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化学新课程中的STS教育研究】 新课程自主与测评答案化学九上
 

【化学新课程中的STS教育研究】 新课程自主与测评答案化学九上

发布时间:2019-01-15 04:09:31 影响了:

  [摘要]STS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正积极向一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渗透,正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中心科学。本文论述了STS教育在初中化学新课程中的体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途径以及当前STS教育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 STS教育 科学 技术 社会
  
  一、关于STS与STS教育
  
  STS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运动中形成的一股思潮,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它主张在科学教育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化学积极向一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如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渗透。化学正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中心科学,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这使得在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显示出特有的优势。
  
  二、STS教育在初中化学新课程中的体现
  
  初中化学新课程适时发挥了这种优势,充分体现了STS教育观点,在体现学科内容现代化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社会化。以人教版的新教材为例:
  1.教材内容增加了当今社会的热点知识,跟踪新科技、新发展,更加关注环保问题和能源问题,更具有时代性。
  (1)跟踪新科技、新发展
  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增加一些大自然奥秘、尖端科技成果等。如第三单元课题2为说明原子的存在和很小的特点以图的形式给出1993年中国科学院用探针拨动硅原子“写”成的最小的汉字;第八单元课题1介绍形状记忆合金等。
  (2)关注环保问题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们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找到破坏环境的因素,从而研究出减少环境破坏的方案,甚至研究出杜绝污染源或变废为宝的策略。
  新教材第二单元结合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介绍了大气污染及防治,解释了为大众提供环境质量信息的“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的内容和含义;第七单元“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酸雨的成因及防治;第三单元介绍水污染及防治并提供了水净化的方法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重视能源问题、资源问题和新材料的发展
  例如,新教材第七单元在“燃料和热量”一课中讲到能源问题。介绍了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及年开采量。使同学们认识这些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长期开采终将耗尽。为了更好地解决能量问题,人们也正在寻找新的能源。怎样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开发理想的无污染能源便成为新能源开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同学们通过参与这些热点问题的讨论,近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
  2.新教材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强调认知体验,内容和实验都更贴近生活
  (1)新教材内容安排更注重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
  生活生产处处离不开化学,联系生产、生活学习化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亲切。如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中介绍了硬水和软水,并涉及硬水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第八单元课题3讲述铁的冶炼原理;第十一单元课题1介绍氯化钠的用途及生理功能等等。以上内容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性,也充分说明了化学来源于社会,反过来又服务于社会的宗旨。
   (2)增加和改变实验内容和形式,使之生活化
  随着教材内容的更新,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也有较大变化。演示实验更新颖、趣味化。在“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实验中,实验仪器的选择改用人人熟悉的空塑料瓶,操作过程简单,现象明显,能有力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性质。形象直观地说明了问题,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趣味实验。如利用自然界中的花、叶中的色素自制指示剂;用pH试纸测定液体的pH等。教材在上下两册还安排8个“家庭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对理解相关内容大有帮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途径
  
  1.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STS教育
  (1)在引入中巧妙地渗透STS教育
  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的开始,可以向学生出示真假(金、铜锌合金)饰品的鉴别,再现生活中的场景。学生直观地体会到金属的相关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迫切想知道它和性质,自然转入性质的学习。
  (2)在课堂讨论中渗透STS的教育内容
  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课中的水是人们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可设计成讨论课,把STS的内容渗透在讨论中。通过讨论,同学们了解水在我们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认识到,目前由于工农业生产中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水体污染已相当严重。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使同学们从小树立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观念。
  2.习题训练中渗透STS的教育内容
  (1)结合考试试题内容,进行STS教育
  2007年河北中考理科综合考试试题中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实际、科技领域相联系的题目明显增加,如:洁厕灵、农业选种、钢铁生锈、河水污染等等。这些题启发我们广大师生在重视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理论的同时,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结合社会热点,布置习题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读书、看报、看电视都有机会学习化学知识,学习相关内容后可布置习题。如:什么是温室效应?什么是白色污染?什么是赤潮?什么是酸雨?酸雨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怎么预防?通过习题,既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怎样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用化学史与化学家的故事进行STS的渗透教育
  化学史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发展过程的动态描述,是纵向考察化学的发生、发展及规律的历史画卷,其中蕴藏着丰富的STS教育内容。
  “空气”这一课教学,不仅要讲空气的成分,而且还要介绍空气成分研究的过程,自然少不了拉瓦锡这―伟大的“近代化学之父”。这样,把空气成分的知识从它的产生、发展过程去阐述,学生不仅了解了空气的成分,知道它的发展过程,而且学习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在这些动人的故事中,同学们看到了科技成就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技的热情;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激发了学生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途径、手段又为同学们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模式。
  
  四、STS教育面临的问题
  
  虽然STS教育观点得到广泛的支持,但还面临不少问题。首先,是师资力量,目前学科专业分工很细,要培养能胜任STS教育的中学教师至少目前还存在困难。其次,学生到底应掌握多少有关科学、技术、社会的知识?这个尺度许多老师不能很好地掌握。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些问题在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下,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随之,我国的STS教育也将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2):37―38.�
  [2]化学教学,2003,(9):30-32.�
  [3]孙可平.STS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