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全球化背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京剧“传响”】
 

全球化背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京剧“传响”】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4:31 影响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深蕴着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华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每个国人的担当与责任。
   “京剧”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瑰宝,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将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在世界戏剧史、文学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京剧”其独特渊厚的美学传统与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令其经历数百年沧桑而始终保持艺术生命长青的魅力。
  然而,中国五千年来所积淀形成的价值信仰和文化生态目前正面临着现代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百余年来导致国人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批判质疑和颠覆解构,以至使得现在的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太多的不解、误解、曲解,而以京剧所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及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尴尬,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困难境遇, 在观众逐渐远离京剧的现象背后,是一些传统艺术所代表的价值和审美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认同感。因此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是我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本着“传承弘扬敦煌文化共建中华文明家园”的宗旨于2005成立,并在2008年正式设立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计划,并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传承和保护京剧、古琴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骨子老戏”,培养青年演员
  公元1790年(清乾隆十五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影响中国最深之戏曲剧种―京剧。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中华戏曲之冠。 但是当今这一富有传统的艺术却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一富有高度形式主义的艺术形式正逐渐被人淡忘。全盛时期京剧能演出的剧目达到一千余出,而今集全国京剧院团能演的剧目,去其重复,不过二、三百余出,长演的剧目更是少的可怜。京剧演出的特点是“剧靠人演、艺依人传、人传剧存、人去戏散”。京剧的保护与传承首先依靠的是演员的代代传承。只有依靠现存的老一辈艺术家口传心授,传继、整理即将失传的京剧经典剧目,才能延续正宗、正统、正派的京剧艺术。
  自基金会实施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计划以来,一直坚持邀请老一辈艺术家积极参与,整理、传承艺术家的“拿手”剧目,发挥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力,复排一些即将“失传”的骨子老戏。通过不断整合、与积淀,基金会的演出活动也聚集了国家京剧院、战友京剧团、北京京剧院等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全力加入,由丁晓君、姜亦珊、李阳鸣、刘魁魁等国家金奖演员组成了一个强大演出阵容,形成了老带新的战略格局。
   这些年来基金会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杜近芳先生及弟子丁晓君复排了《谢瑶环》、《白蛇传》,以及久未上演的《佘赛花》《十三妹》等剧目,并于2010年在上海推出了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的京剧文化品牌“菊坛传响”国粹文化周。
  “菊坛传响“国粹文化周至今已举办两届,让丁晓君、金喜全、李阳鸣、闫虹宇等一大批来自不同地域、身在不同的院团的青年优秀演员得以充分发挥,青年演员相互切磋、配合默契、令京剧舞台充满朝气和锐意,不仅受到了众多观众和业内同行的高度赞许,还引发了许多老一辈戏剧工作者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良好的个人条件、美好的舞台呈现、名师的悉心教导、认真的演出态度是参加“菊坛传响”系列演出所有年轻演员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尤其值得推崇的是,尚长荣、于魁智、李胜素等前辈名家的提携辅佐更是给“菊坛传响”展示了梨园界“传帮带”的深厚传统,体现了 “菊坛传响”活动的两个立足点:传承与交流。
  
  唤醒沉睡的文化基因 走进大学校园
  
   戏曲的生命在于观众,古老的京剧要走向未来,必须面向当代青年寻找新知音。青年观众中最为重要的无疑又是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能力相对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京剧观众的支柱,如何将融汇了中国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京剧艺术展现给在校学生,让集中了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大成的京剧,成为中国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一个学习途径。通过观看京剧、热爱京剧,培养自己的民族文化情怀和高雅艺术情趣,传承民族文化精神。这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计划一直在摸索和执行的另一个工作重点。
   为此,基金会做出多种尝试。第一,通过选择性地上演符合青年观众的审美心理和习惯的传统京剧剧目,从而触动青年学子的文化意识,让他们爱惜、保护京剧。第二,通过系列讲座,为传统文化与青年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京剧的艺术生命在青年观众中延续下去 。基金会努力利用京剧这个美丽的种子,在每个观看者的心里播撒下艺术魅力的种子,唤醒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沉睡的文化基因”。第三,基金会也将建立调查体系从青年群体对京剧的观感及思考,如:究竟从中看到什么,看后是否再传播以及如何再传播,等等,多方面进行长期的调查、检测与整理,取得第一手资料。为了今后实施计划打下更好的基础,制定更详细方案,力争为京剧以及中华民族其它戏剧种类找到一个全新的生存与保护方式。第四,基金会将致力于倡导京剧的现状研究和艺术批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是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以上是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希望在基金会的努力下联合海内外更多志同道合之事共同解读:传统戏剧结构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与人生价值观念,利用传统戏剧的表达方式感染到每一位观众让他们重新感受、了解与反思东西方文化的异同,重新认识和考量人生与价值观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