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怀化桃花坞小区中心绿地的地形塑造_怀化地形
 

怀化桃花坞小区中心绿地的地形塑造_怀化地形

发布时间:2019-02-24 03:52:32 影响了:

  摘要:居住小区外部休闲环境设计中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地形塑造。在明确地形塑造的作用与具体形式后,以怀化桃花坞小区中心绿地的地形塑造为例,从中心绿地总体布局、景观层次的架设及交往空间的构筑进行剖析,以营造小区诱人的景观效果和宜人的休闲空间,为园林绿地的地形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居住小区;休闲绿地;地形塑造;桃花坞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9-1829-04
  
  Terrain Shaping of Central Green Space in Taohuawu Residential Area in Huaihua
  
  CHEN Yan,HU Xi-jun
  (School of Environment Art and Design, Century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China)
  
  Abstract: Terrain shaping is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 factors to affect the external leisure environmental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 In order to build attractive landscape and pleasant leisure space, the case of central green space terrain shaping in Taohuawu residential area was taken to perform the analysis on the general layout, construct landscape levels and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green space terrai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 leisure green space; terrain shaping; Taohuawu
  城市居住区是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1],是市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人大约2/3的时间花费在居住区中[2]。能否具有层次丰富的景观来吸引人游赏,建立宜人舒适的空间留住人活动,是居住区环境设计成败的关键。
  与其他大型园林不同的是,居住区内地形尺度相对小得多,地形的高差、形态变化也没有那么大[3],但地形是居住区的骨架,其他影响居住区环境的园林要素都将因地形变化而产生极大的改变。因此,必须把地形设计放在居住区设计的重要位置,恰当处理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努力创造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景观休闲环境。
  1地形塑造的作用与形式
  1.1地形塑造的作用
  1.1.1形成景观中心园林景观讲究主次分明,常常利用地形塑造来突出主景,烘托景观效果。以水体为主景的景观常常被设置成凹地景观,形成俯瞰的效果,从而产生汇聚视线的功能;以建筑为主体的景观则惯用地形抬高的手法,使主景突显在其他景观之上,统摄人们的各个视线层次;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架设在坡地上,提供更多的空间给植物及其群落,使其更丰富集中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1.1.2形成不同空间感相对于建筑及墙体这种人工形式对空间的限定,用地形塑造的空间更加自然柔和。依据地形现状及功能需求的不同来构筑山体水池[4],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与外形轮廓界定不同的空间,这样既实现了空间的分隔围合,又能增添自然的感觉。
  1.1.3丰富游览体验景观营造时,经常把景观游览路线设计与地形塑造联系起来综合考虑。通过地形连续变化、空间的开合收放、轻重俯仰与其他有关地形的对比变化,使游览景观富于节奏变化。如平坦的地形能产生稳定和开阔的感觉,起伏的地形能产生行进感与方向感。
  1.1.4组织排水对于园林这种室外景观,一片平地无疑将不利于场地排水,容易造成积水和影响植物、园路等其他园林要素。按照客观科学进行竖向设计,塑造地形,使园林用地形成适于自然排水的坡面,利用坡底的沟渠排至园林水景,一方面节省排水费用,另一方面能形成更丰富的水体景观。
  1.2地形塑造的形式
  地形的塑造形式有多种,常用的有平坦地形、微地形、山体、水体、台阶和铺装台地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地形利用其独特之处,通过对具体区域进行围合与开敞,突出与遮挡景观、过渡相邻空间,引导与暗示游人活动,从而为“引人”的景观环境与“聚人”的休闲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
  1.2.1平坦地形平坦地形是指坡度在10%以内的缓坡地。这类地形视野开阔,空间开敞,易形成大范围连续的视觉景观。此地形给人以稳定和均衡的感觉,适合人流疏散与大量人群的休闲活动。
  1.2.2微地形抬升或下沉微地形指起伏最小的地形,包含种植草地和沙丘上的小起伏,它是园林用地中比重最大的地形,但却是最丰富和最广泛的形式。起伏的微地形可以分为凸地形和凹地形。凸地形环境比周围地形高,视线通畅且具有视觉延伸性[5],其空间发散程度较高。由于其具有一定动态感与行进感,比较适合塑造在游览路线中,而高度关系又使其本身具有支配性与焦点的特性,适合具有吸引力的标志性景观设置于其上,凸显重要性。凹地形环境比周围地形低,视线较之封闭,空间积聚性较强。此类地形属于内向型,良好的视线汇聚力使其适合作为休憩观赏点,其不受外界干扰的特性适合于私密空间。
  1.2.3山体作为园林重要要素之一的山体,对空间的限定最为明显,它能最有效地进行空间围合和边界限定。由于人的视线往往沿着最小阻力的方向通往开敞空间[6],导向性成为山体对视线的最直接的影响。同时,山体景观能极大丰富观赏与游览体验。
  1.2.4水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水体有着其他地形所没有的特性。水体景观可动可静,其形态随着地形与驳岸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兼具运动性和安定性,丰富和活泼了室外环境;水面的特点使水体能倒映园林环境,增加景观美感与空间范围;水体的存在增进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可能性,对所在环境小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改善人居及休闲环境。
  1.2.5台阶作为人性化的地形表现,台阶能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间进行衔接。台阶的作用取决于级数及宽度,级数少的台阶能指示空间的过渡,多级台阶能限定空间;较窄的台阶诱导人们行进,较宽的台阶则暗示人们停留的可能[7]。台阶不仅利于行走,也可以方便人们坐着欣赏景物。
  1.2.6铺装台地这种人工地形的塑造丰富了地形景观,通过不同高低的台地交叠,化解了铺装给人的生硬感觉,产生趣味感;通过不同尺度的台地划分,界定多个半私密小空间,极大地利用了空间;通过与微地形配合,满足植物生态习性与排水的需要。
  2桃花坞小区中心绿地地形塑造
  2.1桃花坞小区概况
  桃花坞花园小区位于怀化市中方县城区中心,规划总面积126 025.0 m2,第一期工程规划面积
  65 482.6 m2,其中,中心绿地面积达7 437.0 m2,地形现状北高南低,主入口和次入口分别位于小区的西侧和东侧,靠近中心绿地的北面和西面分别是别墅区与多层住宅(图1)。其地形设计利用现状地形,合理利用其他景观设计各因素,营造出景观层次丰富,功能齐全的集休闲康健为一体的特色居住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地形的总体布局
  对周边环境及设计范围的限定条件、主要交通走向、观景点、游览路线等因素的把握是景观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而地形设计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考虑到居住区主入口和次入口分别靠近中心绿地的西南角和东北角,设置这两处地形为平坦的广场,与入口区域衔接,起到缓冲交通带与休闲区的作用。为很好实现休闲活动的功能,同时满足北面别墅区观景的需要,中心绿地结合内部复杂且高差大的现状地形,进一步利用起伏的微地形、山体、水体等丰富地形元素对场地空间进行划分限定,形成风格各异、功能多样的开敞、半开敞与郁闭空间境域,增加了景观层次,使园林布局更加完善。明确的游览节奏是休闲空间设计的灵魂,通过对中心绿地的开敞空间与围合空间的交叉串联,使各个空间之间的组合体现节奏感;而以广场为代表的人工景观与中心自然景观在地形的高差与外轮廓上自然协调地过渡,使得中心绿地最长景观轴呈现动静分明的景观节奏。原有地形现状为西南低东北高,设计主要水体景观在场地最低处,将中心绿地各区的排水合理地导向主要水景,既解决了排水问题,又体现了低碳节约型园林的宗旨(图2)。
  
