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如何向课堂教学要效益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初探]
 

如何向课堂教学要效益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初探]

发布时间:2019-01-14 03:51:10 影响了: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每个初中地理教师应追求的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以及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势在必行。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和实施已经成为地理教师的共识,本文从地理课堂的和谐、互动和直观几个方面来阐述正确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如何来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教学效益 方法探究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的教学研究,近年来在教学领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山东省烟台市于近年提出了在全市各初中学科开展“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课题研究,并付诸于行动。加之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涉及到课堂知识的传递,技能的形成,而且关系到课堂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态度、课堂教学情感等诸多方面,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已经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我们地理教研组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制订是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能否和谐、优质、高效的前提所在。
  一、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
  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各种主要因素的良性互动和因素作用的充分发挥。而如何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与教师一道去探寻知识,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的。那么,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兴致勃勃的求索,更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应抓住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因素: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教法和学法、教学内容(文本和人本)因素。
  一是师与生和谐。这种和谐的基础是“平等”。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通过畅顺的教学流程、幽默的教学表达、平等的学习互动等途径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堂上的学习质量,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活力课堂的基本准则。二是教与学和谐。这种和谐的基础是“民主”。教师要民主施教,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堂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发展,让课堂兴趣盎然,生机勃发。譬如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去参与、去体验、去感悟。如学习“巴西热带雨林”时,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当地居民”、“政府官员”、“开发商”、“世界环保组织官员”,就巴西热带雨林砍伐现象进行对话,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三是文本与人本和谐。这种和谐的基础是“正确的课程观”。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教师和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智慧、行动策略、知识经验、社会阅历、实践能力等,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个性差异、表现欲望等都是课程资源,文本(教材)更需要与人本(教师、学生)的有机整合。和谐的地理课堂,应依托教材步入和谐,依托教师和学生享受和谐。构建和谐地理课堂,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构建“互动教学”的地理课堂
  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七年级(1)班上课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并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均有很大受益。
  三、构建“直观教学”的地理课堂
  为了让那些抽象,深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教师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中直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最现实的条件就是利用各种地图资源。
  �一�利用地图。“不用地图,就不成其为地理教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地理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的教学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刚进入初级中学的学生识别地图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地图的教学可以由浅入深地展开。先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图,慢慢地培养他们的地图意识,学会看地物的分布,然后再看不断变化的各种地图,让他们对地图的认识能力越来越强;其次,要求学生由会看图到能快捷准确的指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三要求学生能在地理填充图上准确地填出要求掌握的地理要素;四教学生绘图,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方法,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对做得好的即时给以表扬,同时耐心细致地帮助做得比较差的学生。
  (二)经常利用演示的技能。地理课上经常进行演示活动,这是因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范围十分广阔,学生无法看到遥远的空间分布着的地理事物和发生的地理现象。因此,演示就成为解决地理环境的广阔性与教学空间局限性之间矛盾的重要教学方式。
  1.模拟演示。模拟演示比较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记忆更长久、更牢固。例如,讲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教室里的窗帘关上,灯也关上,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叫学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然后又叫一位学生上来,自西向东转动地球,叫同学们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同前面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这样就使问题变得更加巩固和深化。
  2.模型、图片演示。因为模型、图片是地理事物的真实写照,它形象直观、美观而典型,并且易于收集。教师在教学中平时可以注意收集各种适合教学使用的典型模型、图片,为学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如典型的地貌、河流、植被、土壤、动物的图片,各自然带景观图片,以及表现各国自然和人文地理风貌的景观图片等。
  3.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地理这门课上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非常适宜的,因为地理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仅靠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不仅十分枯燥,也难于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表象。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极其强大的存储和处理文字、图像�图片、影片、动画�、声音的功能,这就为教师向学生展现地理教学信息,创设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创造了极为良好的条件。另外,地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宏观、动态、抽象的地理现象需要解释,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壳的运动及形成的地表形态、等高线的原理等,这些知识单靠教师讲解是不易让学生理解的。而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极强的模拟功能,它对动态、宏观、微观、变化、形象和色彩逼真的内容,解决教学中静与动、微观与宏观、具体与抽象的矛盾,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关键极为有利。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在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一些浅显的探究尝试。提高课堂效益涉及方方面面,而且方法很多,我们应该努力地进行探究,想出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我们地理课堂效益,使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尽可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教无定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情况灵活应用,因材施教,具体学生具体分析,方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学有所得,真正从学习当中获得乐趣、获取知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