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虚无繁华 [语文课堂的繁华与虚无]
 

虚无繁华 [语文课堂的繁华与虚无]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4:29 影响了: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很多新鲜的元素,使课堂热闹活泼,生动有趣,然而随之而来对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开始变得迫切而必要。本文将就学生需要的语文知识,学生适用的学习方法,和激发问题方面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作一些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内容 有效性 语感
  
  新课程改革伊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教学革新,尤其是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等形式的语文活动更是颇受欢迎。在实践探索阶段,一系列的听评课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教师一改之前的中规中矩,务实求本的风格,转而精心营造热烈活泼的课堂氛围,仿佛从此找到了一条语文教学的康庄大道,然而一位评课老师的话无疑在这热闹的舞台上泼下一盆冷水,她说:繁华过后是虚无!是啊,热热闹闹的一节课,热闹过后又留下了什么?语文课不是游戏课,只为了身体的放松,精神的愉悦。语文课更不是表演课,只为了一饱观众的眼福。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语文课的目的,清楚谁才是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体,并据此确定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
  大量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所产生的教学内容,在“教什么的正确与否”和“用什么去教是否对路”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问题。且先不论“用什么去教”,单是“教什么”的问题早已成为制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大弊病。可见若要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目标,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科学。
  一、舍“熊掌”而取“鱼”――教学生不会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听评课往往既没有看到教师“想教什么”与“实际教什么”的复杂关系,也没有把学生“实际学什么”与“应该学什么”联系起来。这样一堂课下来,听评课这往往还是把目标放在了“怎么教”上,对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条分缕析,关注的是课堂如何精致,气氛如何热烈,却忘了问问,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多少。
  北师大张秋玲教授《从文本的原生价值中寻找教学内容》指出:教学是一段旅程,是师生同行的一段知识之旅,不同的教学设计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情”,不同的教学走向就可能让学生领略到不同的教学“风景”,当你位于教学途中的一个个教学“站点”的时候,你就会不可避免地先确定正确的教学“路标”然后选择合理的教学“途径”,从而呈现最佳的教学“风貌”。
  立足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是为他们所需而服务的,这就必须摒弃教师想当然的一些美好愿望。在理想的情况下,“备学生”和“备教材”是统一的,正是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备教材”――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课程专家提供的“一般应该教什么”转化为“实际需要教什么”。关注与学生实际的契合,这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本来含义。
  教学生不会的,才能寻求教学的高效性。通过预习,提前掌握学生情况。在很多情况下,老师对教学内容中哪些是学生不会的,哪些是已经掌握的并不清楚,因而对应该教什么就很难确定。“备学生”就要课前对学生预习情况、综合能力有全面的了解,方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简单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学习小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取舍,一定要从学生出发,有时候教师认为有营养的“熊掌”在学生看来也许毫无价值,而教师认为价值一般的“鱼”却恰恰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才是有价值的,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舍己所欲之“熊掌”,取学生所需之“鱼”。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交给学生方法是老师的终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就强调对“过程和方法”的把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论是从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教学任务的完成上看,都偏重于课文内容的学习而缺乏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学小说只知划分情节,找出人物性格特点;学诗歌则注重名句的背诵,以应付考试;学议论文则围绕中心思想反复申说。尤其是文言文更是关注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将这些知识讲清楚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殊不知这样对文章的“肢解”,只见“言”而不见“文”,不仅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魅力丧失殆尽,即便从“言”的教学成效来看,也实难令人满意,结果是学生谈“古”色变,学习效率自然低下。文中字词句等重要文言知识大多通过老师点拨,有的老师干脆包办,归纳整理好后学生只负责背下来即可,整个学习过程缺少学生自己的感悟,长期以来也就养成了学生的惰性,语文素养很自然难以提高。
  鉴于语文独特的言语形式,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语感是把握言语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诵并辅以语势(语言姿势)教学来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且不说在诗歌散文等颇具音乐性的言语形式中,通过诵读生成对文字内容情感思想的体悟,在其它的文学样式诸如小说中语感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我们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一方面则由于语文中有一部分知识属于“缄默的知识”,这自然也正是其奥妙所在,使得即使面对同一文章,每个人的领悟也都是独一无二。怎样让“不可言传”之意外化为“可以言说之情”,这便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诵读指导。
  三、众里寻她千百度――制造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未知或不熟悉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从上课的实践看来,对于课文所涉及的课外知识、作家逸事等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看来教材和课外知识无论缺少了哪一个,教学内容都有所偏颇,只有将二者合理恰当地结合方能成就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而关键恰恰在于如何方为恰当,怎样才算合理。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本,在落实教材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课外问题。而这一措施能否有效,关键又在于能否激发学生产生有价值的问题。
  然而按照我们的传统观念,每一节课,不管是学习什么,问题都要完全解决了才算结束。不少教师甚至认为,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比让他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更好,在这点上中外教育理念存在巨大差异。也就无怪乎在中国教师眼中堪称完美的一堂课,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训练也很有针对性,时间安排很恰当的,却受到美国教育学家的质疑: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这些教育家认为,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样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长期保持。语文知识体系庞杂丰富,文学著作更是卷帙浩繁,四十五分钟毕竟太过有限,一堂课如果能够给学生制造一两个有意义的问题,让他们积极地在课外去找寻答案,解决问题,也许对于学生来说,收获并不比课堂上得到的少。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识地留下不讲”。于是就形成了问题。一个高明的老师懂得制造问题,让学生“众里寻她千百度”,对语文学习能够保有长期的兴趣,当他们“蓦然回首”之时,收获了满满的成就和喜悦,则能继续转化为语文学习的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八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