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呐喊》的市场神话】 东门市场-神话世界
 

【《呐喊》的市场神话】 东门市场-神话世界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2:43 影响了:

     北京时间2012年5月3日,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之一《呐喊》(1895年第三版)最终以1.07亿美元(追加佣金则为1.199亿美元)落槌,一举超越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2010年5月5日,1.06亿美元)创造了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格记录。虽然纽约苏富比不肯透露买家身份,但对这幅画的原藏家是谁却从未保密,即拍卖前就为人熟知的挪威富豪彼得·奥尔森(Peter Olsen),著名 “奥尔森收藏”(Olsen Collection)的拥有者。
  蒙克先后画过四版《呐喊》,最早和最后的两个版本间相隔了17年。第一版《呐喊》绘于1893年,为蛋清木板画(Temperaon Board),现在收藏于挪威国家画廊;同一年,他还画过一幅彩蜡木板(Crayon),专家普遍认为这是画家为前面那个版本所做的底稿,从色彩上看,完成度似乎没有其它版本高,现在由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收藏;最后一个版本的《呐喊》为蛋清木板油画,大约在1910年完成,这个版本目前也收藏在蒙克博物馆里;创造拍卖纪录的《呐喊》是第三版,作于1895年,为彩粉木板画,构图和国家画廊的藏画最为相近,也是4个版本中唯一的私人收藏品。
  奥尔森家族为挪威船业大王,至彼得和他兄长弗雷德里克已经是第五代。“奥尔森收藏”其实是在他们的父亲托马斯·弗雷德里克·奥尔森(Thomas Fredrik Olsen)手中建立起来的,20世纪后期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蒙克画作私人收藏机构。
  托马斯当年收藏蒙克(Edward Munch)的画,不仅仅是对其艺术的欣赏,还有一段巧合的机缘。1909年,蒙克在奥斯陆峡湾近旁的Hvitsten小镇买下一处住宅,旁边正好是奥尔森家族的宅邸,就这样他和托马斯成了邻居。蒙克当时已过半百,托马斯还只有二十几岁,年轻富豪先是买画,后来逐渐成为画家的朋友和艺术赞助人。到“二战”开始前,托马斯已购藏了30多幅蒙克的画作,其中就包括近期拍卖的第三版《呐喊》。在1940年4月德国入侵挪威之前,托马斯对战争的情形已经做了最坏打算:早在20世纪30年代,蒙克就被**列入“堕落艺术”名单而禁止在德国展出,于是托马斯预先将 《呐喊》和其它12幅蒙克画作藏匿到一处偏僻的谷仓里,自己则带家人逃去了英国。**政权统治挪威5年,藏匿的画都没被发现,完好保存到战后。而蒙克本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他存放在自家二楼的82幅画被**抄没,其中有71幅在战后被一些挪威收藏家陆续买回本土,其余11幅都散佚了。
  纽约苏富比的新闻发言人达雷尔·洛查(Darrell Rocha)在拍卖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说:“在这4个版本中,‘奥尔森收藏’中的1895年版《呐喊》有最丰富的色彩,而且是唯一留有原配画框的一件,画框由蒙克手绘油漆,背面题有蒙克在1892年写的一首诗,被认为是这幅画创作灵感的阐释。这个版本还有一个特别之处:背景中那两个人像,其中有一人俯身在栏杆上面向远处的城市风景,这和其它三个版本的形态都不一样。”
  《呐喊》中那张惊惧变形的面孔和强烈冲撞的色彩,一直被看作是现代人苦闷精神的象征,作为20世纪的经典“表情”,其图式通过版画复制和印刷品所达到的传播幅度在艺术史上也几乎可以和《蒙娜丽莎》相比。蒙克曾自述获得创作《呐喊》灵感的情境:他和两个朋友一起沿着海边便道散步,正是日落时分,天空突然变得像血色一样鲜红。他停靠在栏杆上,疲累难以言说。朋友们继续往前走,他落在了后面,并因恐惧而战栗,随即他就听到大自然在发出凶暴的、无休无止的尖叫。于是,那张纠结的面孔产生了,并且让无数人印象深刻。而最近,科学家们为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一项研究表明人会不自主地模仿所见到的表情。科学家利用肌电图仪记录人们在观看不同表情人脸图片时的面部肌肉反应,结果发现即使出现时间极短的人脸表情图片都会引发相应肌肉的反射活动,例如生气表情对应皱眉肌收缩,开心引发颧大肌伸展收缩。这说明模仿行为在观察者接受到刺激图片的一瞬间便已发生。
  另外一项研究则表明对面部表情的模仿能够引发相应的情绪体验,《呐喊》无疑从更文艺的角度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当观者无意识模仿此表情时,扭曲的面部线条和混沌的肤色瞬间激活了消极情绪的中枢,这使我们体验到鲜明的消极情绪,唤起自己对痛苦和创伤事件的回忆,设身处地地重现焦虑与恐惧的感受,甚至会去思索人生的意义何在。
