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_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_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8:06 影响了:

  [摘要]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这支队伍的建设水平,可以从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农村教学环境、加强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这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在农村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地位,担负着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是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我国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基本得到解决,教师的学历层次逐年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相比于城市仍有很大差距,长期困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依然存在,有些情况甚至进一步恶化,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以沧州市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为研究实例,分析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一、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
  1、学历结构不合理。本次调查的沧州市四百多位农村教师中,学历达标率82.9%,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60.6%。但是有64.7%的教师学历是在参加工作以后取得的,而且42.2%的教师存在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不一致的情形。还有一少部分教师职前为非师范专业毕业,没有经过师范专业的系统学习与培训。
  2、学科结构不合理。在农村教师队伍中,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学科缺乏大量的专业教师。尤其是音体美这三门课程的设置在农村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中几乎流于形式。虽然在课表中也能见到这三门课程,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老师,所以轮到这几门课的时候就成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调查数据显示,在最近三年引进的年轻教师中,音体美教师只占到0.7%的比例。而英语呢,也好多是由非专业的老师讲授。
  3、年龄结构不合理。本次调查中,32.1%的教师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最近三年没有引进过年轻教师,有45.7%的教师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71.5%的教师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老龄化趋势愈来愈严重。由于受县财政状况的影响,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没有能力引进更多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那些教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又都流向了条件好、待遇高的城市私立中学或其他单位。这些原因导致了农村教师队伍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无法形成老中青三代合理搭配的教师梯队,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活力和整体素质。
  (二)缺少有效培训
  1、经费不足,培训机会少
  虽然国家规定学校要从办学经费中拿出5%作为教师的培训经费,而且要做到专款专用。但对于广大不发达的农村而言,学校的办学经费本就有限,其中5%的培训经费相对于教师培训的实际开支而言更是杯水车薪。调查中有33.5%的老师提到出去培训的机会较少,即便是有也多倾向于骨干教师;有10.3%的教师提到培训费用要自己负担的问题。
  2、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空乏
  目前的农村教师培训主要采取的还是传统的专题讲座式。调查中,有很多老师坦言最怕枯燥无味的理论讲座;有的老师指出培训主要以培训老师的讲、参训老师的听为主,实践较少。这种单向度的培训模式使得参训老师的主动性发挥不出来,参训的积极性受挫,最后的培训效果也可想而知。而培训内容上注重抽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的灌输,没有将理论和教学实践通过教学范例等形式结合在一起,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内容,让老师觉得与实际教学无多大益处。培训成了走过场、走形式。34%的被调查老师都有同感,浪费了宝贵的培训资源。
  (三)教师编制结构不合理,退出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由于条件所限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进农村学校,另一方面一些志愿为农村服务的大学生想进却进不来。这主要是由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不能有效配置教师资源,不合格人员占用教师编制现象严重,造成“表面超编、实际缺人”的困境。调查中,有53.3%的教师表示自己所在学校专职教育管理人员所占比重较重。不合格人员占用教师编制,大学毕业生不能被及时补充进来,教师队伍无法实现有序的更新换代,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生命力。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农村教学环境
  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农村教师的待遇提高了,农村的教学环境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中的很多问题(诸如骨干教师流失问题、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来农村任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整个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就会优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师待遇,打破这个瓶颈,已经成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在教师的工资发放上,已基本实现由县级财政负责;接下来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标准并努力做到及时发放。在调查中,73.8%的教师都希望提高教师工资,希望能赶上物价上涨水平,能与公务员工资看齐。有18.4%的教师希望改善教师的出行环境、工作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除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标准之外,还应从住房、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免除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加强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已经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键的一环。首先,健全农村教师培训的经费保障制度,让更多的老师有机会出去参加培训。充足的经费投入是农村教师培训得以有效推进的物质保障。在规定学校办学经费的5%作为培训经费、专款专用的同时,还要规定一个培训经费保障的最低限额。当5%的培训经费低于这个最低限额时,就要以最低限额为准。其次,对培训经费的使用做好监管,确保使用的公开、公平、高效、安全,专款专用,避免挪作他用。
  科学设计培训过程,提高培训的实效。教师培训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工程:培训之前有调研,培训之中有互动,培训之后有跟踪。通过培训之前的详细调研,了解老师们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有哪些困惑,想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喜欢什么样的培训方式等,就可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比如,本次调查中,有72.5%的老师希望通过培训能在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方面得到提高和改进;有39.4%的教师最喜欢观摩优秀教师的一堂课的培训方式。通过培训过程中和参训老师的互动、交流、探讨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参训的积极性必然大大提高,培训的实效也必然大大提高。通过培训后跟踪调查,了解参训教师是否将培训所学及时应用于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中,应用程度如何,阻碍成果转化的因素有哪些等。从而掌握培训中的不足之处,对下次培训做相应的修正与改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队伍才能永葆她的生命力,教师队伍也是如此。在教师队伍的退出机制上,及时清理不合格人员占用教师编制的问题,并让已届退休年龄的老教师及时退休。在教师的补充机制上,努力政策杠杆的作用,努力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来农村任教,并实行教师资格的准入制度。毕业生须参加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才能进校任教。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通过长期实行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县财政因大量引进年轻教师产生的负担。比如规定把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作为评选先进或职称评聘的一个指标。农村教师正好借此机会去城市中小学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授课模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应对。
  本文系2011年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沧州地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编号为1123138ZD)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