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9:57 影响了: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的课堂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带来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过去的语文课堂模式僵化的现象,为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新课改的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新课改下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极大地被激发,老师如何驾驭课堂?面对新课改,我们该如何实施才能避免浮躁与虚假……我们在探索中充满了困惑,也在困惑中探索前进。
  
  一、关于解读文本
  
  新课标指出:“阅读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因此,语文的教学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意义,而应该是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但这并不是“割裂文本与解读的本质联系”。因为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造成对文本的解读有偏差甚至误解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解惑与纠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钱梦龙先生的教法值得学习与深思:当有学生在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后,认为“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钱梦龙先生指出,对《背影》这类“一看就懂”的文章,学生很容易一看而过,忽视文本丰富的隐含信息。教师应指引学生从上下文中寻找和体会作者的暗示,引导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这种带领学生品读文本、揣摩词句的做法是我们遇到此类问题时正确的选择。
  当前的语文课堂上还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随意拓展,曲解文本。或教学内容过度宽泛,成了各科知识的大拼盘;或人为拔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或偏离语文教学的目标,成了历史、地理课……语文教师用语文教科书教了太多语文之外的东西,种了别人的田地。荒芜了自己的田地。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应该紧密地围绕语文学科的目标、特点和性质来进行,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来进行,一切的拓展都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关于预设与生成
  
  新课程下的预设实际上比原来的教学设计要求要高,因为生成的前提是预设,生成是一种充分预设后的精彩。只有对文本深入地研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充分地预设,才可能抓住一闪而过又难以察觉的生成点,一旦学生提出了与文本主旨无关的问题,教师也能够流畅地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目标,组织学生展开阅读。
  成功的预设还来自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情感需要、心理需要。
  另外,成功的预设来自对生活的深刻认识。语文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捕捞生活海洋中的珍珠,并及时与语文联系起来,给学生一颗求真、悟善、审美的心,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进而对生活产生美学欣赏。
  
  三、关于合作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理念的一种具体的组织形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被教师广泛使用。小组讨论引进了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研究探讨的习惯以及善于倾听、接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
  但当前的课堂上,一进入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都能参与这一活动,真正参与的学生并不多,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老师在这过程中只是一个仲裁者而不是一个引导者。
  怎样才能实现成功的合作呢?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文本出发,筛选出有价值的、能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创设讨论的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文本,否则讨论将是浮光掠影。第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搭配,实现优势互补,尽量发挥出每一个成员的优势。第四,教师应介入学生的讨论,既是“平等中的首席”,也是普通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点拨、鼓励,必要时甚至制止。
  
  四、关于多媒体的运用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许多语文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或多媒体完全取代板书;或不管有无必要,动辄使用;或图解文本,抹杀了语言的模糊性和形象性,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干扰了学生的语感体验等等,使教学陷入了一种机械的模式中。只有当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整合一体,只有当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成为整个教学流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它的运用才是必要的、合理的、有价值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