  2.3地形的景观设计
  景观是园林“引人”的直接原因,不论是静态观赏还是动态游览都应满足主次分明、自然和谐及丰富体验的要求。通过场地内合理的地形高低变化,可以产生多样、趣味的景观感受和丰富的景观空间。同时,在地形塑造中应考虑到人们对场地景观有良好的视线和视距,产生舒适的观景视角,从而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
  2.3.1中心景观的突出中心景观是场地内最重要的景观,一般运用突出场地感的地形塑造手法来强化其视觉效果。西南角的喷泉广场利用地势条件,顺应原有坡度,将极具观赏性的喷泉景观放置在地势最低的角上,即地势的中心。同时,将场地地形底面轮廓与涌泉水体设计成弧形,更强化了位于弧形中心的喷泉水景的重要性。景观长廊距涌泉和喷泉分别为11.0 m和19.0 m,将该地势抬升至1.5 m高,这样,对于站在长廊的人,视线高度在3.0 m,俯视角度在水平线以下至30°之间,是最舒适的视域范围(图3)。疗养区土模块的古亭是一个特色景观,为了突显它,将该亭所在的微地形抬升,在高度上突出其统治性,让各处朝古亭投来的视线通畅,利于焦点的汇聚。
  
  2.3.2自然景观的利用大自然最让人放松和亲近,在地形塑造中加入自然元素,往往能完善景观的架构与利用。中心疗养区加入自然水体以形成平静的湖面,为绿地增添安逸的小环境,湖面景观与南面的古亭景观又能形成高低相望的对景(图4),并且从水体中心朝景观亭的方向看,更远处的假山景观也被“借”进来作为背景,从而丰富了景观画面。由于风水的需要,将山体设置于东南面,为丰富游览路线和观景视角,将山体塑造成高度沿两边界下降的条形山脉。条形的山体能完全围合东南面,充当人们休闲时的背景,且提供了人们在游憩时俯瞰中心绿地全景的体验。
  
