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社会化过程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社会化过程

发布时间:2019-02-07 03:52:21 影响了:

  [摘要]城市流动儿童是现阶段我国各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理的健康成长正遭受着巨大的威胁。调查表明,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长期笼罩在自卑心理的阴影下,造成了他们的人格发展受阻以及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化;自卑;超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6-0004-04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这些只身前往城市的农民工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及住所后,开始将孩子带到身边,于是在城市里形成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相对城市儿童来讲,这一群体往往居无定所,因此被称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生活、学习后,往往会面临一个艰难的社会适应期。社会适应是个体逐步接受现在社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少年儿童时期是个体早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早期社会化主要指从4岁、5岁到小学、中学时期,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经历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而流动儿童绝大部分都处在这一时期。
  流动儿童生活在城市,又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孩子,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使他们在心理上经历着其他同龄人不曾经历过的压力和挣扎。刚刚结束的对约有近2000万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因受歧视而自卑,他们大多性格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他们已感觉到了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在城市壁垒面前的难以逾越,这种强烈的不平等感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真正有效的教育,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战胜自卑,形成健康的心理,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对整个社会的不满甚至仇恨情绪,从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一、关于“自卑感”的理论
  
  所谓自卑,是指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其他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自卑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而且随着人生的发展,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原有的自卑感在不断地得到补偿之后新的自卑感又不断地被发现。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它一定会迫使他采取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如果处理得好,会使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卑去寻求优越感,达到人格的完善,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若处理不好,自卑容易消蚀人的斗志,就像一把潮湿的火柴,再也燃不起兴奋的火花。长期被自卑笼罩的人,不仅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而且也会诱发生理失调和病变。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许多流动儿童总觉得自己家里穷、地位低是没面子的事,与同学相处时敏感而自卑,往往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久而久之,产生了诸如极度自卑、不安、孤僻等心理问题,有的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甚至因此而退学。
  阿德勒认为,人有了自卑感,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这种不断追求优越,实现新目标,克服自卑感,达到人格完善的过程就是超越。阿德勒相信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给人提出目标定向,这种目标就是追求优越,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超越自卑,追求优越,否则就会得心理疾病,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自卑感是推动每个人去获取成就的主要推动力,一个人正是感到自卑,才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补偿,超越自卑。基于此,流动儿童应该坦然面对在城市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到的种种自卑感,树立远大目标,实现自我超越。
  同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是依他们对别人生活所作的贡献而定的,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合作。在阿德勒看来,人们对生活意义的错误理解往往起自儿童时期,从小树立牢固的社会兴趣是一个人不断超越自卑、追求优越目标的重要保证。
  因此,对于流动儿童来说,首先我们应加强早期教育,从增加儿童的社会兴趣人手,使他们获得正确的生活意义,进而培养其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己良好的态度,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引导流动儿童适度提高自我期望,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并且让优点长处进一步放大。一个人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与他人进行正确的社会比较,才有助于肯定自己,才可能克服自卑感。
  再次,引导流动儿童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增加成功的交往体验。自卑者总是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开与人的交往,而越不与人交往,就越怯于交往,也就越容易滋生自卑感。如果自卑者能积极参加交往活动,不断增加并享受交往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
  
