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晨读正能量短文_让晨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晨读正能量短文_让晨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布时间:2019-02-05 03:48:36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晨读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由变换阅读方式,教师正确地规范、引导,培养学生晨读的兴趣,使之真正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   [关键词]晨读 内容 方式 引导 主阵地
  
  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晨空气清新,人们经过一夜的休息,头脑清醒、精力旺盛,此时的记忆力也是一天里最好的时段,所以晨读是学生阅读的最佳时间,晨读课则理所当然地成为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训练和提升的主阵地。
  从语言学习上看,晨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不可不进行的,因为,从学、记、说的角度来看,晨读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是增长知识、探索知识奥秘的大好时光。如能坚持每天早上晨读,并且习惯成自然,把晨读作为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做到时时读、处处读,就会受益终身。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他们的语感,同时还可以在大声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然而,在现行的晨读课上,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却并非十分高涨。虽然听起来也是书声朗朗,但是细细看去,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们对书本上的课文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课文早已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新奇感。而教师们却仍是一厢情愿地追求那整齐有致、朗朗书声的境界。事实上,这种晨读课根本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需要进行全面改革。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晨读的兴趣,使孩子们在晨读课上乐于读、愿意读,让晨读真正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呢?
  
  一、要有计划性地安排晨读
  
  晨读课也是一节完整的课,教师在晨读时应有明确的目标教学意识。在刚开始晨读时,可以通过直接板书的方式,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但要注意目标必须切合实际,要把握好度。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那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喜悦感。
  
  二、要让学生自主选择晨读内容
  
  对于课文上有限的几篇文章,学生可能早已读得滚瓜烂熟,如果天天读这些东西,就读不出情趣,读不出味道来,最终就会慢慢地丧失兴趣。另外,还会导致学生的阅读量长期被固定在这样一个范围内,这对他们知识的积累、语感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晨读的朗读材料应广泛一些,以使学生增加阅读量和知识积累,并提升兴趣。如可以安排学生读一定量的课外寓言、故事、名著及古诗词等,也可以选择他们的优秀习作、随笔以及他们喜欢的篇目。要充分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多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开阔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智慧,从而增加阅历和见识。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新奇感,又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于新鲜的事物与知识,学生总是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这样,在读的时候,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读得十分用心了。
  
  三、要让学生自由选择晨读方式
  
  要充分发挥不同朗读形式的作用,追求创新。有声有色地朗读可以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感情。在以前的晨读中,都是让学生齐读,让自读或朗读能力较强的同学一句一句地带读。这些传统的朗读方式已不能够彻底地表达、渲泄学生读书的情感。特别是齐读和带读,既不利于体现各种不同读物、文章的不同阅读效果,也不利于学生个体独特体验感受的抒发和表达。这些固定的形式约束了学生朗读的自由,增加了学生不求甚解、不刻意追求主观、独特经验感受的惰性,并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不用说激起学生晨读的兴趣了。朗读形式本身就千变万化,如齐读、领读、对读、评读、范读、轮读、抢读、比赛读、吟诵读、体验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应该向学生提倡和推荐更多的朗读形式,以供他们自由选择,总之,每一种读法都有一定的阅读效果。例如,分组读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的意识;分角色读可以增加读课文的趣味性;边表演边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意识;比赛读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无论学生以哪种形式参与活动,都会直接轻松地获得经验与技能,且记忆深刻,甚至受益终身。
  为了让孩子们能读得快乐,读得尽兴,甚至可以打破以往只能在自己座位上读书的习惯,让孩子们站着、坐着或趴着,还可以走下座位和要好的伙伴一起朗读。这样,当孩子们有了自己喜爱的内容和形式后,就一定会读得其乐融融。
  
  四、教师要做好正确的规范和引导
  
  不论怎么读、怎样读、读什么,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才是我们最关注的。因此,教师要做好正确的规范和引导,不但要成为一个指导者,还要成为一名参与者和协调者。晨读的目的是通过读书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要读好书,好读书,就要用心地去读、去体会、去感悟,而不能让学生读得太过自由、散漫,否则就会像一盘散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在读书结束后,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检测或同学间相互检测,看看是否已达到了各自预期的学习效果。如在晨读课结束前五分钟,就可以要求学生谈一谈今天读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比如说,当孩子们读了一则寓言故事,就可以让他们讲讲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读了一篇童话故事,也可以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这就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教育,并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总之,我们要更新观念,勇于创新,让学生根据自我发展的需求决定晨读的内容及形式,而教师则要做好正确的规范和指导,不能耽于安逸,流于形式,以使晨读真正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丁步洲.例说小学语文教学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志成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