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似曾相识的铜 似曾相识
 

似曾相识的铜 似曾相识

发布时间:2019-06-19 04:35:22 影响了:

  初夏时节,草木繁盛,有幸来到了安徽铜陵市,在东道主热情周到的安排、陪同下,在不长的时间里走马观花,切身感受了铜陵的大气与精致。铜陵其实不大,是我国最小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小小的铜陵环山抱水,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以其文化深厚,物华天宝而入选“CCTV2004”全国20家魅力提名城市,并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对我来说,来到铜陵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这里见到了似曾相识的铜。铜陵的日日夜夜,所见所闻激活了我对铜的记忆,印证了我对铜的美好向往。来到铜陵,我最喜欢甚至羡慕的,就是一切和铜有关的东西。因为日常生活当中我似乎本能的喜欢铜,对于铜的兴趣似是与生俱来的,什么事情,一说是铜的,我就条件反射式的认同,向往,尊重。家里装修,买落地灯,吊灯的时候,觉得价钱偏高,商家的一句话“是铜的”就立即让我释然并不再计算利弊得失性价比之类的事情了。
  深究起来,也许我于铜的喜好,可以回溯到我童年在新疆的生活经历。铜矿是新疆开发利用较早的一个矿种,据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如尼勒克县境内的奴拉赛铜矿,在公元前400~600年前已开采,其古矿坑深达80余米。从清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被间歇性开采利用的铜矿,有库车县境内的恰克玛克铜矿、乌鲁木齐的达坂城铜矿、木垒的波斯塘铜矿,以及阿克陶县境内的卡拉玛铜矿等。维吾尔族传统铜器手工制造工艺曾经盛极一时,900多年来,经过维吾尔人不断辛勤劳动和创造,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工艺,能够制作各种复杂的铜器,维吾尔族传统铜器手工制作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铜的熔化。因为原料上的制约,铜熔化起来需要万分小心,如果温度把握不好,铜不能得到很好的熔化,冷却时就会出现很多铜皮,捶打时容易变成粉末状,影响制品的质量。除了这项重要的环节以外,维吾尔传统铜器手工制作中,待制作的铜器的各个部位都需要另外单独打造,即拆散打造,其工艺流程多,程序复杂,是一项细腻异常的活。维吾尔铜器手工制造工艺打造出的铜器种类繁多,多以日用品和各类饰品为主,比如铜质的“阿布都和其拉布奇”(洗手壶和接水盆)、“潘德努斯”(托盘)、“皮亚勒”(碗)、“恰依以”(茶壶)等铜器,做工精细,雕有花纹和图案。在我的童年记忆当中,这些物品是和善良慈祥的维吾尔族老妈妈,热气腾腾的香甜的奶茶,新鲜诱人的瓜果,清洁温馨的环境和文明有序的礼仪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本来坚硬的质地与线条的流畅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而铜制品却将这两者奇妙地结合到了一起。相对于青铜铭刻历史的庄重而言,我更喜欢红铜或黄铜的人间烟火气息,那种不事张扬的暖色光泽,那种坚硬而又温润的质感都使我迷恋莫名。
  一个人的童年对他一生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毋庸讳言,我的这种对于铜的爱恋延续至今。2009年夏天,我与山西作家葛水平结伴走在新疆伊宁市一条素朴的街道上,两边是一些简陋的商店和作坊。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个铜作坊,急忙奔跑过去,用维语与作坊主人攀谈讨价,最终买了一个红铜做的洗手盆,手工锻造的印记像美丽的叶片,层层叠叠隐现在盆内,我满心欢喜地带回了北京,摆放到了家中的最高处。
  从踏上铜陵界,铜的无处不在就在不断唤醒我的儿时记忆,广场上各式各样的雕塑是铜的,宾馆长长的大门把手是铜的,房间门的把手也是铜的,走廊里的摆设是铜的,甚至宾馆大厅里的一整面墙也是铜的……铜的润泽、光辉、厚重随处可见、可触、可感。铜的材质,工艺给人带来的典雅高贵,沉静雄浑被铜陵人发展到了极致。一时间,神思恍惚,遥远的过去和现在,遥远的新疆伊犁地区和安徽铜陵有了一种奇妙的对接。听陪同的朋友介绍,原来,铜陵这种铜的骄傲与极致也是有缘故的。铜陵是铜的故乡,铜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铜陵的铜采冶始于商周,盛于唐宋,绵延3000余年而未曾中断,这在长江流域目前已知的古铜矿遗址中非常少见。现存数十处采冶铜遗址和大量的青铜文物,有古西周的铜炼渣、汉代的古铜井,唐宋期间的青铜文物更为鼎盛且史料记载甚详。不妨说,铜陵的历史,就是安徽冶铜史的缩影。大文学家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迹,李白的“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以及描写冶铜场面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更是千古名句。今天,铜文化已经全方位地融进了铜陵的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
  近年来一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让各地政府成了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推手,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时代要求更让地方文化的建设发展风生水起,而铜陵人对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乡那种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铜陵市委、市政府一贯重视文化工作。那天一次和文化有关的讲座,蛮大的礼堂里居然座无虚席!下至百姓,上至市领导,对于文化的喜好,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大大超乎我的预料,越来越多的人有文化谈文化,越来越多的有文化爱文化的有识之士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和我党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风格单一内涵单调的国度,从人文到地貌,风土人情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其差异性和多样性是远远超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力的。比如新疆,比如铜陵。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所有的文化、所有的文学写作,也从来不可能脱离开某个具体的地域实体而存在,难以想象,一部文学作品不带有地方气息和色彩风情的文化传承,如果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每一个地方的文化就是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一个细胞,丰富多样的细胞各具特性,各司其职,异彩纷呈的特性才汇聚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整体生命力。
  今天,铜人无泪,铜陵,有福了。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