  二、流动儿童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
  
  导致流动儿童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笔者下面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从主观方面来看
  1,心智不成熟,认知能力低下。十二三岁以前的孩子心智很不稳定,本身自我认识能力差,容易夸大问题的性质,常常凭自己的想象走入心理“死胡同”。而13岁~18岁又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危险期。这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心理容易趋向偏激逆反,若教育引导不当,他们很容易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偏差,严重的甚至走向犯罪。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流动儿童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就更容易成为“问题儿童”。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对广州、深圳、汕头、佛山等10个市、20多个县区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未成年犯中有51.8%是外省的未成年人,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些未成年犯大多数从广东省外流入,或从广东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他们几乎都是农家子弟,且都只具有初中一、二年级以下的文化程度。许多外来未成年人由于缺少监护人的有效监管,对某些不法行为盲目模仿,或受到成年人教唆误入歧途。
  2,安全感、归属感缺失,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这些基本需要若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存在焦虑”,进而造成情感和行为失调。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也强调人格发展是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儿童早期的心理发展不良必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流动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早期,不安全感、对环境的不适应、爱的缺失造成他们情感的匮乏。如果缺乏及时疏导和治疗,轻则可能会造成他们成年后生活中的痛苦,重则会致使他们出现形形色色的反社会行为。
  同伴交往在少年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但是,与城市少年儿童相 比,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感更低,孤独感更高。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与城市少年儿童的交往具有更为特殊的价值。城市少年儿童是他们感受和认识城市社会的重要途径,对城市同伴群体的归属感影响着他们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和他们的城市适应状况。我们在扬州的调查中专门针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同伴的交往进行了考察。从总体状况来看,流动儿童与城市少年儿童的交往并不是很多。仅有25.2%的流动儿童回答“在我的好朋友中,有不少是城里的孩子”,而仅有18.9%的城市少年儿童回答“在我的好朋友中,有不少是农村来的同学”。可见,流动儿童的交往大多集中于“身份”比较一致的流动儿童之间,城市少年儿童仍是他们的“圈外人”。这些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来自城市的包容和尊重,他们的自卑心理就会加剧,从而产生“城市畏惧症”。
  3,自我身份认同混乱。流动儿童在心理上远远没有真正融入城市,部分流动儿童甚至在身份认同上产生矛盾和困惑,成为“双重边缘人”。访谈中发现,虽然很多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了很久,已经相当熟悉城市生活,但当我们问他是哪里人时,有很多孩子还是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外地人”,有的甚至犹豫着说:“我也说不清楚我喜欢哪里。”有的孩子虽然说想留在城市生活,但谈话中却一口一个“我们农村人”。这说明户籍依然是孩子们确定自我身份的重要标志。自我身份定位的不确定性往往给孩子们造成无形的压力,在同伴交往中他们总觉得低人一等,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品质也就潜滋暗长了。
  4,学习动机单一,学习压力较大。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流动儿童具有较强烈的外在学习动机,表现出一种功利型的而非自觉型的学习动机。数据表明,流动儿童排在第一位的学习动机是“报答父母,让父母生活得更好”(82.1%);其次是“考上大学” (54.1%);排在第三位的才是“获得新知识”(36.1%)。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之所以好好读书,更多的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渴望。他们的学习活动以被动接受居多,主动参与不够。同时,五成多的孩子曾经被别的同学欺负,近七成的孩子曾感到害怕、紧张、担心。这种过分强烈的功利型外部学习动机往往造成孩子们在自我评价方面出现偏差:只要学习好。那就是一好百好;倘若学习不理想,那就一无是处了。而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学校学习后,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适应期,在跟城市儿童学习竞争中难免产生挫折,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自卑感。
  5,人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流动儿童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城里的生活,也不愿意再回农村。因为父母的流动性大,频繁转学,使一些孩子错过了受教育的黄金时间。认为城里的老师、同学看不起他们,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有一部分已经成为“问题孩子”。集中表现为社交焦虑、敏感多疑、孤独感、自我评价消极、合作意识差等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他们中有的性格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课题报告显示,流动儿童表现出的内化行为问题较为严重。36.7%的孩子曾经有过回避与他人交往的行为,51.3%的孩子曾经被别的同学欺负,66.8%的孩子曾经感到害怕、紧张、担心,比例都远远比城市少年儿童高出十几个百分点(在城市少年儿童中,上述三个比例依次为25.1%、34.1%、52.2%)。如果对这些孩子不加强管理和引导,放任自流,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从客观方面来看
  1,城乡二元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市民的“一等公民”的心态意识,阻止了广大市民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认同。绝大多数进城的流动人口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社会认同内部化等同样波及他们的子女。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流动人口进城数量增加的担忧,对流动儿童享受义务教育人为抬高门槛。
  流动儿童在城市上学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是显性存在的。比如,流动儿童上学要交纳额外的借读费,学费甚至杂费也要比城里的孩子高,有时还遭遇老师和城里学生的歧视等。即使这些孩子还不大懂事,却已经分明地感受到这种不平等的存在。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说,孩子的这种身份认同和自卑感,是社会现状的直接反映。事实也的确如此,仅因一个户籍的原因,流动人口在社会福利和公民权利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就有诸多的限制和束缚,这是不必讳言的现实。由于所处的环境包括居住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权益问题、户口问题等都不如城市的孩子,而他们却和这些“优越”的城市孩子生活在一起,无形的“社会比较”更会加深流动儿童自卑的主观体验。
  2,社会歧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插班到公办学校读书,或多或少的歧视让孩子对自身的贫困有了认识,自卑心理从此产生。他们因此与社会产生隔膜、对抗甚至仇恨。一些地方专门设立的“民工子弟学校”或在公办学校内部单独编设“民工子弟班”,更是给农民工子女贴上了“标签”,这些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是城市里的“异类”,是需要“隔离”起来的特殊群体。 从农村到城市,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从行为方式到内心都要经历一个起落的过程。不少刚到城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在日常行为等各方面确实有待教育去纠正。比如由于缺乏文明卫生的意识,随地吐痰、丢垃圾的现象较普遍。而此时往往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一句无意的呵责,都可能使他们脆弱、不稳定的心灵受到伤害,形成性格障碍。多数流动儿童生活在“城中村”,在经济条件、公共设施、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中心区有很大差距。我们走访发现,他们多有被警察盘查的经历,有些人的父母还曾被遣送,这些都会对流动儿童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面对一起上学的城里孩子拥有的“家长接送、买课外读物、辅导学习、请家教”等优越条件,部分流动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也就不足为怪了。
