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非英语专业师范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非英语专业师范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3 03:42:30 影响了:

  摘要:本文以问卷的方式,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浙江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学习现状作了调查与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师范生;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外语教学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
  
  1、调查目的
  本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语境下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束定芳(2004)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设计了一份力求反映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表。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师范类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2)提高英语尤其是听、说能力的途径;(3)对大学英语教改的态度。这些问题基本上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并掌握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英语学习的总体情况,为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2、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来自浙江师范大学二年级的500名非英语专业师范生,其中男生205名,占41%,女生295名,占59%。选择大二学生作为受试对象主要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大一的英语学习之后,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方法,因此也就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调查对象是浙江师范大学2003、2004级本科部分学生,受试对象来自全国10个省,地区跨越性较大,年龄均在18~21岁;上大学前均学过7~9年的英语,说明他们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受试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调查形式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5份,有效回收率90%。本问卷共设计25个问题,其中23个为客观题,2个为主观题。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课堂上的表现,学习的积极性,平时学习英语的时间、资料、途径、难点,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种种感受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看法等。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调查研究主要从下三个方面来开展经过数据处理,我们将各个问题的调查结果逐项分析如下:
  1、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
  从表1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多样化的。而通过四级考试拿到文凭这种“证书动机”和学好外语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社会要求”占到的比例相当高,分别是38.5%和47.5%。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12.1%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目的,不得不学。总的来看,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是因为意识到英语学习的价值: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英语有助于实现目标、找份好工作;英语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媒介;英语可提高个人社会地位等。
  2、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所以关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了解他们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主要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2的数据表明,自学(69.9%)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这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授课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比例较低,这说明教师讲课和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Brown认为,教师讲课的精彩往往会帮助学生节省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而同学问的合作学习(peer-study)是其他许多学习形式所不能代替的(Brown,H,D,2001)。
  表3的数据表明,通过大量课外听说练习来提高听、说能力,其针对性强,见效快;看原版电影、听英文歌曲有利于在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听力,同时又可以熟悉英美人的发音特点,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上课积极参与,利用一切机会来练习听说能力的学生比例数最低(27%),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练习听说能力。
  
  3、大学生对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态度原有的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新的经济及社会各方面发展需求。所以教育部从三个方面对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进行重大改革。这三个方面的改革是:修改现有的教学大纲,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听说为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将被动模式转变为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评价系统和四级、六级考试办法,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以实用为主。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使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都能达到基本听懂英文广播、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张尧学2003)。口1表4的数据表明,85.1%的大学生对英语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只有11.9%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可以说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适应客观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调查的启示
  
  通过本次对非英语专业师范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1)了解动机组成因素的复杂性,实现个性化和自主性学习。要想使语言教学给学生以动力,就必须首先了解他们学习该语言的动机,然后对其动机作出反应(马丁・韦德尔,刘润清,1995)。Harmer也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最大因素(1991)。从调查结果看,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拿到文凭和找到一份好工作,这是因为许多学校规定必须拿到四级证书才能毕业,大学生必须有四级证书才能被用人单位承认等原因。这就是中国语境下的特定英语学习动机,这些动机可以让学习者付出努力,但这种努力非常被动,并不一定产生强烈的动机,而是迫使学生不得不付出努力的社会要求(黄红安,2005)。而当前我们又处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英语教师数量相对有限,一个教师面对五、六十个学生,造成学生听说训练的机会减少,语言技能应用实践的机会下降。因此,必须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计算机可以反复单独地进行英语听说训练的优势,建立基于教师课堂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加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文化基础不一,学习策略有差异,有的读写是强项,有的听说是强项。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个性化发展要求,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的特点,使大学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学习更加个性化、主动化。
  (2)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来,学生认为学好英语的主要途径是自主学习,把教师的教学放在次要地位。而实际上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讲课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而纯粹地教授语言知识,应该培养学生具体的交际方法与学习方法。而这需要教师尽快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中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参与,建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管理模式,让他们在课后能够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并进行自主创新。
  (3)积极应对并积极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从本次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对大学英语进行教学改革。这说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束定芳所说的那样,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师资质量不高,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课堂教学应试倾向严重,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不得法,中小学、大学外语教学严重脱节,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外语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束定芳,2004)。我们有必要分析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需求问题,包括社会需求及学生个人需求,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但是实际情况是,全国1000多所高校只有两个统一的大纲(束定芳,2004)。因此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国家可以有一个统一的大纲作为一个参考性、标准性的文件,但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和要求每个地区甚至学校都有一个自己的教学大纲,这个大纲是国家标准大纲与本地、本校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师范院校也不例外,应该根据学习者个人的需要来制定教学目标,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什么和怎样学这两个方面有更大的主动权。同时,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根据师范生的特点,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设计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需求。
  总的来说,本次调查的样本数量较大,所以本调查结果在师范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需要强调的是,目前针对师范类院校的外语教学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的还很少。希望本研究结果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