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难]教学设计.docx]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难]教学设计.docx]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发布时间:2019-08-03 09:38:06 影响了: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难》教学设计

摘要:本教学设计侧重“读”在本教授本诗歌时的具体操作,如何进行“初读、再读、深读和回读”呢?

【设计思想】

《蜀道难》作为经典名篇,选在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下“诗从肺腑出”板块中。“诗从肺腑出”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首诗作,另外三首是《登高》《琵琶行》《锦瑟》。学习这些诗歌,主要是初步尝试欣赏诗歌,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体验诗人的不同诗风,从而把握诗人的人生情怀。欣赏诗歌,首先是加强朗读体验,朗读是入诗境、品诗味的一把钥匙;其次,还要努力建立诗歌文本与诗人气质以及诗人风格之间的联系。朗读体验是审美直觉过程,建立联系是深度探究的过程。前者强调的是欣赏某篇作品,后者更倾向于欣赏某类作品。学习《蜀道难》,目的是从这首诗歌的欣赏品读中读出李白的个人气质和诗歌风格,并把握诗歌内容、诗歌章法特征与诗人气质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读懂诗歌,读出诗人气质,并把握诗歌内容与诗人个人气质之间的联系。

2.欣赏诗歌,读出诗歌风格,并把握诗歌章法与诗人个人气质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歌识“仙”人

对于李白,有人这样评价:“子,谪仙人。”这是谁评价的?(贺知章)这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来的?请同学结合课文注释说说。

明确:当李白昂首阔步走进长安,当时的文坛泰斗贺知章读到了他的《蜀道难》,情不自禁地发出了那一声惊叹。这一叹可谓震动了整个盛唐,成为千年一叹。从此,李白便有了另一个别名———“诗仙”。贺知章由诗识人。这也是后学识人的一个有效视角。读作品,往往可以读出一个人。

学生自由初读诗歌,看看各自能读出怎样的李白?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再听名家朗诵,比较自己朗读与听名家朗读的不同意味。我们朗读时与名家相比,缺少些什么?(节奏,气势)从名家朗读中,我们感受到《蜀道难》具有怎样的特征?诗作传达出怎样的诗人气质?(大气磅礴,豪放不羁,自由飘逸。)这是诗歌带给我们的直觉,是初步审美感受。

二、再读诗歌品“仙”味

其人为“仙人”,其诗定为“仙诗”。接下来再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蜀道难》的“仙”味。

(1)个别学生朗读。我们怎样才可以读出点味道?根据各自的朗读特点,一起讨论该诗的朗读处理技巧。要求:在朗读过程中尽量还原话语语境,展开想象联想,尽可能地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者诗人的一般情怀。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明确: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诗歌中,形成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给人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表现为句式的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和韵律的跌宕舒展。诗起雄放,感情强烈,朗读时气足声响。接着句式渐趋整齐,朗读七言句时,刚柔相济,气满声沉。此诗三言、四言并用,朗读这些句子时要气促声短。收尾句,要读得深沉有力,余味无穷。

(2)你在朗读的时候,哪些地方最能给你震撼力?把你获得的那种震撼力说给大家听听。可以从诗歌带来的画面感、音乐感以及表现诗人情怀等多个角度去体会。

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

明确:诗歌一唱三叹,极言蜀道之“难”: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一叹惊讶突兀,二叹畏惧发愁,三叹无奈作罢。一唱“三叹”使得历史上最自由、最浪漫、最富于激情和天才的诗人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说“三叹”是丝线的话,那么串起的一个个美丽的神话和一幅幅极具浪漫色彩的画面则是珠宝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开山辟路的艰辛、历史的幽深、异域的神秘等这些美丽的神话最动人的传说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五壮士开山而死的神话使蜀道在瑰丽的神奇的色彩中又多了一份凝重庄严,悲

壮、浑厚。“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在古蜀国,杜宇化成的子规声声,凄美迷转,蜀道的艰险,色彩的绚烂,跃然纸上„„这一个个历史场面,逐一在诗人脑海中升腾;一幅幅险峻的蜀道图景,逐一在诗人眼前叠加。诗人拿这一切连同他自己一次次地撞击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随之激荡,惊奇,诧异!

三、深读诗歌悟“仙”道

问:李白的诗歌为什么能给人不一般的心灵震撼力?

李白诗“仙”,超凡脱俗,不同一般,主要在于诗人的仙人气质。这仙人气质全表现在他的诗中,比如,章法字法、诗歌体例(句式特征)、内容取材、修辞运用等。诗人无不借助这些表现自己的豪放不羁,自由飘逸。

学生自由组合分为四个小组,从中任选话题角度进行阅读探究。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并记录,供作其他同学的学习材料。教师在小组发言前后相机展示自己的思考路数与学生交流。

(1)章法字法

《蜀道难》原是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在章法上,李白的这首诗沿用古体,一唱三叹。在诗歌开头、中间与结尾部分,诗人分别用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等诗句来肆意宣泄内心情感,不掩饰,不矫情,任其奔涌,何其洒脱。

