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音乐欣赏课怎么上【对提高青少年音乐欣赏能力的思考】
 

音乐欣赏课怎么上【对提高青少年音乐欣赏能力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2:10 影响了: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钥匙;音乐同时还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在激活青少年创造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智力,丰富青少年的音乐知识,培养青少年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激发青少年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美、创造世界的思想感情。
  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对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但反观当前社会的文化氛围,一些非主流文化、不健康文化也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开始以自身独特的规律发展。受其影响,有些青少年的艺术素质在不断萎缩。种种现象,令社会各阶层忧心忡忡。
  
  一、当前社会整体的音乐欣赏趋势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那么,什么是“音乐欣赏”?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可见,音乐之所以可供世人“欣赏”,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音乐本身应当具有可接受性,使人喜闻乐见;第二,音乐中传达的信息应当有益于人的良好性格与行为的养成。
  如果用这种标准来反观当前社会整体的音乐欣赏状况,我们不难看出:
  首先,社会音乐听众的审美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尽管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音乐欣赏方兴未艾,几乎每天都有音乐剧、歌剧、演唱会等上演,旨在提高全民族音乐审美质量的中央电视台的音乐频道每天播出16个小时。但在大多数中小城市,音乐欣赏仍然如“雾里看花”,一些民众甚至淡忘了音乐欣赏的主要对象和主要方式,这些城市的民众很少收看音乐频道,无法欣赏到高质量的音乐盛会。人们在热衷于音乐带来的“可接受性”的同时,却对音乐带来的对“良好性格与行为的养成”的作用视而不见。
  其次,音乐听众的社会整体趋势,是声乐需求大于器乐需求。这在当代显得十分突出,全国有不计其数的音像店、多数城市有自己的专门的音乐电台,全天候的播放音乐、歌曲。在各种大小型的文艺晚会中,歌曲演唱的比例为全部节目的67%;在百度输入流行歌曲的名字会有上万条的相关信息的下载地址,这足以说明在我们可以接触到的音乐载体中歌曲占了大部分的空间。当今“著名作曲家”的内涵是歌曲的作曲家而不是器乐作品的作曲家。90%青年作曲家的业务追求,是在歌曲写作方面的片面发展。以一、两首歌曲红遍了大江南北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传媒在音乐体裁上对社会的导向结果直接导致了很多优秀的器乐表演艺术家由于没有听众而放弃了演奏转向了教学;很多营业性的演出场所也换掉了乐队而单独的启用歌手,因为观众只喜欢听歌而不喜欢器乐音乐。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等赴欧洲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柏林爱乐大厅、丹麦皇家广播音乐厅等举世闻名的音乐殿堂举办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中很多音乐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指出了在国内的演出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只有学习或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人才会给予极大的热情,民族器乐在一般的听众中市场还是很小。当今中国音乐领域中这种普遍存在的“声乐需求大于器乐需求”是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
  
  二、当前青少年音乐欣赏能力的几个问题
  
  (一)流行音乐:让我欢喜让我忧
  对音乐的喜好突出反映在个人对音乐的情感要求上,强调音乐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情感要求,流行音乐正是以这种满足个人情感要求的优点,而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流行音乐具有时代性,总是能表达出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情感体验,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时代号召力强,易于学生们理解。与正统音乐相比,流行音乐具有旋律清晰、音域适中、节奏感强、形式自由、歌词内容贴近生活的优点。因此,针对于那些音乐知识懂得不深、表现技术手法了解不多的青少年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流行音乐会更容易。流行歌手大多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他们很善于运用声音的控制与放开,强烈与轻柔的对比来演绎歌曲的情感,再伴以动作表演,加之一些新奇的装束打扮都会被青少年所崇拜和模仿。现代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使流行音乐很快风靡大街小巷,深刻地影响到青少年的欣赏趣味并具有导向性。
  应试教育造成的升学压力牢牢地禁锢着学生,使之情绪波动很大。处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中的青少年,要想宣泄心中的压抑,往往首选流行音乐,因为它能给自己带来心中极大的快慰,这显然也是流行音乐长期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另外青少年对音乐接受的明显特点是“赶潮”,他们一般难于分辨出音乐作品的技术和格调的高低,看到别人听什么样的音乐自己就听什么样的,生怕自己不跟着听这种音乐好像就是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因此许多人也都成了“追星族!”也正因为存在这种现象,流行音乐、歌曲最本质的内涵被一部分只从经济利益出发来迎合这种热潮的成年人歪曲了,流行歌曲成为了专为青少年服务的歌曲,流行歌手是青少年的歌手,流行歌曲的内容均是永恒不变的内容,而流行音乐也被这种现象改变了初衷,艺术层次也变得浅薄。流行音乐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尚的先锋,我们应合理地接受流行音乐,利用流行音乐,处理好学习与音乐的关系,流行音乐也同样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让它成为我们排除烦恼,解除忧伤的好帮手,而不是让它成为我们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
  (二)高雅音乐:想说爱你不容易
  流行音乐未必高雅,高雅音乐不一定流行。流行音乐的“可接受性”较强,但“高雅音乐”对良好性格的“塑造型”较强。二者其实是互补的关系,但“高雅音乐”若想提高其“可接受性”,必须经过大量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国外,这种知识补充从小即开始,但在我国,必须经过专门音乐教育机构进行辅导。假如不懂得一些最基本的欣赏方法以及相关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那么,对于作品的欣赏只能停留在“音符”的层次。
  当前的现实是,受宏观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城市的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太重,或者教育部门的总体规划,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高雅音乐,包括高雅音乐欣赏知识的普及。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文化错位,媒体在热衷于传播的同时,观众未必热衷于欣赏。
  
