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发布时间:2019-06-29 03:51:41 影响了: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他们中有很多并不太喜欢语文课,上课也是漫不经心;另外一些学生很认真,语文课上老师说的每句话、板书的每个字,他们都会记录下来,可是语文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语文教师给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我们要充当引路人,引领我们的每个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进而喜欢语文。所以,面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我并不急着分析课本,而是向他们介绍中外名著,把其中的经典情节用幽默的语言简单地讲给学生,语言不一定很优美,但是一定要现代,这里的现代是说将过去的观念用现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甚至是网络语言说出来。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吊起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自发地去找名著阅读,从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文素养,这样比苦口婆心地向他推荐、声色俱厉地批评效果要好得多。定位恰当了,我们才会更好地搞好课堂教学,转变观念,换个角度做教师,才能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基础教育的灵魂。“还”什么?——时间、空间;为什么“还”?无需赘叙;怎样“还”?却是一个关系课堂生命力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问题。因为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使课堂真正成为一种探究、发现、创新和成功的体验历程。本人曾就此作了一些试验和尝试。
  一、课堂准备
  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的最佳手段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去主动认识客体,并在认识客体中掌握方法进行再创造。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不妨“蹲”下来,假设自己是学生,改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为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教师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在各个环节上指导学生,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方法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作为认识思考的对象,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从而形成学习方法——掌握运用——强化迁移的链式结构。
  二、课堂引导
  要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首先必须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规程进行训练和实践,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一般包括预习、赏析、拓展等常规程序。预习时一般按“读——查——思——写”四个步骤进行自学;赏析则要求学生围绕“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方面理解、欣赏课文内容、手法和构思等技巧,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己见;拓展,则要求学生从拓展的途径、拓展的方式和拓展的目的等方面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丰富知识,提高辨析、比较能力。
  三、课堂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感受建构起来的。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创建新生活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在任何备课活动中,都必须仔细思考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此类知识又是生活中何种现象的反映,是对一系列什么生活现象的概括和升华。让学生逐本求源,真正实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从而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从已知中悟出新知,从书本上的知识和道理联系社会知识和道理。
  四、会倾听,善引导
  学生的生命体验和自主学习因人而异,思维的角度、深度、领悟的境界、质疑的方式也迥然各异,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握教育时机,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引燃课堂生命的火花。这种火花是学生思维的闪现,老师引导得法,就会形成燎原之势,开阔学生的思维。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重感悟而轻结论的过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浅,是以他们的知识底蕴为基础的,只要有感悟,就有提高,火花是他们感悟的外化。
  五、开展大阅读活动,积累写作词汇
  我们为师者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习作有三种:一是流出来的;二是写出来的;三是挤出来的。对于第一类的习作,我们看起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是每一个老师都可以体会到的,在此没有必要详述。第二类的习作,总体上说得过去,但是不太流畅的文笔和个别的语句,总会出现在文章中,我们改起来少许为难。最头疼的是批改第三类的作文,它们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错字连篇,整篇文章叙事如记流水账;议论反复谈论一个浅显的道理;说明则不分主次……在三类习作中,多的是二类作文,其次是三类,少的是一类。如何转化学生的习作,仅仅靠老师的改是不行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知道,要想让一个杯子里的水外溢,只有给杯子装水,只满足于装满是不行的。由此,我们明白了要让学生的文章达到一类,就应该给他们头脑中“装水”,这种水仅仅依靠语文教科书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开设了大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吸收词汇,充实自己的写作库。学生脑海中积累的词汇多了,写作时就会“流”了。
  (作者单位:河南省伊川县白沙镇中心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