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语言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语言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原则]

发布时间:2019-06-28 04:08:01 影响了:

  评价,是指判断某事物的价值或某行为是否值得去做的过程。所谓教学评价,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学活动或教学行为的价值、效果做出科学的判断过程。数学教学评价的概念,是建立在教学评价概念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对数学教学活动或数学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焦点多数是以”教师”个体为主,即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行为。有时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是作为教师”教”的对应,或是教师”教”的衬托。但新课标一再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提醒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这些说明评价中关注学生是如何学的也是关注教师的行为。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数学教学评价的原则是指在数学教学评价中人们的评价语言、评价活动和评价行为必须遵守的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数学教学评价的实践中,根据客观实际对评价的规律不断归纳和总结。因此,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人为约定的主观性。就其内容来说,一般有以下五个原则。
  一、评价要求的统一性原则
  约束数学教学的直接依据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制定的在数学上的总要求。它是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的依据,是教师教学和检查教学的依据,也是命题的依据。所以《标准》中教学目标,是国家对数学教学总体上的统一要求。数学教学评价遵循要求的统一性原则,就是在数学教学上应满足《标准》中教学目标的每一项具体要求。
  要求的统一性即按照一个客观标准进行总体评价。但这里不排斥个体和局部的差异,所以在贯彻这条原则时,要把影响评价标准的外部因素和背景综合起来,灵活合理地处理。
  二、评价过程的教育性原则
  数学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的全过程中,始终指向学生的教学价值。任何将评价和教学分开或对立的做法,都是与这条原则不相容的。
  数学教学包括对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也包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动机和目的个性品质的教育;还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的教育。这些都应该是数学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评价,使每个学生受到这些方面的教育。
  过程的教育性原则强调在教学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每一个可教育的内容设定目标,并用目标的到达度去衡量。数学教学评价要依据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教育成果,主要是看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提高幅度。
  三、评价科学的全面性原则
  科学的全面性原则的含义是,数学教学评价要遵循科学规律,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讲究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考虑制约评价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得到切合实际情况的评价。
  在这一原则下,数学教学评价要确定相对稳定的评价目标,并要全面考查每一个学生,全面地考虑影响数学教学的各个因素,不能单纯地依据分数评价其教学水平。教学是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在数学教学中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还要注重使用对学生的心理测量、成绩测验、教学考查、成果分析等科学评价手段,把定量与定性、主观与客观、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有区分地结合起来,科学、全面地进行评价。
  四、评价实施的可行性原则
  数学教学评价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价值在于可实施、可操作,并为广大教师、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这一原则要求在对学生教学评价时,其内容和标准应明确、具体,不能含混不清;要有统一的指标、简化的评价程序,使广大教师都能使用。这条原则对把数学教学评价特别是数学教学评价普及化、一般化,是十分重要的。
  五、评价的多元性原则
  教学的多元性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评价者的多元性。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延伸至管理者与家长、社会的评价等,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二是评价角度的多元性。包括对学生个性和班级群体的评价,不仅包括知识、能力,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多方面。
  例如,针对比较聪明而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多侧重他们的学习习惯方面的评价。强调各科教师沟通协作,不求其全,但求走实每一步,让教师的群体合力良好地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