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改进“三农”报道思考] 暖新闻与三农报道
 

[改进“三农”报道思考] 暖新闻与三农报道

发布时间:2019-04-02 05:38:33 影响了: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七个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好坏,事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快慢和改革开放的成败。作为主流媒体的电台,在农村有着最为广泛的受众,做好“三农”报道意义尤为重要。然而,纵观各级各地电台,“三农”方面的报道却显得十分缺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需要。各级各地电台应该高度重视,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尽快予以改进和加强。
  转变观念是前提
  在向市场化、产业化转移过程中,由于受成本、利益驱动,相当数量媒体所办节目中出现了“重城市、热都市”,“轻农村、冷农民”的现象。“三农”节目不仅数量少、质量低,而且实用性不够,针对性不强。
  不仅媒体对“三农”报道不重视,就是一些编辑记者对“三农”报道也有一些偏见,认为“三农”报道不像其他报道,整天在领导身边转、在机关跑,成绩容易被看见,各种材料好搜集,采访时常常是车接车送,既出成绩又风光。而做“三农“报道整天在乡下跑,吃住行条件相对差,和农民交朋友怎比得上和机关干部交朋友。因此,对做“三农”报道不情愿,有时做起来报道也只是应付。对农村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气象的报道轻描淡写,或单一地把话筒、镜头对准农民企业家、致富带头人就认为完成了“三农”报道。
  作为媒体和媒体工作人员这种对“三农”报道的偏见无疑会贻害我们的事业,不仅令我们最忠实的听众——农民朋友失望,也会有负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期望。各级电台所发布的消息(新闻),据权威部门统计80%左右的听众是农民。可以说农民朋友是我们电台最忠实的朋友、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加强对“三农”问题的报道理应引起各级各地电台的重视。固然,“三农”题材的报道不如其他方面收益大,但对于媒体来说,为了当前利益而抛弃我们的听众,必将会损害我们事业的根基,甚至会断送我们的未来。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电台工作者应当坚决摒弃各种偏见,切实树立为百姓说话、为农民服务的观念。服务好“三农”,不仅是摆在我们电台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新课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在当前全国新闻系统正在开展的“走、转、改”的形式下,编辑记者一定要积极投入到农村改革的时代洪流中去,心怀“三农”转观念、心系百姓走基层。针对老百姓关注的如“空心村”、“留守儿童”、对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期盼、农村在土地流转中一些探索性的做法等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切实把“三农”报道做深、做实、做活。
  转变作风是根本
  群众中间蕴含大量新鲜生动的新闻事件和典型人物。要写出“三农”方面的好报道就必须切实转变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扑下身子下基层,真真切切“接地气”。只有把群众放心上、把群众当亲人,走近农村,走到老百姓中间去,和他们交心、交流、交朋友,才能挖掘出高质量的素材,写出富于生活气息、令百姓“买账”的作品来。
  编辑记者下基层要有吃苦在前的精神。在农村采访,能骑自行车就不坐小轿车,能单独行动和群众接触的就不要前呼后拥叫干部陪同。现在,我们的记者到农村采访,有的坐着小车到乡、镇转一圈,甚至拿着通讯员的材料编一编,美其名曰下基层了。其实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下楼人”,显然一副“新闻官”的架势,这种作风又怎能写出好稿子?当前在全国新闻系统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的就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扑下身子,走向基层一线,舍弃远离群众的浮漂作风。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参加撰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都是写的农民。前一篇写的是山西省闻喜县植棉模范吴吉昌,后一篇写的河南宁陵县植树老人潘从正。为了写好报道,穆青同志不止一次深入到乡村,不仅和主人公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成了莫逆之交。当时的农村生活条件和工作相当艰苦,农村不通汽车,采访靠两条腿,吃旱井水,洗澡根本谈不上,农村农民文化水平低,统计数字不全不准,可利用的现成材料少,素材要自己一点点去收集。如果没有这种勇于深入一线“接地气”的作风,不把农民群众装在心里和他们交心交友,穆青很难写出乡土气息浓郁、生动活泼的稿子来。
  2008年,笔者采访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成因、出路,制作了长达15分钟专题评论《请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节目在本地播出后,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为了做好此次报道,我连续多日深入偏远乡村和留守儿童交朋友,谈知心话,挖掘出了很多感人的素材。笔者体会到,作为一名编辑,只有“身”和 “心”都沉下去,和群众真正打成一片,与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抓到“活鱼”,打造出精品。
  转变文风是关键
  李长春同志在全国新闻系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要求我们,“要切实改进文风,多反映贴近群众情感的事例,多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改进文风是真正为人民负责的一种表现,也只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文风,才能更好地为听众接受。“三农”报道是针对农村农民的报道,更应如此。只有运用朴实语言,写出朴实无华的报道来,才能抓住听众,感动群众。在工作中一定要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的风格中走出来,学会使用人民群众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具有生活气息的“俗话”,用群众话说群众事。
  “三农”报道要力求平实,不哗众取宠,让人一看就懂、一说就清、一听就明。如果长篇大论,空洞无物,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应群众关切,这样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三农”报道求真务实的文风远比舞文弄墨的花哨文字来得重要和实用。
  转变学风是基础
  对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来讲,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农村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入研究农业,学习农业经济理论,特别是向农民朋友学习非常重要。一句话,一定要学来“真经”,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三农”报道工作的需求。当下不少记者的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农业经济理论不深,一些80后记者更是缺乏农村生活经历。要更好地报道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要学透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农业经济理论知识。采访什么问题,报道什么人物,要站在时代高度,从全局着眼,把握报道重点。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工作是“三农”工作报道重点,涉及面广,要破解土地供应难题、资金投入难题、产业培育难题、土地流转难题等。编辑、记者如果缺乏农业经济理论的功底,又吃不透政策,很难想象能做出有分量的报道。
  2.要了解农村发展的历史、拜农民为师。我国 “三农”工作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大变动中,从搞土改、人民公社,到农业学大寨、包产到户,再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这是农村历史发展的几个过程。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不能深刻理解现在。这些都需要我们记者深入地学习研究,这也是了解党的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做 “三农”报道光看书本还不行,要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拜农民为师。善于和老、中、青三代农民交朋友,请他们谈村史,讲户史,讲切身体会。在交往中去体味他们的甘苦,发现挖掘典型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好作品来。
  总之,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在“三农”报道方面要高度重视,积极站位、主动担责。媒体记者更要增强使命感,按照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写出更多为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好报道来。
  (河南驻马店人民广播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