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枝繁叶茂的近义词 [少儿科普出版期待枝繁叶茂]
 

枝繁叶茂的近义词 [少儿科普出版期待枝繁叶茂]

发布时间:2019-02-13 04:37:00 影响了:

  六一儿童节到了,关于儿童成长的话题,自然少不了阅读,尤其是科普阅读。少儿科普出版与阅读一年一年地被关注,到如今,其出版格局(其实应该是观念)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不管是在各大型实体书店,还是在当当、卓越这些网上书店,都可以看到对少儿科普的新的解读。与观念相比,少儿科普在行文中不够“少儿”的问题似乎应该排在次位。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对“儿童”的界定是18岁以下,中国对“儿童”年龄的界定普遍为14岁以下,但现在也有拔高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少儿科普阅读的范畴是很大的。其实这个范畴不仅包含年龄因素,还包括观念的进步。
  在国内各大卖场可以普遍看到,少儿科普专区的读物种类早已不限于自然百科知识类一种,此外还有生活常识类,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一部分历史读物也被大大方方地划归少儿科普的阵地,而且种类不在少数,例如《图说上下五千年》《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讲给孩子的世界历史》等等,都是销量居于前列的品种。当然美中不足的是题材大体仅局限在这几类,光是“上下五千年”的少儿普及版就有无数出版社在介入。历史读物类被归入少儿科普表面上看是卖场布局的一种偶然,其实隐藏着一种必然,即多年来把人文与科普人为割裂的传统在被渐渐否定,这个观念的转变正应该从孩子做起。鼓励孩子既看少儿科普也看人文,与把人文的一部分置于少儿科普大类中,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对“少儿科普”的概念也是一种拓展。
  虽然目前国内对高考文理分科的反对声越来越大,但成效并不显著,因此多数少年儿童仍将面临高中后“投文奔理”的选择。而少儿科普阅读观念的变化,无疑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文理一家”的观念,这对其将来的成长多少有利。既看《我的第一套科学漫画书》《可怕的数学》和《剑桥少儿百科》等自然科学常识,也看《小书包里的经济学》《小学生情绪管理图画书》和《青少年安全自救》等生活常识,还要看林林总总的普及版历史读物,这才是在“大科普”关照下的全面发展。
  综观国内外科学家的学术足迹,少有只知埋头于数字、公式或实验室而有大成就者。事实证明,缺乏人文情怀的科学工作者成不了大家,缺乏人文情怀的科普作者也写不出好的科普作品,更别说专为幼小心灵打造的少儿科普了。
  然而说起对人文情怀的培养,光有历史读物是不够的。国内一些科普界的有识之士早已指出,激起对科学的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因此应注重好的科学家传记的打造出版,少儿版科学家传记自然也必不可少。但综观各大实体卖场和网上书店,适合少儿阅读的科学家传记却少之又少。当然也不是没有,像《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大科学家系列》《科学大师的成才故事系列》《108个科学家的成才故事》《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等等,但比例在整个少儿科普大类下可以忽略不计。据悉,在国外的科学文化(国外没有“科普”这一中国造的概念)图书中,科学家传记的地位始终是第一位,而国内却正好相反。
  国内一些科普界的专家更指出,少儿科普在写作上应该多向文学靠近,应该多写一些科学童话、科幻小说、科学诗、科学小品、科学故事、科学漫画、科学寓言、科学谜语等能让孩子感动并达到悦读效果的体裁。这样的书其实市面上也能看到,如《世界之谜少年科幻小说系列》《童话的动物》《漫画科学大百科》等等,但其潜力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近些年来,“伪科学”成为了一个被众说纷纭的词汇,在很多专家眼里,飞碟、百慕大、神秘主义、反进化论、上帝的秘密、外星人、特异功能、人类记忆移植等等都被归入此列,很多人担心它们会不会走入“少儿科普”进而污染成长中的大脑。先不说“伪科学”这一提法本身是否科学,单说以上几种“伪科学”题材,当下不但在成人科普领域流行,在少儿科普市场也能不时见到,如《世界未解之谜之神秘奇闻之谜(彩图版)》《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外星人与UFO》《问天下:飞碟・小博士漫画百科》之类,“所幸”的是极少。其实家长们不必有所担心,因为以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够解释所有的自然现象,因此少儿适当接触一些“超自然”应无可厚非――连《相对论》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都未能逃脱“伪科学”的呼声。真与伪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一颗善于思考和感动于科学的大脑。1205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