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实验水墨在高教中的实效功能_韵达时效高吗
 

实验水墨在高教中的实效功能_韵达时效高吗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5:05 影响了:

  一、“登山型”课程编制理论与实验水墨的关系   现代高校国画教育课程从表现形式划分,主要有工笔和水墨两大类。工笔已经成功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水墨教育却因为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等价值观念、语言体系、文化经验、历史逻辑的论争,在新保守主义下,坚守传统教育模式而裹足不前。所以,在中国水墨教育中出现了一个悖论:偏离传统的实验水墨艺术品往往是学院派的教师创作的,但在课堂上他们不教实验水墨,只按教学大纲的内容给学生上课――教学与创作截然分离。
  目前国画课程编制是基于传统国画研习模式,即分为如下表所示的线性知识积累:
  
  日本东京大学的左藤学教授指出课程编制模式有两种:“阶梯型”和“登山型”。以上课程编制模式有预设的教学目标;有能有效实现该目标的活动;最后,对照目标,借助测验(创作)作出评价,即“目标――成就――评价”,是典型的“阶梯型”。何为“登山型”呢?它的结构为“主题――探究(经验)――表达”,表明这是一种不仅注重学习结果,而且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设计。维果茨基认为,“学习并不是内蕴于知识之中的,而是通过‘活动’社会地构成,又通过‘内化’心理地构成。”他所强调的活动性学习是以语言、逻辑、符号、概念之类的工具为媒介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学习观打破了传统学习观的二元对立:具体与抽象、经验与概念、感性与理性、实践与理论的分割。
  “登山型”课程理念在水墨教育中正好对应并契合实验水墨的生存机制。从水墨教育的角度来说,实验水墨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强烈变革意识和实验精神的水墨画创作。本文关注其实验性对“登山型”教学模式的对应,如下表:
  
  第一,实验水墨有自己明确的主题(诉求):1.现代性诉求――传统笔墨写意及文人趣味没有现代土壤;传统造型和审美受到西方美学和造型意识冲击。2.本土文化诉求――面对西方中心主义,怎样使水墨在进入现代的同时突出中国的文化身份?3.现世身份诉求――实验水墨在传统水墨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之间的夹缝中,如何拉近与大众的距离?第二,实验水墨的探究经验。1.现代性诉求,横向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方式。2.本土文化诉求,纵向借鉴传统中有价值的元素,将其进行现代化转换。3.现世身份诉求,利用一切语言形式来表达社会景观和自我感受的状态,改善疏离大众的缺陷。 第三,实验水墨形成了三种主流表达方式:1.以精神探索为中心的表现型水墨,是实验水墨最富有成果的收获之一。2.以语言实验为目标的抽象型水墨,从笔法、墨法、构成诸要素中演展出有意味的形式。3.以现代观念为前导的边缘型水墨,将实验水墨与传统水墨形态彻底拉开了距离。
  
  二、实验水墨在高教中的实效功能
  所谓“实效”,即现实的效应或现存的有效功能。实效思维的实事求是观,强调对任何“实事”都要从“实效”出发。实验水墨的实效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顿悟――渐悟与作为课程的可行性实效。实验水墨于20年间完成了从启蒙探索到形成生态――水墨理论、经典作品、流派潮流、艺术家群、展览出版、广泛的受众,为其进入课程体系提供了实体支持。而且,实验水墨正如顿悟一派,明心见性,直面时代性和东西方碰撞的现实。
  2.文化语境实效。为了和传统水墨拉开距离,找到新的艺术表达途径,许多实验水墨探索实践,不仅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了中国化的吸收改造,并且在传统艺术中挖掘隐藏的现代因素。这既非常有效地促进了传统水墨画的现代转型,也为水墨画开创出全新的可能性。
  3.材料技法实效。实验水墨教学的材料技法实效,首先要研究纸上水墨的墨韵和挥洒意趣,发掘传统水墨技巧的现代意蕴。在基本的笔墨意趣、笔法的基础之上,以最基本的材料进行创新探究。随着绘画观念的进一步拓展,还可以借助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的综合实验,以获得新的水墨表现形式与审美情趣
  4.创作造型观念实效。实验水墨教学是兼容现实主义的,如都市题材等写实水墨,同时,也发扬“不似之似”的传统,如表现水墨。但实验水墨在创作造型观念上的重大突破是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抽象水墨。创作造型观念的深化,使实验水墨有了更宽泛的包容性。
  
  结语
  将实验水墨引入教学是对课程改革时代要求的回应。实验水墨的创造性和实验精神,可以改变因循守旧,防止走向技巧决定论的极端。实验水墨的现代性,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现实社会与生活,并通过实验,努力寻求适应现代社会情境的笔墨语言来进行艺术表达,从而实现传统中国水墨画的现代转型。实验水墨倡导的抽象表现,可以使学生对国画造型语言进行一种艺术学意义上的还原和生发。
  总之,实验水墨已经具有课程编制的实效功能,无疑可以打破传统课程单一化和程式化的现状,给中国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注: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2009年度校级青年项目课题,编号为09A012。)
  参考文献:
  [1]刘子建.悖离学术精神的庸俗[J].中国书画,2003(7):97.
  [2]钟启泉.(新版)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74―477.
  [3]朱平.20世纪末中国实验水墨的文化诉求[J].艺术百家,2007(4):129.
  [4]贾方舟.现代水墨的三种形态[J].艺术生活,2001(2):46-49.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