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浅谈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理念
 

[浅谈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理念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9:29 影响了:

   湖南省于2007年秋季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两年来,我们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当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从而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笔者根据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及对学校课堂教学的观察和思考,对当前课堂教学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的变化
  
   在上级各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学校组织老师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对新教材进行仔细研究,探求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培训,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1. 改变了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探讨新课程改革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理念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方面,改变了只重“教”,而不管“导”的不良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改变了只重“优等生”,而忽视“临界生”“潜质生”的不良教学行为;三是改变了只重“考试科目”的教学,而不管“全面发展”的不良教学行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的目标多元化。传统教学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中,教师把学科知识的传授作为基本目标。通过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课堂教学已不再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还重视了技能的培养;不再只局限于方法的讲解,更重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训练;同时,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与促使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2)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们都能清醒的认识到,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构成。教师的“教”毕竟是外因,而学生的“学”才是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而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创造性学习。
  (3)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精神认为,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很优秀,但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很优秀的一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能充分认识、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4)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型人才,这是发展的必然。学校教育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为此,学校除了按要求开设、开足音体美及电脑信息技术课程外,还增设了综合实践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2. 改革了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教”的方法及学生“学”的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1)教师改变了教法。
   毛主席曾经说过,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通过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促使了教学方法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生动、具体、形象,使教材中抽象、微观的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使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极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② 创造性使用学科教材。教材是《新课标》的具体体现、师生们进行教和学的依据,但是,并不是教和学的唯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教教材,而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选用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创造性地重组和使用,从而使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 由“教”转变为“导”。教师并不是牧师,不能呆板地向学生教授学科知识;学生也并不是学习机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去说、去议、去读、去写、去思考和去讨论,从而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和创造力。
  (2)学生改变了学法。
   一般说来,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一定的思维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的青少年。他们已经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产生着比较强烈的欲望。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形成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形成强大的自我和自信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未来的发展奠基。
  ① 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主见,要有独立性。不要像小孩那样,鹦鹉学舌式的跟着老师学习,受老师的支配;而应该根据课程要求,制定学习计划,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因特网、电视、电脑、广播、报纸、杂志、同学、朋友、老师等,主动学习、拓宽知识;借助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推理、归纳、判断,主动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进行交流,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去掉依赖、害羞的心理。一方面,不要碰到问题自己不动脑筋去思考而是依赖他人的帮助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要大胆进行学习,而不要害怕同学们嘲笑或者老师的歧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学习行为和习惯的主宰者。
  ② 合作学习。合作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总是有限的,应该学会跟人合作成为一个集体,从而发挥集体的优势和智慧使事情成功。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跟同学交往、共同学习、共同开展活动,从而使自己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去掉自卑心理和自傲心理。学习优秀的学生不要高高在上,而瞧不起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从而使自己被孤立起来;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不要有自卑心理,不敢参加合作学习,从而使自己的学习陷入困境,要勇于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只有相互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才有可能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③ 探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即:探究。学生应该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于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主动找同学、老师讨论,主动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有效地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一方面要勤奋,一遇到问题就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另一方面要有大无畏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向困难挑战,努力解决问题;同时,又要从多维角度构建知识,得出结论。只有这样,学习才会进步,能力才会提高。
  3. 改变了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反过来,评价也是检查和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引领教学的指挥棒。长期以来,评价手段简单、方式单一,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实施《新课标》、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知识把握、能力形成、综合素质和成长印记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意志、上课表现、活动表现等,目的是通过形成性评价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展自己学习技能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考察学生上课是否认真、活动是否积极、学习方法是否得当、与同学是否合作、是否勇于探究学习等,从而规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终结性评价指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包括期中、期末测试及会考、高考等考试,用以检查教学效果、选拔人才,促进教学发展。在终结性评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应该考查考生对学习、运用的技巧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情况,从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绝大部分老师不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结合学习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将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与测试的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2)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
  自评是指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评是指学生间对学习的相互评价;师评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评价。在评价活动中,学生首先进行自评;然后同学根据其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互评;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其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外作业情况、课外活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互评与师评,一方面保证了对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使学生正确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弘扬个性,全面发展。
  (3)评价标准与灵活性相结合
   评价标准是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尺子,是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保证。然而,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不一,学习基础不同,因此,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势必存在着差异。如果死搬教条地用同一个标准评价学生,肯定会严重伤害学生的学习自信,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将评价标准与灵活性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二、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
  
  《新课标》的实施、新课改的进行,给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使现代的教学显示出勃勃生机,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加强和提高。然而,教师的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教师在教学中的注意:
  1.“双基”目标不可废
  新课改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是针对传统的知识型教学目标提出来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贯彻三维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它并没有否认知识与技能目标,相反,他把知识与技能目标放在首位。因为,知识与技能是情感与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情感与态度应该在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追求教学过程、教学情感,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以活动形式替代了必要的知识讲解和训练。学生虽然上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貌似非常成功,然而并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学习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建议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贯彻教学中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同时,也要贯彻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放羊式”教学不可取
  新课改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由,而应该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的自我学习。然而,有些教师以教学改革、让学生自主学习为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不管、不问,采取“放羊式”的教学。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新课改精神格格不入。因此建议教师认真理会自主学习的真正含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3. 传统教学法不可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方法现代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有些教师用多媒体完全替代了传统教学,每节课就是用多媒体把教学内容在荧屏上过一遍,就算完成了上课任务。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考、消化的时间,没有练习的机会,结果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因此,建议教师在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同时,传统的粉笔、讲解方法和简笔画等基本功不能丢,而应该充分结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使现代化教学工具恰到好处地为教学服务。
  4. 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弃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学生这一主体应当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调控作用,结果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没有得到解答,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忽视了全体,影响了全面。因此建议教师不要忘记了自己是教学中的主导,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
   5.新一轮教师培训不容缓
   新课程知识更新快,要求教师不断地自修学习,不断地创新教法,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既要完善培训模式,一是省市级要建立骨干培训长效机制,二是县级要加强示范培训,三是校级要强化校本培训。与此同时,应该大力鼓励教师二次进修,一是到高校脱产进修,二是请名教授、名特教师来校对教师短训,三是强化自修,加强教育理论著作和专业学习,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的能力。
   6.教材修订完善不容拖
  通过初步的实践和探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巨变,教材要不断修订和完善,使教材体现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为此,一是要及时补充最新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二是要调整教材体系,使教材便于教师、学生的教学;三是分解通用技术内容,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四是要有实效地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受到教育,受到锻炼,受到熏陶。
  (责任编辑:贾腊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