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讨_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讨_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9-01-13 16:25:33 影响了:

   [摘要]:2009年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正式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吸纳为新的教学内容,显现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乘着这一股东风,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路上,探讨如何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应该具有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特征。2009年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正式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吸纳为新的教学内容,显现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如何有效进行这场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一大研究课题。下面,笔者主要探讨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措施。
  一、教师要审慎研究教学内容,找出其中的语文意义,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作出准确的学习定位
  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基础。我们要保证中职的语文课教学必须是“语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不同的学习价值。但是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视人文性而忽略了工具性,有意无意地把课文表达的内容、情感当作教学的全部内容,忽略了语言形式的熏陶与训练。这样做的后果是造就了一大批“有口难言”的中职生,造成了学生们写文章或回答问题时往往处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尴尬局面。因此,钻研教学内容(教材)还要特别重视其工具性价值,强调语言形式的训练。语言学习、语言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永远的追求;如果偏离甚至抛弃这些,却在语文课堂中,妄想所谓的思想和“人文”,就会既没有了“语”,也没有了“文”。
  讲授课文《那一年,面包飘香》,我们很自然想到的是面包师傅通过自身努力,绝技随身,创业成功的精神,教材编者也是这样设定的。所以,在中职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该课文的阅读教学很容易变成单纯的创业教育课。其实,该课文采用了倒叙的记叙方法、悬念的巧妙设计以及最后两段的语言含义都值得我们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两个活动:(1)寻找面包“香”;(2)讨论“那一年”是哪一年。这样,一来落实了主旨的解读,二来分析、学习了倒叙的记叙方法,三来体会了悬念设置的作用。
  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可以姓“职”,可以追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办学目标,但它的本质还是语文。语文教学虽然具有人文教育的先天优势,但语文课堂绝不能沦落成德育课堂,只一味说教。“在‘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理解上,最恰当的比喻是皮毛关系。工具是‘皮’,人文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打破备课的思维定势,将准备教师讲课的内容转变为设计学生学习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实践达成学习目标
  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关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而达成,注重学以致用,而不是一般的语文知识练习。
  在中职课堂里,语文教学是往往被动的教育。教师们备课主要是备知识,先把这节课的相关内容整理出来,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把这些知识呈现给学生。当这种传统的、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遇上“富于个性与创造力”的“新新人类”90后学生,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杜威批判道:“传统教学的计划事实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面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正在逐步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打破以往备课的思维定势,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设计核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
  《最后一片叶子》,按照教师教学用书,可以“对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小说,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如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分析情节发展、环境描写、人物形象;从小说的线索入手,体味小说构思的巧妙;从小说的语言入手,品味作者文笔的幽默、诙谐和俏皮,感受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魅力;从把握“欧亨利式结尾”入手,引导学生领会情节结构之精妙;从确定小说主人公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等。”然而,这里提出的五个入手点,基本上是传统的教学设计,毫无新意可言,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理念是有让学生动起来。所以,我们不妨将该课文的学习内容可以设计成以下活动:
  (1)寻找谁是主人公――阅读、讨论、明确主题;
  (2)幽默语言我来读――大声朗读、使语言幽默的修辞方法;
  (3)故事结局我来写――发挥想象、补充文学空白、训练语言表达。
  这三个活动互相关联,涉及内容与形式、语言与结构、听说与读写,都是可组织可操作的。其中,“幽默语言我来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后能运用到写作上来;“故事结局我来写”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贝尔门画叶子的情节描写出来,大多数的都甚有创意。
  又如,第三册《祝福》的课后练习,笔者先要求学生给祥林嫂写一份年谱,然后要求学生撰写“我”的日记。这些活动有阅读,有分析,有写作。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就大部分落实了。就算学生写得不怎么样,也肯定比教师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
  三、设计形式多样、饶有趣味的课堂活动
  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保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活动”。它要长期坚持,历久弥新,必须形式多样、饶有趣味,可组织,可操作。
  那么,有哪些课堂活动形式可以设计呢?
  (一)常态的活动
  即日常坚持的语文课堂活动。包括:
  1.课前演讲,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学生互评,教师把握,目的是让学生善于听,敢于说,还可以选择话题融入德育。
  2.词句的听写,分课文的听写,分单元的听写,教师要把握好听写的速度和词句的重复次数,逐步提升,目的是积累语言材料,敦促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训练听和写的反映敏度和准确度。
  3.每文一诗,为每篇教学的课文配一首短小的诗,朗诵默写,相互诠释,目的是帮助理解,积累语言;
  4.每文一读,选好朗读的材料,坚持每次课朗读一段,不断积累;
  5.此外,还有日记、周记、晨读、晚读、个人文摘等活动。
  (二)动态的活动
  即可随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不同而设计的语文课堂活动。包括:
  1.书写活动:书法讲座、书法比赛;
  2.语言积累活动:四字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网络流行语等;
  3.口语训练活动:普通话、方言、情境口语(自我介绍、即席发言、学会赞美、善意批评、说服他人等);
  4.表演活动:演讲、诗朗诵、讲故事、课本剧、小品等;
  5.应用写作活动:个人简历、求职信、辞职信、调查报告、通知等。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实践证明,这些丰富多彩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在班上掀起了一股接一股的“书法热”“成语接龙热”“即席发言热”“演讲热”,效果喜人。
  四、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展示成果
  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亮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是把语文能力和知识融合起来综合运用的,是学科知识、社会能力的综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而又系统性强的活动工程,仅仅通过一两次的活动就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综合性”的学习,我们随时要特别关注社会的、身边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2008年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是“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2009年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是“国庆60周年”;2010年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是“玉树地震”和“上海世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表达自己对于这些热点问题的看法。
  例如,上海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围绕这个主题,可以分别探讨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等内容。在此,侧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而不是要他们通过获取最后的结论来掌握语文知识。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展开合作与交流,采用调查报告、摄影、辩论、演讲、宣传栏等形式,完成所选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教学过程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语文课堂教学只有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取得“教是为了不教的”的效果。而要取得这样的成效,笔者认为,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2007,(8).
  [2][美]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经验与教育•杜威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6.
  [3]语文(必修)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