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2011协同创新中心取消【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2011协同创新中心取消【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4 04:24:11 影响了:

  摘要: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综合质量,需要对研究生进行跨学科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及评价形式等,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中,所得结果对于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协同创新;跨学科;研究生
  作者简介:王玉龙(1977-),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曾庆军(1969-),男,江苏句容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镇江?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004025、6096400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KJD120001)、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JGZZ12_066)、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YJG11Y_08)、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X20082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16-02
  一、协同创新概述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协同创新系统将为创新个体提供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智力资源等,因此,任何一个创新个体都不能独立于某一特定的创新系统之外而发展。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生拥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如果能够科学引导、合理培养、协同创新,往往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工作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和研究视野,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重视。
  从自主创新角度,文[1]将创新分为三种: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即结合目前的科学难题以及解答这些难题经常使用的方法进行跟踪到模仿再到创新。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整合教师,学校及整个社会的资源,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
  根据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可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3,4]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同时,文[3]指出,已有的有关协同创新的成果在研究对象、研究系统性、研究手段和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5]指出,随着“产学研”联盟的兴起,人们对网络组织的协同创新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当前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技术创新的领域日益向交叉化发展,科研团队之间、研究组织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创新模式进入人们的视角。文[6]研究了协同理论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指导作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误区及协同理论的指导的价值分析、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原则与方法等。文[7]研究了跨专业的协同创新、导师辅导下的师生协同创新、行政学团齐抓共管的协同创新、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等。
  以上文献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并未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及评价形式等,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中,所得结果对于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讨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问题。
  1.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及激励形式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而言,由于每个人的研究背景、研究兴趣及研究特长不同,如何把这些多个学科的研究生组织在一起,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可以采取集体管理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体管理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日常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学术报告、实验室综合管理等,且集体管理过程中要配备专门的人员。由于现有的研究生培养通常是随着科研项目的开展而进行的,且一个科研项目往往需要用到许多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集体管理导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而以研究生的特长为依据,给他们分配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同时要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在研究方法方面分别予以指导。项目组要定期举行学术活动,一方面是交流项目的研究进度、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另一方面起到对研究生的督促作用,使得他们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研究任务。
  研究生导师主要负责对他们的学术指导,比如要指导研究生的选题、开题、项目参与、毕业论文写作等;确定他们的研究方向,协助他们解决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等。对研究生而言,要积极进行自主科研,即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加强与项目组其他成员的交流等。
  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表现突出的研究生,集体管理导师可通过邀请他们给项目组其他成员作学术报告、资助其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参观考察等形式进行激励。对于研究生的激励主要是在精神层面,可以适当地辅以经济激励措施,以便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2.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资源配置形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