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探讨高职教育钢琴教学中的踏板使用] 钢琴左手伴奏怎么配
 

[探讨高职教育钢琴教学中的踏板使用] 钢琴左手伴奏怎么配

发布时间:2019-07-07 03:54:51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踏板是钢琴的灵魂”(鲁宾斯坦语),“踏板是倾泻在景色上的月光”(布佐尼语)。踏板是钢琴的一个独特而美妙的特点,是大师手下的一个最有力的感染人的手法。踏板使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声音、色彩和风格。著名钢琴教育家,涅高兹曾所过,“完全不用踏板是例外情况;经常用它,而且用得合情合理——这才是规则”。
  在高职教学中常见有的学生滥用踏板,把音响弄得混浊不清,甚至有的右脚一踩下去,就一直不起来了,把所有的声音搅在一起,轰隆作响,令人难以容忍。也有的学生一点不会使用踏板,这样声音往往就比较干巴,当然这比乱踩踏板还好一些,可是在较高级别中,踏板这一课也是要补上的。如何教会学生正确的运用踏板,使演奏出的音乐更具感染力,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钢琴踏板的最基本的功能。
  一、 右踏板:又称延音踏板。当踩下右踏板时,所有的制音器都会离开琴弦,而在键盘上弹出的每一个音都引起上方泛音和下方泛音,所有弹到的音延长。当脚一抬起来,制音器又压在琴弦上,音的延长就中止。
  二、 左踏板:又称弱音踏板。在演奏用的三角钢琴上,一旦踩下左踏板,则是整个键盘向右稍挪动。原来每个琴槌应击中三根弦,踩了左踏板以后(完全踩下),由于键盘挪动,琴槌就只能击一根弦了。这样声音不但弱多了,而且产生了不同的音色变化。所以有时乐谱上标明"一根弦"或"三根弦"就是表示用左踏板式是放开左踏板。
  三、 中踏板:又称延长音踏板。在演奏用三角钢琴中的作用与在立式琴上的作用完全不同。这个踏板的作用有点象巴罗克时期乐队里的通奏低音。用来支持旋律声部的流动,换句话说,如果钢琴的高音声部极为复杂,但是左手的跨度又很大,必须弹奏低音(控制和声节奏)需要将低音延长,如此一来,钢琴家就不能两头兼顾(因为没有第三之手),这时候,左踏板的优势就极为明显了!它的作用就是在这是发挥了出来。钢琴家踩住这个踏板,再弹低音,这个低音就会被持续(而不象右踏板那样使整架钢琴当时发出的音都延长)然后,在这个低音的支持下,就能很从容的弹奏较高声部的曲调。所以,这踏板就是解放左手,有目的的减低弹奏难度的踏板。
  在高职教学中,左右两个踏板的使用方法,尤其是右踏板的使用方法尤为重要。我在此将真对两种踏板的用法和教法展开探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踏板用法是没有的,一切的踏板使用都应该和声音联系起来。脱离了声音以后,踏板的“活动范围”就变得异常狭小。只有最原始的、一般化的踏板使用方法可以不直接联系声音而加以研究。
  一、 右踏板的最基本用法有直踏板、切分踏板、和预备踏板几种。
  1.直踏板:又称节奏踏板或重音踏板,在这个技巧中踏板与一个和声同时被踩下去,在下一个和声前一刹那被放掉,然后再和下面新的和声发声的同时踩下去。适用与强调节奏特点的乐曲中,可以产生增强音量,获得浑厚共鸣的效果。例如,肖邦的《波兰舞曲》(op.40 Nr.1)主题部分是柱式和弦的连接,进行曲的风格,在不带断奏标记的部分就需要用直踏板来烘托共鸣,产生出一种犹如鉴定的脚步一样的效果。直踏板是最简单的一种踏板法,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踏板一定要放的及时、干净,学会手脚并用的问题。
  2.切分踏板:又称音后踏板或跟随踏板,多用于几个和弦的连奏,弹出后面的一个和弦后立刻把踏板放掉,然后马上有用心的踏板来加强这一和弦,是钢琴演奏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踏板。如在柴可夫斯基《杜姆卡》乐曲的第一段和再现部分,每个音都要仔细的不断运用切分踏板,既不能让音断掉 ,也不能把其他的音才进去。
  3.预备踏板:是一种特殊的踏板法,它所代表的不单单是一种踩法,同时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在钢琴发出声音之前,就把踏板踩下去,“为钢琴准备好一切”,这样就可以发出演奏者内心希望的宏大的声响。比如在演奏贝多芬的《d小调奏鸣曲》时,可以把脚更早一些的放到踏板之上。
  二、 左踏板的用法。
  左踏板的使用,在学生演奏甚至是教师的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弱音踏板的主要妙处不仅仅在于小锤敲击的不是三根琴弦而是两根或一根,因此声音就轻一些,而是在于三根琴弦中的第一根即使没有收到敲击也会和被敲到的琴弦一起共振而发出声音。这种“不是敲击出来”的音也只有在钢琴上才可能出现,从而造就了更加丰富的音色变化。
  而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则是在每一个pp时用弱音踏板,这就显得太片面了。音乐巨匠贝多芬对于左踏板就有着很高的理解,在他音乐的作品中有着对音色最清晰、最细腻的指示:una corda(一根弦,即深踩),due corde(两根弦,即浅踩),tre corde(三根弦,即不用踏板),这其实就是他对音色最直接的一种要求。
  左踏板不同的踩法结合手指不同的触键方式,就能构成千变万化的音色。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赵晓生先生在其琴决中有着这样的描述:“弱音踏板,色变多层。半踩柔暗,深踏昏闷。足尖轻点,似绒似云。足深指浅,烟浮雾濛。足深指深,月晕光轮。足浅指浅,乍暗还明。足浅指深,花发雨中。”简简单单数十字就把踏板和指触所能带来的奇异音色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要更多的应用左踏板,用耳朵去检验手与脚配合所能发出的不同音色,才能不断的在使用中理解左踏板所带来种种妙处。
  
  踏板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我们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去练习踏板。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我也总结了几点练习心得,希望对大家练习踏板和在踏板的教学中有所帮助:
  一、 踩踏板时脚的位置很重要。脚跟不可离开地面和踏板,应该用大脚趾、二脚趾与脚掌连接部的“窝”去踩,这样既稳定不易打滑又敏感便于控制。
  二、 踏板的踩与放练习,可以采用“慢踩慢抬”、“快踩快抬”、“轻踩快抬”和“轻踩慢抬”等形式,锻炼脚腕的灵活敏捷的变化控制能力。
  三、 踏板的踩放练习还可以结合手上弹奏音阶或正三和弦的连接而进行,此时,可以分别用“直接踏板”和“音后踏板”进行练习。
  四、 针对乐曲,要把踏板的踩法提到和手指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乐曲中:要从第一次开始练习时就应该去考虑踏板如何使用;要从慢练里就把踏板按照合适的踩法与双手配合起来;要把每一个踏板的踩法固定下来,不应每弹一遍就更换踩法。
  五、 要格外注意耳朵的作用,只有用耳朵去分辨不同的音色,才可以在踏板的练习和应用中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论钢琴表演艺术》——【苏】涅高兹 著
  [2] 《钢琴演奏之道》——赵晓生 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