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杂交水稻我们有吃过吗? 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明优9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我们有吃过吗? 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明优9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9-02-14 04:32:23 影响了:

  摘要杂交水稻明优98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中上,抗病较好。在其栽培上,应重点掌握以下技术:浸种催芽、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杂交水稻;明优9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明优98是安徽省合肥市新隆水稻研究所用M98A与恢复系丰恢9800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晚季我市引进该品种作为晚稻栽培。该组合大田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中上,抗病较好,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感细条病。该品种耐肥性较强,特别适合我市茭白地和水仙花地等肥力足的田块种植。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产量表现
  
  2005年晚季在福建省龙海市东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榜山镇茭白地示范点进行生产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434.5 kg/hm2,比当地主栽品种特优63增产441kg/hm2,增产5.2%(极显著);2006年继续在原试验点进行品种试验,平均产量8 346kg/hm2,比当地主栽品种特优63增产339kg/hm2,增产4.1%(极显著)。
  
  2特征特性
  
  2.1生育期
  明优98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闽南地区栽培,早季2月中旬播种,全生育期150d左右;晚季7月中旬播种,全生育期125d左右,全生育期跟特优63相接近。熟期适中,适合我市茭白地和水仙花地等肥力足的田块种植。
  2.2农艺性状
  明优98株叶形态好,叶片厚且直,剑叶直立,叶色深绿,株高110cm左右,株形适中,长势繁茂,整齐度一般,熟期转色中等,主茎叶15~16片,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有效穗250万穗/hm2左右,穗长26cm,着粒较密,每穗总粒数19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8g左右。
  2.3米质优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整精米率60.5%,长宽比2.5,垩白率93.5%,垩白度21.6%,胶稠度48mm,直链淀粉含量20.9%。食味口感较好。
  2.4抗性
  在我市连续2a种植试验表明,该品种大田表现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感细条病。这2a我市均遭遇到强台风袭击,该品种大田表现抗倒性较强,没有发生倒伏现象。
  
  3栽培技术
  
  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应掌握以培育壮秧为基础,前期早管促早发、争多穗,中期稳长促壮秆、攻大穗,后期勤管防早衰、增粒重。
  3.1浸种催芽
  将种子用清水浸种12h,期间换水2次,捞起后用300~500倍强氯精药液浸种消毒12h,以杀灭病菌。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用通透性好的网袋装种置于常温条件下催芽,每隔3~4h用温水(36~40℃)淋种2~3次,至中心产生热量时停止浇温水,2~3d芽露白后即可播种。
  3.2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在闽南地区早季2月中旬初播种,采用薄膜育秧,秧田播种量150~180kg/hm2,大田用种量15~20kg/hm2,秧龄55d左右;晚季7月中旬播种, 秧龄18d左右。秧田应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水中等的田块。秧田基肥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150kg/hm2。秧田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在秧苗二叶期施断奶肥,四叶包心期施壮秧肥,拔秧前3~5d施好送稼肥;同时要强化秧田病虫害防治,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45kg/hm2或3%米乐尔颗粒剂15~20kg/hm2,防治稻瘿蚊、稻蓟马等害虫。
  3.3适当早插,合理密植
  及时移栽,促进低节位分蘖,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明优98分蘖力强,穗粒结构合理,一般大田插秧规格20cm×20cm,丛插2粒谷,插足基本苗100~120万/hm2,以保证合理密植,保证高产群体基础。
  3.4科学肥水管理
  根据该品种特性、高产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性能,推行优化配方施肥,实行“攻头、控中、补尾”的施肥技术,以达到个体健壮、群体协调的目标。大田施纯氮180 kg/hm2、磷90kg/hm2、钾75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50∶0.42。施足基肥,基肥施用量占大田总施肥量的50%~60%;早施分蘖肥,采用速效肥,以利分蘖早生快发,一般在插后5~7d追肥,施用量占大田总施肥量的25%~30%;穗粒肥的施用占总施肥量的5%~10%,以速效氮肥,配以适量钾肥;中后期结合防治病虫害,选用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上前期浅水促蘖,以湿为主;中期干湿灌溉,以多露轻晒为主,够苗适时烤田;后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为防止孕穗、齐穗期缺水,不要过早断水,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5防治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
  在病虫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该组合叶色较绿,根据当地的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特别应加强二化螟、稻飞虱、叶蝉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现在水稻害虫抗药性增强,一般经常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配方单一或剂量不重都难奏效,应推广使用针对性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稻飞虱、叶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配20%速灭威乳油或吡虫灵加2.5%高效氯氰菊酯;防治二化螟、三化螟(钻心虫)用20%杀虫双配20%三唑磷乳油或50%杀螟硫磷;防治稻纵卷叶螟用25%丙・辛乳油配2.5%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螟虫盛孵高峰期、一至二龄幼期喷药,用药液量不得少于650 kg/hm2, 把病虫控制和消灭在始发期。台风暴雨过后,及时用叶双青和施稻灵防治白叶枯病、细条病等病害。一般在孕穗、始穗期选用三环唑防治稻瘟病,选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在分蘖期和水稻后期,要及时组织灭鼠,以确保丰产丰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