  2.3.3障景的需要不管是设计小面积园林还是规划大面积景观,障景总被频繁使用,因为一览无余的景观是平淡的、乏味的。弧形的景观长廊是喷泉广场到绿地中心的过渡带,一面是汇聚主景喷泉的向心性景观,另一面为了避免疗养区景观的提前展现,在绿地上堆起了小土丘,种植乔灌木进一步遮挡,土丘上设计精致的观赏植物造景,舒缓人们的兴奋。疗养区中间的土模块的微地形障景设置在其他4个模块的方向,只留一条视线贯穿的小道连接两面的道路,分隔了各组团景观,也连通了各区,起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2.4地形的空间设计
  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园林“聚人”的内在原因,人性化的空间应该是根据各功能区的性质和作用,根据交往空间的尺度原则,通过有意识的地形起伏变化,加强空间围合性以满足人们对私密性的需求,强化空间凝聚力增进人们的交流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对尺度合适地控制才能产生舒适的交往空间,进而达到良好的休闲效果。
  2.4.1公共空间开敞的公共空间并不代表完全平坦的地形,应加入多样的、趣味的地形塑造。场地周围适度的地形围合,能减少外界的干扰,让空间更具有人情味。公共空间强调交往性,交往活动可以互相强化,一类活动会促使成倍的其他类型活动的发生[8]。因此,地形设计不是简单的分区塑造,而要求设计出满足功能复合的空间,多样化交往活动的场所。
  凯文・林奇建议开阔场地的亲切尺寸在12 m左右,宜人尺寸在24 m之内比较合适。中心绿地的儿童活动区纵向最长距离为40.0 m,为了营造亲切活泼的氛围,在场地纵向分别设计凸起的小土丘与凹陷的沙池,建立起两种不同类型的亚空间(图5)。以沙池这一积极空间为主的区域,尺度为13.0 m,亲切并适宜汇聚孩子们玩耍,以土丘为主的消极空间,架设跷跷板、秋千等游乐设施于其上,同样在宜人的24 m尺度范围内,增添空间趣味性。土丘的位置在场地靠外侧,起到一定遮挡和围合空间的作用。
  
  喷泉广场台阶宽度设计比较大,为的是让人停留和休息,这也更促进了广场上更多文娱活动的进行。树阵广场和健身广场为达到强调空间性和“聚人”的目的,将地形设计成向内倾斜的平坦地形,引导人们进入广场,在产生空间向心力的同时方便老人和年轻人进行各种活动(图6)。
  2.4.2私密空间除了地形围合的创造,私密空间的尺度直接影响处在其中的人们的感受,空间大小的合适与否,空间层次的丰富与否都会决定场地使用者的情感以及场地利用率高低。在这种情况下,以地形变化划分空间对创造宜人的私密空间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火属性形成的气场对人的心理有很大的益处,对于性急浮躁和心脏不好的人,充分的休养和平和的环境能给予一定的缓和作用。火模块内纵向两处凸起的微地形之间营造半私密空间,缓和的斜坡上适宜地布置灌木地被组合,形成一定对景,使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安定地观赏微地形上的植物造景,放松心情,舒缓情绪(图7)。
  
  即便是在公共场所,人们对私密性的需要仍是设计的重点。一般经验认为,正常的心理安全距离为3.0 m,谈话距离大于0.7 m。在中心疗养区的金模块,设置不同高低相互交错的圆形平台,各平台尺度均在3 m以上,以不同高差与适宜的尺寸区分各个亚空间,使人们的个人心理得到满足(图8)。开敞场地也能实现私密性空间的营造,喷泉广场与中心疗养区的过渡微地形,通过内收的坡度线形成了一处尺度适宜的场地,与游道完全隔开,可供人们休憩与观景。
  3结语
  怀化桃花坞居住小区中心绿地的地形塑造力求自然协调,同时融入现代造景手法,以场地周边交通环境与设计范围的限定条件为依据,以丰富的地形塑造形式,将其建成集“引人”景观、“聚人”空间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绿地。在居住区生活与游赏体系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中心绿地具有独特鲜明的住区形象,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2002.
  [2] 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8-23.
  [3] 周辉.居住区园林环境地形设计初探[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 管宁生.论造园中的地形改造[J].西部林业科学,2005(12):36-40.
  [5] 徐飞.景观地形设计的系统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6] 陈益峰.现代园林地形塑造与空间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7] 洪泉,唐慧超.巴塞罗那公共空间的地形设计[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116-118.
  [8] JOHN D P. Environment & Behavior――planning and everyday urban life[M].New Jersey: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197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