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中国海上安全面临三大挑战|党面临的三大挑战
 

中国海上安全面临三大挑战|党面临的三大挑战

发布时间:2019-02-10 03:51:06 影响了:

      2004年夏天,西太平洋波澜迭起:美俄日等大国海上军演此起彼伏,中日东海专属经济区争端升温,台湾岛内“**”军购叫嚣高涨,东亚海上地缘安全形势出现新的变数,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增大。
  
  东亚战略环境变化的五个动向
  
   动向之一:美国加快东亚防务布局调整,企图强化对西太平洋的垄断性控制。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欧亚大陆两端的兵力部署呈现出“西缩东进”之势,一方面裁撤在西欧的基地驻军,另一方面在西太平洋第二岛链核心之地关岛大规模加强军事基地建设,增驻重兵,同时又持续强化美日军事合作,这表明冷战时期美全球安全战略中长期存在的欧亚之争正接近尾声,美国地缘安全战略的重点正加快向东亚大陆边缘地带转移。
   动向之二:日本正式参加东亚海洋地缘政治角逐,军事影响“外溢”速度加快。近年来,日本有关东亚地缘战略的讨论趋于活跃,其主要表现是,在理论上提出“海洋日本论”,主张日本要克服岛国自我封闭的“根性”,增强海洋国家应具有的“开放性”、“进取性”。在政策上,开始积极参与东亚地缘政治关系,尤其是海上地缘竞争。日本相继通过的十几部防卫立法中,大部分都有规范自卫队海外军事行动的条文;在军事力量建设上,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成为日军发展的重点,其兵力运用范围已随着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而扩展到波斯湾海域。日本已决定改变在冷战时期的谨慎姿态,成为西太平洋地缘政治博奕的积极参与者,并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这一转变将是影响该地区地缘安全稳定的最大变数。
  
   动向之三:俄、印等陆地邻国对华趋于友好,对我地缘政治压力减少但海缘竞争压力有增大趋势。俄罗斯、印度作为中国的第一、第二大陆上邻国,其地缘战略一直是影响中国陆上地缘安全的主要因素,冷战时期,两国都曾一度成为中国“陆患”的源头,迫使中国有限的国防资源向“陆防”倾斜,“海防”发展长期受到限制。冷战结束后,俄国力虚弱,地缘战略呈现出内向性。中俄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地缘政治取向不存在大的冲突,相反却存在很大合作空间。然而,近年来俄海军在远东的活动开始增加。今年6月,俄在远东举行了代号为“机动2004”的大规模陆海空联合演习,标志着其在东亚的地缘竞争意识“复苏”。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度鼓吹“中国威胁论”,但鉴于难以摆脱中印巴地缘三角的钳制,转而调整战略思路,改善和发展对华、对巴关系。但是,近年来其海军发展较快,并已经尝试向南中国海拓展活动范围。
   动向之四:东亚地缘经济关系深入发展,多边安全合作成为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背景下,在区内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海洋作为各国经济资源流动的主要通道,其安全的公共性逐渐突显。近年来,西太平洋海上安全领域出现“三多”:各国围绕新安全观发表的声明多,非对抗性海上联合演习多,多边安全对话多。这表明,开展海上安全合作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应该看到,在西太洋,有关国家和国家集团虽然出发点和主张多有不同,但对加强海上国际合作对话普遍持积极态度。东亚地区虽然矛盾复杂,争端较多,但发展海上安全合作已成大势。
  
   动向之五:中国国家利益分布重点持续向海上转移,对海洋地缘关系的倚重加深。首先,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经济地理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重心已逐渐由内陆转移至沿海地区,沿海地区GDP已接近全国总量的60%,且在不断上升。维护沿海安全已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经济、人口增加同资源、空间有限性的矛盾越发突出,除了中西部开发之外,向海洋“进军”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其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发展模式的转换使中国对海上交通安全的敏感性大大增加;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0%,而其中绝大部分贸易依赖海上运输。对外海上航线将日益成为国家利用海外资源市场的“生命线”。再次,当前我国地缘经济利益分布日益集中于环太平洋地区。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60%以上集中在这一地区,和地区内国家的地缘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处理和东亚地缘政治、经济行为的关系,已事关对外开放的大局。
  
  中国海上安全面临三大挑战
  
   挑战之一:美国军事遏制中国的力度加大,“**”危害日剧。冷战后美国在军事上防范遏制中国,利用“**”势力阻挠两岸统一,延缓、破坏中国的崛起,早已是司马昭之心。但近年来美海空军在西太平洋部署调整之快,军事演习力度之强,对台军售规模之大,为20多年来所未有。美国的上述战略动作势必会强化“**”势力“以武拒统”的决心,两岸军事冲突的危险性在增长,台湾问题已经成为美对中国实施地缘压制的主要杠杆,能否顺利解决将关系到中国海洋地缘政治斗争的全局,关系到海上安全的大局,对这一挑战缺乏清醒认识,将使中国的海上安全处于险困境地。
  
   挑战之二:日本地缘扩张意识复苏,美日合霸态势对中国海上安全的压力增大。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海空军实力尤其是远洋作战能力,并打着强化美日防卫合作的旗号“借船出海”,其海军正成为该地区地缘政治斗争有力的参与者。同时,日本正日益把中国视为地缘竞争对手,不断增强日美防务合作,在台湾问题上暗藏玄机,在东海专属经济区和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日美在军事遏制中国方面互动配合日益频繁,明显折射出两国联手控制西太平洋,围堵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企图。美日在西太平洋的这种合霸趋势不由使人联想起20世纪初的远东安全形势。当时的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吞并台湾后,依赖和“海上霸主”英国的结盟,战沙俄、吞朝鲜、扩大侵华。虽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前车之鉴却足以令人警醒。
   挑战之三:个别国家企图操纵东亚安全事务,把地区安全合作引向歧途。近年来,日本打着“反海盗”旗号拉拢一些国家在南中国海搞联合海上演习,美国不仅暗地插手南海争端,甚至以反恐为名图谋驻军马六甲海峡,美日两国学术界和媒体还经常鼓吹以日美安保体制为基础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架构,美官方甚至一度提出在亚太地区组建“小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历史都表明,国际安全合作机制一旦被强权所左右控制,不仅无益于地区和平,反而有可能成为大国恃强凌弱的工具。因此,如何保证东亚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的健康发展,使其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地区稳定和国家安全,已成为中国安全战略的重大课题。
  (周日忠荐自《新闻信息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