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文学教育中生命质感的优化】 生命的质感
 

【文学教育中生命质感的优化】 生命的质感

发布时间:2019-01-26 03:48:03 影响了:

  文学教育理应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感受与体验又只能在心灵开启之后,即在有了生命意识之后。因此,文学教育中,必须充分关注生命的存在,与鲜活的生命进行对话,以促成学生自身个体生命质感的生成、积淀与优化。
  一.生命质感在审美的熏陶中生成
  自我的存在,是接受美的感染的第一步,再尝试从语言文字中寻找自然美的所在。诵读与想象的能力只能赋予个体生命意识清醒者,从意识到自然生命之美,到意识到自我在大自然怀抱里的存在价值。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所描绘的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触动人美好想象的正是自然与生命的质感。其中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深层之处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无论是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还是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无一不是内在生命情感的激发。
  生命质感并不拒绝丑的冲击,文学长廊里同样不拒绝丑陋的敲钟人。鲁迅笔下阿Q人性的丑陋,烙在心坎上,“套中人”别里科夫的猥琐,令人发笑。文学教育就是要从这些社会本相中,让学生感受到丑与美的冲击和是与非的映照。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个体生命意识的存在。
  生命的最初,是意识,而生命质感又生成于美丑的触动,不管是喜欢还是厌恶,凡是从喜欢或讨厌开始的阅读教学,必定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会带来更多未知的谜团,触发学生前行探索。
  二.生命质感在博览的积淀中升格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如今,怕是只学《诗》,仍然会“无以言”。阅读《记念刘和珍君》,要看看鲁迅对杨荫榆等人的态度,要看看当事者的态度,还可以看看《为了忘却的纪念》,试作一番比较;阅读《报任安书》,要看看司马迁所处的那段历史,去关注一下《悲士不遇赋》中司马迁的情感;阅读《逍遥游》,怎么能不看看庄子的寓言呢?怎么能不拿他与同期的诸子们比较一下呢?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让人物形象变得丰满,才能让见解变得深刻,才能让学识变得渊博。
  再说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样一篇充满个人的“清、静、悲凉”心境的形神兼备的散文,不由得会让我们神游一番:这郁达夫该是怎样一位翩翩君子?为何偏偏选中这些“一椽破屋”、“蓝色的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这些“清、静、悲凉”的景物?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就这样一个文人他该是面临怎样的一种人生坎坷?他消沉吗?
  在美的触动下,我们走近一个旧中国文人的身边,看到一位敏感多情的作家,为了谋生,他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内心充斥着悲凉。纷乱的民国时期,十年的旅日生涯,饱受屈辱的他,内心深切而热烈的呼喊。在文化积淀沉郁的古城,在寻根之旅的归处,在滋养了民族心态的故都,个人的不幸,社会的动荡,时局的腐败,连年的战乱,生活的颠沛,内心的孤寂,全被融化成温涩的泪水,充盈了双眼。就这样,我们能够探寻到一个人生,一个历史。当然,我们还可以走得更深,更远。
  生命的质感是需要成长的,它需要情感的灌溉,思想的喂养,才能韬光养晦。阅读教学,给予学生不同的生命体貌,给予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给予学生不同的人生体态。在一次次的阅读中,生命的质感变得细腻而独特,情感丰富,思想丰厚。
  三.生命质感在凸显个性中延展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相同的。在文学熏陶中,美感染我们,丑触动我们。在文学探寻中,不同的人生使我们眼花缭乱,不同的思想碰撞着我们。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自己的眼光记录下了他所知道的人与事,他主张“不虚美,不隐恶”。主张总是好的,但是毕竟是一个经历巨大磨难的人,对人世间怎可能无欲无求?一个对美与恶有着强烈激情的人,我总不相信他会完全客观。结尾“论赞体”,恐怕正是其热烈情感自然地喷涌吧!撇开历史,从文学的角度,我们只要知道这就是司马迁的生命质感的个性彰显即可。
  《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刺秦”,重头戏应该是荆轲的形象,但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却莫过于田光与樊於其之死。他们无法理解这两人为何要“白白”地送出自己的生命。在这个重视人的时代里,这是文学个性理解的一个时代特点。
  文学作品问世伊始,也就拥有了作者独特的生命质感。读者的品评,又会将其引入新的生命长河,使其获得更为丰厚的生命质感。因此,没有哪一部文学作品会拒绝阅读者的个性解读,而阅读者又会在个性化的解读中延展自己的生命质感。
  
  孙霞,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左晓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