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新能源发电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1.继续教育市场需求大
  (1)高校培养起步晚,人才总量匮乏。据预测,到2020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对本科以上人才的需求量将有20-30万人。而目前高校新能源专业的设置远远落后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巨大需求。2006年,华北电力大学在全国第一个开设“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7-2008年,河海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陆续加入风电人才培养队伍,截止到2011年,已毕业学生仅有百余人;2011年合肥工业大学、南昌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首度开始招生,河海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开始了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上两专业均要到2014年才有毕业生。而太阳能、生物质能相关专业至今尚无高校开设。汇总以上数据,即使算上部分高校在机械、动力、工程等专业中开设的有关新能源方向培养的学生数,每年的相关专业毕业生总量也不足千人,人才需求的缺口相当大。
  (2)企业自身积累不足,内训能力弱。面对高校对基础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求贤若渴”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很多都选择了加大内部培养力度来自行培养人才。但由于大部分新能源产业企业还未形成规模,资金和技术都较为缺乏,因此自主培育的能力还非常薄弱。再加上新能源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产业,对人才有着多方位的、多层次的需求,比如一名工程技术人才,可能还会要求他有工程管理、金融、财务、商务谈判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这部分继续教育内容单靠企业内训基本是达不到的,必须依靠更为专业的、综合性继续教育机构来完成。
  (3)社会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培养定位不清晰。社会上开展有关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社会培训机构并不少,有各部委的职能处室、各大行业协会、各类专业研究所以及咨询公司。然而从培训内容上看,多以知识普及为主,涵盖的面广但不够深入,机构与机构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培训业务的开展基本无门槛,使得各机构间的培训水平无从考量,参差不齐,给受训者的选择带来较大不便。加上各机构自身未形成清晰的培养定位,社会培训市场未形成较好的、层次分明的整体合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