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专业成长|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专业成长|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发布时间:2019-01-15 04:00:36 影响了:

   [摘要]课程改革后的新课程标准,摒弃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应试教育,更多地提倡自主合作的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作为教育理想与现实的转化者,更应该经常地、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行为与新理念存在的差距,从而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并促使自己全面发展,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反思 专业成长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当前,新课程改革以全面进入反思阶段,在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贯彻与实施中反思教学行为,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它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正确把握教学反思的内涵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反思是“根据情境和推论对自己的信息或知识结构进行的积极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显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学,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二、认识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曾经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因此,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意义重大。
  1.通过教学反思体会生命意义,调动教学激情。传统的教师形象被设计为“吐丝的春蚕”、“燃烧的红烛”,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教师无怨无悔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在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与反思中,我们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用自己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思维,既为学生的进步铺路搭桥,也使自己与学生一起发展。教师的职业价值也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其根本的价值在于教师与学生一道不断地创造和制作,在创造和制作中展示自己的职业特性、获得自己的职业尊严、形成应有的人格魅力。教师在反思中感到快乐,体验自己的生命意义,体会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以更加的激情与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2.教学反思推动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观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教育的不适应,是教育观念的不适应;收效不大,主要是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不够。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成长,学会教学。
  3.教学反思推动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良好的教学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对教学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能予以关注,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教学研究对象,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
  4.教学反思推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古人云:“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和成长。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反思提高到了教学行为中前所未有的高度,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教师的教学就仅仅是一种重复单调的工作,沿袭自己的昨天,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教师就像工人,学生就像产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篇一律地生产出毫无创新的产品。因此,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科学之道。
  
  三、掌握有效的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
  
  当前,教学反思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许多反思还只是外显的反思形式,如写教后记等。有效的教学反思(真正的教学反思)应是教师自愿的思维、认识活动,是具有能动性、自检性、实践性的活动,在反思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教学反思呢?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把握新课程理念。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改革纲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保证反思的正确方向。
  第二,把握教学反思的三阶段:
  1.课前反思――成功教学的前提
  课前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材的处理、观念的落实等方面进行的思考。比如说,(1)他人或者自己在以前教学这一内容或相关内容时,曾经遇到过哪些问题?(2)以前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效果如何?(3)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有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它能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是教师走向成功教学的前提。
  2.课中反思――成功教学的关键
  课中反思,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教学中的反思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的过程。在备课时,教师会预设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希望课堂上学生能按自己设计的航道顺流直下,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种种不确定因素使我们常常会遇到节外生枝的“麻烦”,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如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及时利用课上的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因势利导,另辟蹊径,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的生成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在实践基础上充分而深刻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现场的机智和智慧。善于反思、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处理教学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把这些“突发事件”生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产生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效果,使“四十五分钟”充满生生不息的活力。
  3.课后反思――提高专业的重要途径
  “教然后而知困”。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后反思,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后反思可以针对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这堂课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如何改进?
  3.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我在课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
  4.这堂课上发生的哪些令我印象至深的事件?这些事件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以后需要关注什么?
  5.这堂课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充分利用了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
  课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日日反思,日日出新,日日有一个新自我,日日就会有新收获。只有反思,教师才能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只有反思,教师才能成为有自己教学特色和体系的专业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经的探索.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
  [2]沈文钦译.成为反思型教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