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使用Pro/e设计典型机械零部件》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使用Pro/e设计典型机械零部件》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发布时间:2019-01-29 03:53:48 影响了:

  摘 要:在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Pro/e教学中,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Pro/e的相对知识内容进行了重构。实现了《使用Pro/e设计典型机械零部件》课程开发,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Pro/e 机械零部件
  
  《使用Pro/e设计典型机械零部件》课程教革,建立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Pro/e的理论知识根据工作任务分到每个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获得职业核心能力。
  
  一、课程定位
  《使用Pro/E设计典型机械零部件》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Pro/E软件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建模、产品装配设计,能够利用Pro/E软件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专业问题。作为核心专业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今后工作的发展。
  
  二、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1)能够独立运用Pro E 3.0软件进行中小型及中等复杂零件的建模;
  (2)能够独立运用Pro E 3.0软件进行中小型产品及中等复杂产品的装配;
  (3)能够独立运用Pro E 3.0软件进行产品的各种工程图设计;
  (4)能够独立运用Pro E 3.0软件对产品进行修改;
  (5)能够独立运用Pro E 3.0软件进行中小型及中等复杂零件的渲染设计。
  2、知识目标
  (1)了解Pro E 3.0软件的发展现状、建模原理、基本功能块、典型设计思想;
  (2)了解Pro E 3.0软件的用户界面;
  (3)掌握Pro E 3.0软件的基本操作;
  (4)掌握二维草绘的绘制方法;
  (5)掌握基础特征的建模方法;
  (6)掌握放置特征的建模方法;
  (7)掌握利用基准特征辅助建模的方法;
  (8)掌握高级实体造型的建模方法;
  (9)掌握曲面特征的建模方法;
  (10)掌握组件装配的设计方法;
  (11)掌握利用三维建模创建二维工程图的方法;
  (12)掌握产品整体效果的渲染方法。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获取的素质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创新能力。
  
  三、教学情境设计
  以典型的零部件为载体,学习领域《使用Pro/e设计典型机械零件部》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如表1-1所示。
  这三个学习情境都是企业中的真实产品设计,教学内容以千斤顶、主动轴总成、一级减速器设计中的零件建模、部件装配、整体装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级。因此该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以典型的零部件为载体,将草绘模块、实体模块、装配模块、工程图模块等相关知识贯穿起来。
  
  四、教学设计
  改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项目完全按照企业中真实产品的工作过程来实施。为适应项目教学的需要,缩短与企业的差距,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引入六步教学法。六个实施阶段如下:
  任务下达阶段:学生了解项目工作要求,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
  确定计划阶段:学生按照所选的项目实际需要,分组讨论工作实施的过程,包括: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各自的工作计划。
  确定方案阶段:分组展示方案内容,小组间相互讨论,确定是否可行,提出建设性意见,修改、完善方案细节,在组内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学生按选定的最终工作计划,先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然后合作完成整体工作任务。
  检查阶段:经常性检查,中间检查、自查,小组间互查,教师检查冲交替进行,除对工作计划以内的内容进行检查外,还应对质量保证情况进行检查。
  评估阶段:教师进行最后的工作总结、成绩评定,并找出差距和改正办法。
  五、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的《使用Pro/e设计典型机械零部件》课程体系,重构了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岗位的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J].实践与创新,2007,(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J].北京: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