问:仔细的同学会发现这“三叹”的句子在每一部分出现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他们分别出现在每一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明确:与《伐檀》和《硕鼠》比较着读,我们发现《蜀道难》突破了类似《伐檀》这类古诗一唱三叹的章法特征,平实中见变化。如果只在每一部分开头“重章迭唱”,纵然结构谨严,感情真挚,也难免有板滞之嫌。凭着李白自由洒脱的个性,在章法上自然追求自由变化。

在字法上,《蜀道难》开阖自如,平中见奇。比如,开篇第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个叹词叠加,可谓大手笔。除了李白,恐怕再也没有哪位诗人敢如此运用。这三个叹词,把蜀道之高险带给诗人的内心感受一次次地翻腾出来,无法掩饰,也不能掩饰。三个叹词,足见诗人豪放自由的性格。再如“危乎高哉!”,“危”就是高的意思,两个“高”放在一起,累赘吗?不!诗人还没来得及落笔,高峻的蜀道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了,所以情不自禁地慨叹:蜀道好高好高啊!情到张扬处肆意张扬,这就是李白。

(2)诗歌句式

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句式在表现内心情感与表现诗人气质方面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原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翻译:黄鹤尚且飞不过,猿猱想越难又难。青泥岭上多盘旋,百步路途九折弯。摸着星宿屏住气,捂着胸口长叹息。您游西蜀何时还?高峻险恶实难攀。群鸟围着古树号,雄飞雌从在林间。月下杜鹃声声啼,哀怨凄绝满空山。

原文: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改文: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关万夫莫开。所守匪亲化狼豺,朝避猛虎夕避蛇。磨牙吮血让人怕,杀人如麻休管他。锦官城里虽云乐,不如今日早还家。明确:翻译或改文追求句式整齐,字数统一,还注意到押韵。读来比较上口,但拘泥字数,行文干瘪。原文则格式节奏上没有约束,也不讲究平仄,字数自由灵活,参差不齐,随时变韵。大开大合,随情所需,随感而写,随性捻来,自由洒脱。句式选用也可以说是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的外化,这些变化不一的句式本身就如险峻起伏的蜀道:高可高到手摘星辰,低则低至冲波逆折之回川。

(3)诗歌取材

诗歌选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找出并说说这些神话故事与李白的“仙人”气质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蚕丛鱼凫的开国神话,五丁开山神话,六龙回日神话,子规啼血神话。有的神秘莫测,有的悲壮惨烈,有的瑰丽神奇,有的凄美迷转,有的色彩绚烂。在李白的情感世界里,神话传说唾手可得,俯拾即是。一个个神话传说与李白的精神世界黏合紧密,诗人与各种神话连通一气,诗人本身也成了一个神话。神话使诗歌富有飘逸之气,神话也使诗人充满飘逸之象。神话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沉最瑰丽的童年梦,也是李白的梦,也是李白自由的魂。《蜀道难》缥缈、靓丽的神话其实就是李白自由之魂的外化。

(4)修辞运用

诗歌创作时,李白最擅长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夸张)回顾曾经学过的李白诗歌中运用夸张修辞的诗句。比如,忧愁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寂静时:“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叹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友情:“桃

花潭水深千尺”。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在《蜀道难》中哪些诗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与诗人的“仙人”气质有什么联系?

明确:①与青天比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与岁月比长:“尔来四万八千岁”。③有鸟道,无人道:“西当太白有鸟道”。④手可摘星:“扪参历井仰胁息”。⑤惨烈蛮荒:“磨牙吮血,杀人如麻。”⑥蜀道高危:“黄鹤不飞,猿愁度。”诗歌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写诗人面对蜀道的个人感受,极写蜀道之高险、惊险与凶险。采用夸张手法,是宣泄诗人奔涌的内心情感的需要,是典型的自由情怀,洒脱气质。

四、回读诗歌明“仙”理李白其诗豪放飘逸,李白其人自由洒脱。这自然与他所处盛唐的历史背景有必然的联系,但盛唐造就的“诗仙”也只有一个李白。李白是一位说不尽的诗人,更是一位道不完的“仙”人。认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另选角度,以“李白具有如此非凡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开头,并按照以下句式写一段话,说说自己阅读诗歌后获得的启示。

李白具有如此非凡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巨大的政治理想与极度的政治自信。李白胸中的盛唐气象,是山登绝顶我峰唯我独尊的霸王之气,是力图海县清一的凌云壮气,是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耿介骨气,是平交王侯、藐视权贵的傲然正气,是飘飘然羽化登仙的神仙气,是拔刀相助的豪侠气,是以诗文纵横天下的飘逸之气。(选自康震的《品李白》)

五、课堂小结

品读诗歌,当你渐渐喜欢上这首诗时,才证明你真的读懂了它。李白诗歌的“仙”味,全在于诗人的精神世界,是他对自然世界的惯常看法。李白诗歌创作之“仙”道,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必然外化手段。诗人娴熟的技法与豪放不羁的情怀相碰撞,便创造出杜甫所赞誉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不朽诗篇!

六、作业

背诵诗歌并摘录名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