  三、拓展青少年音乐欣赏能力的几个途径
  
  我们应使青少年具有更广泛的欣赏能力并产生对高雅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会欣赏国内外作曲家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民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
  (一) 从欣赏到鉴赏,从趣味到品味
  引导青少年在聆听中获得感动,这对于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音乐流派、众多的音乐大师在交响音乐史上的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巴洛克时期的巴赫、亨德尔,古典时期的莫扎特、贝多芬,浪漫时期的李斯特、柏辽兹,现代主义的勋伯格、格什温等。他们的作品是耐人寻味的,在音乐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对于音乐作品的主题要多听多唱了解作品的主导动机、思想。主要乐章也可以重点的分析和聆听,由猜测、疑惑、感受直至了解作曲家的意图。在欣赏时倾听是最好的拉近我们与音乐的方法,鼓励青少年通过倾听对音乐展开联想与想象,勇于表达自己听后的心得,如果音乐真正的打动了他们,相信他们在接触到此类音乐时,会自主的有选择地进行欣赏。从欣赏音乐到鉴赏音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的过程,是在审美范畴内感悟生命的能力。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
  每一位音乐大师都有丰富的阅历、创作的激情、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意志。经常讲述音乐家所处时代背景、生活逸事、个性、经历能帮助青少年更好的了解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也可以激发他们想要了解作品的兴趣,用作曲家人格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提高艺术品位,并在理解与了解音乐之外,也有了对人生以及成长的体会和思考。
  (二)流行与古典的结合
  适当的把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有机的结合,在迎合青少年欣赏口味的同时又渗透了古典音乐的熏陶。例如:台湾偶像团体S.H.E的歌曲《不想长大》就借鉴了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主旋律,引导青少年在传唱流行歌曲的同时了解旋律的来源并开始关注莫扎特,关注古典音乐。像这样的流行歌曲还有很多,如杨丞琳的《庆祝》中的主旋律借鉴艾尔枷的不朽名作《爱的礼赞》、王力宏的《情敌贝多芬》中的和声、配器以及间奏借鉴的是“乐圣”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欢乐颂》主题,还有为数不少的流行歌曲带着浓浓的京剧韵味。只要我们勤于发现,可以找到许多类似的例子,善于把这些作品有针对性地结合起来,会引起青少年极大的注意与兴趣,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喜爱经典,记住经典。
  (三)在多元化当中体验音乐
  当青少年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时,他们渴望听到更有深度的音乐作品,希望接触到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会及更多题材的交响音乐作品。各种音乐唱片、磁带、录象带、VCD、DVD,已经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各种最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演奏请进了家中,这些种类繁多的品种为随时欣赏音乐提供了条件。虽然严肃音乐是要靠现场的聆听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但是先进的影音技术已经能够尽可能的弥补这一点,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逼真的高雅音乐。如郎朗在美国卡内基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及与百名钢琴家一起合作的《黄河协奏曲》;24小时爵士巴赫音乐会;历年来世界著名指挥家持棒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等大量经典资料。也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来欣赏音乐,这些优秀的电影作品不仅有很好的故事情节设置,而且有非常动人的原声音乐,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关注电影音乐的重要性。有部分人物传记电影如:《莫扎特传》、《贝多芬传》、《肖邦传》等,不仅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而且通过音乐大师曲折的经历能够很好的感悟人生。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被欣赏、被接受。扩展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欣赏音乐的水平可以陶冶青少年情操、完善其人格,是提高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侯蕾: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赵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