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舆论监督平衡谈】时谈如何使服务业的需求趋向平衡
 

【舆论监督平衡谈】时谈如何使服务业的需求趋向平衡

发布时间:2019-04-02 05:42:24 影响了:

  新闻媒体上呈现的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一旦提到舆论监督,受众首先想到的就是新闻媒体的批评。由于媒体的传播特点,使之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旦一些不光彩的行为被媒体披露出来,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广泛传播,给被批评的个人和集体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将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无端的损害。所以,媒体一定要在舆论监督中保持平衡,保持报道的客观真实。如今,在舆论监督报道中,“平衡报道”被越来越多的提及。笔者认为,所谓平衡,不仅包括监督与被监督的平衡,还包括内容的平衡和感情色彩的平衡。
  一、舆论监督的几种平衡
  1.监督与被监督的平衡
  在西方,媒体被称为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外的“第四种权力”。在中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手段。
  新闻媒体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社会公民的知情权,进行真实的报道或真相的揭露,这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培养和发展社会公德与诚信,帮助政府了解情况,消除隐患,解决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2011年2月27日,楚天时报刊发消息《中商平价延安路店“低价高收”》,看似一件小事,却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共鸣,也引发了社会对超市这种欺骗消费者行径的谴责,敦促相关超市进行改正,无形中也给其他有此行为未被发现的超市一记警钟。随后,时报继续追踪报道,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该超市发表声明:将启动“商品流转安全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商品的价格保障、品质保障及服务保障。这对保障消费者权益、净化社会经济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舆论的监督毕竟是舆论上的影响力,媒体不能滥用这种影响力进行道德制裁,它不仅监督社会,还应该被监督,不然,权力失去制衡,将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新闻媒体在进行报道时,要遵守职业道德,在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不该妨碍到他人的言论自由权利。作为记者,虽有“无冕之王”的美誉,也该受到相应的制约。楚天时报2010年底才入驻黄石,在黄石的时间不长,也充分意识到适当的监督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为此,时报在报纸上刊登了“有错必改”的栏目,欢迎广大市民和各界朋友的监督,对一些错误还刊登“致歉声明”,做一个有担当敢认错的媒体。
  2.内容的平衡
  新闻报道有利于疏导社会情绪、平衡受众心理,是社会的“解压阀”,也是受众的“宣泄口”。一旦媒体报道的内容失衡,将更加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的滋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内容平衡要求对报道中所涉及的诸多方面的事实信息作较为完备的陈列。因为社会生活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不同人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新闻媒体也不能妄下结论。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是先入为主地将自己的价值判断结果灌输给受众,而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受众独立思考,培养受众冷静、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受众自己得出对事物的判断,这不仅提高了受众的社会认知水平,而且有利于疏导受众情绪,不至于造成爆发式的宣泄,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011年6月,楚天时报记者冯毅成接到线索,称黄石磁湖北岸数十户拆迁户,在原地还建过程中,遭遇“一房两嫁”,这些拆迁户十分不满,通过多种渠道都没将问题解决。经过记者的多方调查取证,不仅有居民的说法,还有建设方、市政府的说法,保持了平衡。该稿于6月28日见报(《黄石数十套还建房“一房二嫁”》),督促了事情的解决,为此,市委副秘书长与户主代表召开协调会,承诺将在一周内给出答复。
  由此可见,确保新闻真实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各种矛盾的观点都清楚地陈列出来,特别要为受到批评的一方提供发表意见和辩解的机会。否则,如果被批评一方的意见得不到媒体的传播,受众听到和看到的就只是一面之辞,真实的情况可能会永远被压制,受众也无法了解到真相。
  3.感情色彩的平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受众所看到的世界不过是传媒所呈现的世界。内容平衡容易做到,但是感情色彩平衡不易做到。有时候,媒体可以通过各种客观事实的排列组合,表达出和真相完全相反的观点。舆论监督不等于舆论审判,更不等于舆论制裁,媒体应客观地陈述事实,这就要求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给不同观点的双方或多方以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机会,避免对一方当事人产生片面的舆论支持或舆论谴责。每个记者的个人素养不同,也会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与事实不一致的结论,因此,记者一定要避免在报道中加入主观情绪和意见。这样,可以让大众更为理性的分析、看待问题,有助于矛盾的化解。
  比如楚天时报在2011年5月17日刊登的《大冶真爱妇科医院打着“全国妇联”的幌子忽悠市民》的报道,虽然是批评报道,但是全文并不是就批评而批评,而是记者接到读者的爆料后,进行了实地探访和体验,而且,文中不仅有大冶真爱妇科医院的说法,也有全国妇联的说法,注意了报道的平衡。在感情色彩上,以客观的描写和叙述居多,不随意掺杂进记者的感情。其后的跟踪报道,更是多方采访,涉及黄石妇联、黄石工商和黄石卫生局,不仅有局部的平衡,还有全局的平衡。
  同样,楚天时报另外一篇报道,也体现了感情色彩的平衡。2011年3月22日的报道《是谁挖了这棵300年古香樟》,便是楚天时报记者在一次聊天中偶然听说,位于白马路的烟草综合楼施工现场内,一颗树龄300余年的香樟树被连根挖倒,基本不可能存活下去了。而且,相关施工单位并没有就古树移植做过申报。300年古香樟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挖去,实在可惜,但是,记者没有过多地沉湎于这种情绪中,整个报道十分客观,对挖倒后的古香樟也未过多渲染描写,只写了这样一句:“这棵古香樟的侧根、主根已遭到破坏。深坑中留下了挖掘机深度挖掘的痕迹,倒在一旁的古树已被修剪得只剩光秃秃的主干和几条粗壮的枝干。”
  二、“平衡”在舆论监督报道中的必要性
  “平衡”在舆论监督报道中很有必要,因为平衡报道有利于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为了体现新闻的客观,进而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平衡报道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1年5月23日,楚天时报推出报道《青龙山上挖金毁绿黑影重重》,记者暗访黄石青龙山上非法采金活动,该稿件在报道中平衡了采矿者和山下居民的声音,使批评报道并未偏向于任何一方,但是,作为读者,只要读下去,便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其后的跟踪报道,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青龙山挖金毁绿触目惊心的场景,震撼人心。最终,事情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为首的3名犯罪嫌疑人受到依法处理。
  平衡报道还有利于防止新闻过度伤害,避免媒体被诉。媒体做批评报道,要时刻把握一个准则:既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又不至于对批评者造成过度伤害。揭露问题的目的在于推动问题的解决,不是为揭露而揭露。穆青对此有经典的说法:“批判是为了进步,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这是舆论监督的目的所在。”由于媒体的强大社会影响力,如果把握失当,给被批评者造成了过度伤害,被批评者往往会顺势找到媒体的破绽,起诉媒体。
  (经济部主任助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