  由于交流和择偶的需要,我们生而对人脸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人脸吸引。《呐喊》则触碰到了这种天性,它原本只是蒙克散步中触发的情绪宣泄,这种情绪却因为触碰了越来越多的神经而扩散为一种文化符号。《呐喊》被媒体评论为代表了现代人的广泛焦虑。在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均得到再现(例如英剧《神秘博士》中的外星人反派)。此外,在海报和照片处理时,为了映衬歇斯底里的呐喊,通常会采用液化滤镜的后期手段制造扭曲的线条。
  作家玛莎·特德斯基(Martha Tedeschi)曾评论道:“惠斯勒的《母亲》、伍德的《美国式哥特》、达 · 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蒙克的《呐喊》达到了其它优秀作品所不及的高度,在于能够在弹指一挥间传递给每位观者其表现意义,使上至徜徉博物馆之间的社会精英,下至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都能感同身受。”
  当然,如果根据这些研究就认为《呐喊》创纪录的高价是因为我们能从那张扭曲的面孔中得到共鸣,那肯定是个玩笑,不是每个人都付得起近1.2亿美元的。
  拍卖前,这版被描述为“与众不同”的《呐喊》曾被送到欧洲、北美和亚洲,在密室里近距离展示给顶级藏家。媒体揣测的潜在买主包括卡塔尔王室,正在筹建博物馆的卡塔尔王室近两年出手阔绰,不久前已故希腊船业巨头乔治·安布里柯斯(George Embiricos)以2.5亿美元私下转让塞尚名画《玩纸牌的人》,有传是卡塔尔王室买下的。《华尔街日报》则报道,苏富比专家菲利普·霍克(Philip Hook)指出有能力买下此画的收藏家全球不超过10位,因为他认为,收藏家一般不会为单件艺术品投入超过其个人资产总额1%的数目,如此看来,买走《呐喊》的人可能是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Ronald Lauder)、希腊船王尼亚科斯(Philip Niarchos)或是俄罗斯大亨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等人。
  虽然这些可能的买家买下《呐喊》就像我们拿着100元人民币去买一瓶1元钱的矿泉水,但富豪必定有成为富豪的理由。肆意挥霍财富的人只能算得上是暴发户,而不是富豪。近年来,这些大亨们的大手笔屡屡打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记录,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因素的。
  首先,《呐喊》足够独特和珍稀。2008年夏天金融危机正严重的时候,收藏家、拍卖行顾问和艺术经营商都担心艺术品市场将会受到影响,几个月后,担忧变成了现实,估价2500万美元的凡·高作品流拍,拍卖额大幅下降,买家退场。2009年春拍,战后当代艺术和印象派、现代艺术的拍卖总额为4.212亿美元,低于2008年秋拍8.033亿美元的总额,更是大大低于2008年春拍16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是7年以来的最低点,金融危机严重挫伤了艺术品市场。
  但是,市场不景气时,一些超级富豪藏家却能从中寻到机遇。不论是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还是蒙克的《呐喊》,都是私人藏家手中不会轻易易手的藏品,而且在拍卖会上都经过了激烈的角逐才最终落槌。可见不管经济形势如何低迷,珍稀作品都能吸引买家。《呐喊》的独特性给了买家出手的自信,因为买对了就有高回报,正如一个交易商所说的:有一小部分国际买家愿意花大钱在珍稀艺术品上。这就是全球艺术品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时有新高出现的原因。
  其次,买家把大笔的钱砸向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和蒙克的《呐喊》,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件作品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作品,更是因为它们是好的投资产品。
  国债萧条,股市低迷,金价过高,当前的确没有多少更好的投资选择。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有艺术界人士就指出艺术品的回报率比股票高。股票市场走势时好时坏,而某些艺术家的作品却一直在升值。而成交价格往往和艺术家的名气(而不是艺术成就)关系更大。在艺术品市场中,人们往往崇拜名人而不是英雄。1961年,历史学家丹尼尔·布斯汀指出:“英雄因成就而杰出,名人因形象而为人所知。”毕加索和蒙克对于艺术史学家而言是开拓者,对于市场则是被媒体和金钱追捧的大名家,于是他们作品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了审美价值。对于买家来说,他们的作品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因为它能抵御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的风险,同时还能和朋友乃至公众分享艺术品独有的红利——精神的愉悦和认同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