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困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做传统生意的困惑
 

【困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做传统生意的困惑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3:04 影响了:

  [摘要]在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现之间,褒此贬彼抑或褒彼贬此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可传统、可现代、还可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三种做法因文制宜却殊途同归,都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存在,都应努力获得学生语文能力的现实发展。
  [关键词]教学观 传统 现代 预设 开放
  
  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人选首都师范大学霍秀全先生主编的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一书。在我们宁夏课改实验区,这本书被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 按说,选修课尤其应该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但在这个教例中,因为是参赛课(全国中语会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银川赛区优质课选拔赛),受教学课时一课时所限,加上这篇文化散文思想厚重,在教学内容上承载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我基本选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发其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从整个课堂状况来观察,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确实被激发了出来。可以感受得到,他们的情绪随着教学的进程时涨时伏。有一个学生下课后对我说,“老师,假如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也许我就是那个王道士。怎么会是这样呢?我心里特别难过。”
  学生的反应似乎可以说明这堂课上出了一定的效果。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恰恰是我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
  因为,在整个备课的过程中,我一方面努力接近学生的心灵,思考怎样使他们对课的内容产生兴趣;一方面努力接近既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到一个问题该怎么问,一句话该怎样说,才能“诱导”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走进自己设计的包围圈里,可谓是用心良苦呀!但说到底,课堂完全按照规定的轨道进行,学生的兴趣只是兼顾罢了。课前我已经预设了种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即使出格,也出不了大格,因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基本都在预料之中,我都会将那些不安分的因素平定下来,然后将学生拉回到我的设计中来。
  为此,我深感困惑。在这个教例中,教师所下的那些功夫是不是顺应了教学的基本规律?还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凭什么让学生按你教师的理解去解读文本,他们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完全被淹没了。也许他们的理解还初崭头角,可谁能说那不是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涓涓细流?谁能说那不是春天枝尖上冒出的新芽?他们可是毫不知情地跟着你走。你能保证你所指的这条路不会误入子弟吗?学生收获的和失去的哪一个更多?不敢再往下想。
  其实从一开始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很想放手,期望这堂课在一种自由而开放的状态下进行。当然也要完成教学目标,但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比如在引领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以“我想对说”(横线上可填王道士,中国的文官,欧美的劫掠者;也可填余秋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或是中华民族,中国人,中国的青年……)为题目,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各组可以相互补充。在上面的基础上,教师收尾示范“我想对我们自已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收束整个课堂教学。遗憾的是,受时间限制,这个题目不得不被删掉。而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不得不循着另外的路走下去。
  我想这样一个环节的设计,可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他们的思考一定更为开阔,课堂上就不仅只有教师一个入的声音了。
  而在这个教例中,学生的情感虽然被调动起来了,终究离不开一个“主旋律”。要是每节课都围绕“主旋律”进行,结果将如何?放眼望去,学生将会真正地失去“自我”,失去“个性”。现在我们只是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那声音还压在心里:等他们离开学校后,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心中的那个真实的声音是什么。这可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大失败了。
  我曾经这样想,如果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就可以打破传统的必修课的讲法,不用顾及方方面面的束缚,潇潇洒洒上它一节选修课。仔细掂量,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儿,这也不是问题的根本。一堂公开课总算上完了,可内心的激荡到现在也没有停止,甚至感觉到很不安……将这些感受形成文字,表达自己的教学困惑,希望得到教育界行家的指导,以期走出困境。
  [附]《道士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空前的文化悲剧――“敦煌劫难”:体会余秋雨先生对这场文化劫难的情感。
  2.深刻认识其产生根源――政府昏庸**,人民无知麻木: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发其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2.教学难点:深刻认识那场文化劫难产生的根源。
  
  三、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文化散文思想厚重,语言表现力极强,在教学内容上承载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在40分钟的教学时限内,不可能面面俱到。本教学设计侧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发其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四、学情分析
  
  课前无法对学生的认知、情感等情况有所了解。因此要充分备课,尽可能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备学生方面下足功夫。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讨论、探究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敦煌图片,介绍敦煌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引出至今仍让国人感到耻辱和痛心的“敦煌劫难”。为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奠定基调。(央视“探索发现”视频资料)
  ――我们看看作家余秋雨在他的散文《道士塔》里,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2.速读文本,筛选信息
  ――那里曾经发生了什么事?(概述)
  ――标出直接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句段。
  3.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句段非常多,但作者将他的情感凝结成了三个字。请同学把它找出来。
  ――“我好恨”
  4.以“我好恨”这一集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为切入点,展开对文章思想内涵的分析。
  问题一:作者“恨”什么?(王道士、中国政府、外国劫掠者、自己)
  问题二:分小组讨论、探究作者为什么“恨”?
  重点分析“王道士”。王道士都做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恨”王道士?抓住关键句段:P16页最后一段:“王道士……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探究。
  5.归结引导
  6.(展示图片)联系现实,唤起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7.拓展阅读:余秋雨敦煌散文系列之其它三篇
  ――《莫高窟》
  ――《阳关雪》
  ――《沙原隐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