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如何上好中学文言文课】怎么上好文言文课
 

【如何上好中学文言文课】怎么上好文言文课

发布时间:2019-06-22 04:09:41 影响了:

  摘 要: 本文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理论,总结了中学中的文言文复习课“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辨别异同,泾渭分明;揭示规律,纲举目张;教授方法,举一反三。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授之以渔 辨别异同 文言复习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将教学方法做了总结:“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得出结论,可以把所有的教学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①这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给予我们这些“准教师”很多的启示,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思考。
  中学的文言文学习量很大,而且学习文言文对于中学的学生来讲是十分枯燥的。但是,文言文却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文言文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怎样才能教学到位呢?我认为霍姆林斯基总结的“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②是非常值得研究、值得推广的方法,是授学生以“渔”的方法。学生在年复一年的积累当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鱼”,执教者如果能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教授学生“捕鱼”的方法,让他们主动地捕捉文言文之“鱼”,达到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目的。
  一、辨别异同,泾渭分明,以助“理解”。
  文言文中有些概念貌似实异,让人常常混淆。借这次见习的时间,我向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那里了解到,为了不让学生混淆,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从课堂的答问中,从作业的批改中,以及从考卷的整理中搜集典型错例,进行比较剖析,研究邻近概念各自的特征,把握区别的标尺,并精心设计辨别的方案。这种辨别的方案可以小至一个虚词,大至一类的词类活用,以比较的方法揭示它们的特别之处,以求用同归法归纳得到共性。这样辨别异同,泾渭分明,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之”,作为结构助词,又都可以不译,有定语后置标志、宾语前置标志和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容易让学生觉得扑朔迷离。比较分析上述各自用法的特征,确定“之”可以用成分定位法来辨别。定语后置:“名”在前,“定”在后,“之”居中;主谓只作全句的主语、宾语或分句。各自特征鲜明,关键是看“之”用在句子的何种成分之间。明确了语法关系,“之”的用法也就泾渭分明了。如《劝学》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和《捕蛇者说》中的:“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这两句中的“之”,前句“句读”、“惑”均不是主语,其主语已经省略,应是“某些人”,“句读”、“惑”、分别为动词“知”、“解”的宾语,置动词谓语前。而后一句“悍吏”为主语,“来”为谓语,中间用“之”,使这一主谓句只能做全句的一个分句了。所以前一句的“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后一句的“之”,则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此可以判断出《宋史·徐绩传》中“蔡京以官僚之旧”的“之”的用法是:名次“官僚”在前,定语“旧”在后,“之”居中,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而与之作比较的“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之”的用法是:主语“他盗”在前,谓语“出入”在后,“之”居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他盗出入”只作全句的宾语成分。又如区别名词作状语与名词作动词,可以采用编口诀的方式:“名做状——名在谓前不为主”(名词在谓语前却不是主语);“名作动——名前有‘副’、‘能愿’、‘所’,名后带宾或带补”(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或“所”字或名词后带宾语或带补语)这是从词性搭配、成分关系的角度揭示出名词活用的特征,从而回归语法结构。这种口诀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易理解文言文中的语法结构,并且一语破的,朗朗上口。
  二、揭示规律,纲举目张,以助“发展”。
  文言文语法知识的各个知识点均有特征可识,有其规律可循。牵一发能动全身,举一纲能使目张。揭示文言文的语法规律,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律可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发展分析、归纳、探索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古代汉语使动、意动用法时,揭示二者与一般动词谓语的区别的语法规则,我们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
  又如学习文言句式,我们可以用“公式”来揭示。如学习定语后置句可以采用——“中心词+‘之’+修饰语+‘者’”,这个公式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举一个例子,《马说》中的“马之千里者”,可以向学生指出,这里可以省略“之”;以及《促织》中的“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可以向学生指出,这里可以省略“者”;又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关键是“成分定位”——作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中心语在前,对其修饰或限定的定语在后。又如在学习文言被动句式的过程中,则可以利用两个公式——“见……于”式和“为……所”式。“见……于”式可以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来举例,可以省略“见”,又如:“而君幸于赵王”,可以省略“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为……所”式则可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题来举例,可以省略“所”。至于用“被”表示被动,以及意念被动,和现代汉语一致,比较容易理解。这种“公式法”比单纯讲语法知识更加形象,易于为学生理解和记忆,收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三、教授方法,举一反三,以助“深化”。
  文言实词、虚词量多类繁,很容易让人觉得无从把握,难以复习。因此,指导学习方法,分析解题思路,培养思辨能力的任务是执教者必须完成的。作为即将要站上讲台的我们,不断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及时地探索归纳总结一些文言文解词释义的方法,以及多向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一些文言文解词释义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依据一定的方法来解释词义,举一反三,有助于迅速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使知识得到深化。
  通假释义法。根据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的通假字定义“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从中可以得出:“原字译不通,音近找通假”的“通假释义法”。例如:《孟子》中的“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字如果译为“颁布”或者“颁发”则都不通顺,根据“音近找通假”的方法,即可以找到“颁”通“颁白”的“斑”,“颁白者”译为“鬓发花白的老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