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发布时间:2019-04-10 04:57:43 影响了:

  我于1962年北京良乡中学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宝坻县史各庄公社豆家桥村落了户。经过一年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明白了许多从前不明白的道理,坚定了终生献身农业的决心和信心。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而感到无限的光荣和自豪。
  走向第一线
  我从小是在城市里长大的,过去对农村和农业生产一无所知。在学生时代,每个人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美妙理想。我也是这样。在初中的时候,我想当个歌唱家;后来又想当个描绘祖国锦绣河山的画家;又想当个医生;当个教师,当工程师……。最近二年,学校的党组织对我们进行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教育,从语文课本上读了赵树理送女儿回家务农的文章,学习了邢燕子、王培珍的事迹,我深深地被这些思想和事迹所感动。我想,“树立什么样的志愿和理想,不能只凭个人兴趣和爱好,首先应当从建设需要和革命需要出发”。从此以后,我逐渐对老师讲的以农业为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义,越来越感到亲切。参加农业生产,我也犹豫过:“农村苦、累、脏,劳动要有力气,风吹、雨打、日头晒,像我这样的身体,能挺得住吗?”后来我想,人家邢燕子、王培珍姐姐都行,为什么我不行?五亿农民天天生活在农村,难道自己吃不了一点苦吗?要做个革命者,就得有不怕艰苦,战胜困难的勇气……。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农业第一线去。是毕业考试刚刚结束,同学们纷纷议论着个人的志愿和打算。我说明了我的志愿是到农业第一线去。同学们听了,以为我在开玩笑。他们认为我毕业考试七门功课全是五分,家庭经济条件又比较富裕,考大学是没什么问题的。对于报考大学,我不是没考虑过。但是自己又想:学习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个人讨价还价的条件,逃避困难的借口。有的同学对我说:农村生活单调,你爱唱、爱跳、爱看电影,到农村可就没有这些条件了。我想:条件是人创造的,正因为农村条件差,我们才去改变它,总不能等别人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们再去享受现成的吧。所以,我说:“不怕,我爱好文娱活动,就也让农村青年和我一块唱起来、跳起来。”
  于是,我和我们的同窗七年的一个最好的伙伴,兴冲冲地来到了宝坻县豆家桥。
  困难的考验
  我们正式在豆家桥生产队落户的第二天,就跟社员下地干活了。那正是烈日当头的三伏天,太阳好似故意和我们为难,没等走到地头上,汗水就湿透了衣衫。拾掇棉花,认不清那是果技,那是水蔓。耪地不知怎么下锄,锄头也不听使唤,有时,摔得锄板当当响,锄不下去;有时又扎到土里拉不回来。没有几天功夫,我的脸上,胳臂上就脱去一层皮,手上打满了硬茧。为了便于劳动,我剪去了两条辫,摘下近视镜,把长裙子改成了裤褂。乡亲们见我实心实意地干,热情的手从四面八方伸过来,这个老大爷教我耪地,那个老大娘教我整枝打杈……。小伙伴们也时时除在地里练习而外,我还利用早、午、夜休息时间在自留地里练习,干什么活都坚持下来。拔麦子的时候,我体力弱,手没劲,拔了一会就勒的满手血泡。队长让我干点别的活。我说:“今年不学,明年还是不会呀,我还是拔吧。”由于坚持锻炼,农活逐渐入了门,体力比增强了。从日常劳动中,也使我深深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我从小过惯了集体生活,吃饭到食堂,喝水有锅炉,穿衣戴帽到商店去买,什么都是享受现成的。到农村来,衣袜自己缝,用水自己担,吃饭自己做。开始既不习惯,又不会干,还出了不少笑话。头一次熬粥,把面搅在锅里后,只顾加火,粥漾出来了。我用力压着盖不让往外跑。结果是越压越跑的欢,半锅粥几乎跑没了。全村人都知道我把粥熬到锅台上了。做饭掌握不住火候,有时生有时糊。但因为是自己做的,吃起来觉得特别香。回想过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都享受现成的,反觉得十分不安。
  当个农民,不仅是不怕吃苦受累就行了,还得要学会安排生活,学会过日子。我注意学习老人们精打细算,农忙吃好粮,农闲吃次粮,勤俭节约过日子的经验。冬天,我多吃白薯干,把好粮食留起来农忙时吃。我经常这样想:在旧社会,贫苦农民整年吃糠咽菜,现在不比吃糠菜好了千百倍吗?所以不但不觉得苦,而总觉得什么都好吃,什么都香甜。
  两段插曲
  生活也像大自然一样,总是瞬息万变的。我刚到豆家桥时,满地好庄稼,觉得丰收在望了。可是竟想不到,来了一场暴风雨。一夜之间,几乎把豆家桥给淹没了。站在村口一望,周围一片汪洋,高梁只露点红缨,谷子看不见穗儿,八百多亩好庄稼全给泡起来了。我哪见过这种场面啊!过去认为在农业上只要卖力气干活,就能换来大丰收,没有料到还有这一招。自己的生活怎么办?我心慌了,坚持在农村的心动摇了。思想反映在行动上。党支书看到我情绪不高,就对我说:“侯隽,困难来了,要站稳脚跟,可不能叫困难吓倒!”“只要全村430口人有吃的,就饿不着你。”听了这话,心里豁亮了。我和社员一起积极参加了排涝抢粮斗争。集体的力量战胜了自然灾害,全太队仍收了十六万斤粮食。曾经三辈逃过荒的贫农宋宝山告诉我:“要是像过去单干,那可真要挖草根,吃野菜了。”在这场风浪中,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和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正当开始生活的时候,和我同来的好伙伴,突然到临县当小学教师去了,剩下我一个人,感到孤独。我偷偷地哭过几次,尽管乡亲们照顾和帮助,可究竟是一个人哪!我想:“离开豆家桥,到农场去吧,那里有食堂,劳动完了就可以吃饭,一堆琐碎的家务也没有了……。”当我提出这个要求后,党支书严肃地对我说:“她走了,你没觉出来豆家桥的人又和你亲近一步了吗?大水灾你顶过了,农活也学会了,就为了吃饭还难的住吗?队里好多妇女还不是带二、三个孩子,又劳动又做饭又管家务?有困难想办法克服,可不能闹半截革命!”“半截革命”这句话就像一根针似地刺着了我的痛处。我想:到农场去不是一种躲避困难的行为吗?假如到农场再碰到什么困难,还到哪里去呢?
  这时,我的伙伴来到豆家桥,非接我到她那里住两天不可。盛情难推,我跟她去了。我还希望动员她能回来。我们争论了一场,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