  3,家庭教育薄弱。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相对较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不良。从调查的情况发现,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存在较多困难。这或许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有关系,他们往往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
  (2)家长自身素质欠佳。与城市居民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本身文化水平大多不高。我们的调查发现,这些来到城市居住的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初中、小学为主。加之忙于生计,既没有闲暇时间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没有多少能力全面塑造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特质。进城务工人员教育程度的局限,使他们不能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来养育子女,而是采取粗暴的方式来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这也造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尽管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支持孩子的学习,但在学 习上实际能提供的帮助有限。这可能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从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体力劳动有关,也与他们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有关。流动儿童在来到城市后,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家庭温暖有力的支持,不能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将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
  此外,父母的形象是少年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榜样,对少年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调查表明,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从事体力劳动或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很多流动儿童对父母的形象不满,这将会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产生消极的影响。
  (3)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流动儿童大多居住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多以租用住房为主,居住条件和社区环境均较差。走访中我们发现,近一半的孩子不喜欢现有的居住条件,不喜欢自己居住的小区。他们普遍反映他们的课余生活贫乏,不能像城市少年儿童那样经常看书读报、看电影、观看演出、外出旅游、逛公园和游乐场、去展览馆和少年宫、参加体育运动、参加同学聚会、参加公益活动等。他们在课余时间,经常去游戏厅和网吧,自个儿玩耍或带弟妹一起玩,与邻居其他小孩子一起玩游戏,四处闲逛等。恶劣的居住环境、单调的课余生活等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也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正如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所指出:“与人生命的其他时期相比,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4)生活场所经常变更。流动儿童在进城之后,由于其父母在城市的职业性质及场所的变换、其家庭与房东关系状况的变化等原因,其居住的场所往往很不稳定,流动性大,常常搬家,变动住所。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已搬过家的流动儿童有226人,占回答总数(292人)的77.4%。这种住所的变动,使得这些孩子经常随父母“漂流”,难以接受“一贯连续式教育”,错过了受教育的黄金时间。同时面对变换频繁的环境,他们往往会感到陌生、心慌,从而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自卑、孤独与抑郁体验。
  4,学校教育缺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流动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某些危机已经显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有着一种天然的不平衡和自卑心理。认为城里的老师、同学看不起他们,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有一部分已经成为“问题孩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差。不可否认的是,打工子弟学校满足了一些流动儿童的就学需求,给予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以体制外的形式解决了我国体制内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问题。近年来,一些收费低: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民办简易学校开始增多,但这些学校条件十分简陋,而且大多未经教育部门核准,不具有合法的办学资格,存在一些隐患,随时可能被取缔。有学者曾这样描述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从整体来看,流动儿童学校的现状堪忧。在硬件设施的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基本都合格的流动儿童学校为数不多,几乎所有的流动儿童学校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流动儿童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生活,与城市儿童就读的公立学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无形中就在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埋下了社会不公平的阴影,从而使得他们产生敌对、自卑、孤独等不良心理。
  (2)师生关系不融洽。与城市少年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与老师的交往中的冲突性更高,亲密感和满意度更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课题报告显示,24.7%的流动儿童表示“老师不太了解自己”(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21.3%),17.0%的流动儿童觉得老师“很少注意自己”(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13.6%)。另外,15.8%的流动儿童觉得“班主任不太喜欢自己”(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13.6%),14.2%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平”(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12.5%)。总的来说,22.2%的流动儿童对师生关系感到不满意(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17.9%)。
  (3)师资队伍素质堪忧。为了适应普通农民工子女的上学要求,费用低的简易民办学校在我国很多城市发展很快,但是由于资金的匮乏,其办学条件相当恶劣,学生安全和办学质量都没有保障。这类学校的办学者多为初、高中毕业生,其目的多以营利为主。授课教师多数是劳动市场的招募人员,有的是有几十年教龄的退休教师,有的担任过农村民办及代课教师,由于无法转正及工资太低外出打工。也有极少数是大专及本科毕业的打工者,对他们来说教书只是一个可以暂时歇脚的权宜之计,只要找到更好的工作,随时可能辞去教职。他们中大多数不具有教师资格,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简单机械,教学能力和素质较差,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对流动儿童所出现的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更无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干预。
  根据个体心理学的观点,超越自卑、追求优越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能顺利超越自卑。目前我国的流动儿童大多处在人生发展的早期,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人格尚未定型,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不仅要依靠其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帮助与支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