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要重视知识型工作特点评价]评价一个人工作特点
 

[要重视知识型工作特点评价]评价一个人工作特点

发布时间:2019-03-20 07:56:15 影响了: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知识管理到底应该怎么做?   一个团队就像一个球队,球队中的每个球员性格互异,在场上的位置、个人能力、技术特点也不相同,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整个球队的战斗力,反而恰恰是球队组成的基础。由于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特点都会不同,因此要求他们做出同样的知识管理行为、同样的知识贡献也是不现实和不合理的。
  
  从人力资源体系来看,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通常是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把这种思路引申到知识管理领域,那么可以说,科学的知识型工作特点评价应该是知识管理规范化的前提。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科技的进步导致未来职业最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单纯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越来越少,而脑力劳动在职业中的含量越来越高,人们工作过程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型工作会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主要劳动形态。那么,如何对不同岗位的知识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就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应该考虑的问题。
  目前,在岗位评价方法,已经形成了诸多方法,比如岗位量化评价法、评分法、因素比较法等,根据这些评价方法,按每项职务对企业贡献的大小,确定其具体的价值,最终划分成岗位等级,为人员招聘、考核、薪资等提供数量化依据,它能最大程度的克服定性评价或主观评价的缺点。但是这些已有的岗位评价方法还缺少对“知识型工作特点”的深入分析,而且没有建立起知识型工作特点和知识管理行为之间的匹配关系。
  我们在诸多的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中,觉得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将能够更有助于企业深入认识知识管理、善用知识管理,免得很多企业一提起知识管理就想当然地把它和“文档管理”划成等号。同时,如果企业对知识型工作特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有助于企业提升自己在管理知识型员工方面的意识和技巧,将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来经营。
  我们发现,任何一项工作都可以简化为IPO(输入一处理一输出)模型,“摩登时代”的卓别林的“输入一处理一输出”很简单,几乎不用经过大脑,人就等同于机器。但现在不同了,很多工作的“输入一处理一输出”的复杂度成指数增长(如图1)。
  比如,在“输入”方面,对于工作目标来说,并不是每项工作的工作结果都是可预期的,尤其是创新型工作需要创新员工的创新思考,结果在事前通常是无法明确描绘的。而对工作的知识输入,有些工作是基于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有些工作则依赖高度抽象的知识内容,很难成文化,在人力资源输入方面,主要是指进行此类工作员工所需要的学历、经验,有些工作普通技能的员工经标准化培训就能胜任,而有些工作则会要求有高级职称、高学历的人才。
  
  在“处理”方面,有三个要素很重要,一是信息处理过程,二是工作合作程度;三是任务处理过程。信息处理过程代表了进行该类业务工作的脑力强度,工作合作程度则代表了工作关系的独立程度,某些工作衔接简单、交流沟通需求很少,而某些工作则对协作沟通、合作的要求很高,是一种团队配合作业方式。任务处理过程则代表了一项工作的任务重复度以及体力强度。
  在“输出”方面,不同工作的输出结果类型是不一样的,有些工作的输出结果为相对标准化的过程,而有些工作的输出结果则蕴含着个人经验在内的判断、决策等。
  通常越高层的人员其结果输出越个性化。在输出方面,通常还会涉及到输出结果的价值影响,有些输出结果价值较小,对组织影响有限,而有些输出结果则相反。从输出结果的知识含量来看,有些结果通常是重复输出,没有提供新知识,而有些输出则能创造新知识。
  根据上面的IP。模型分析(如图2),我们可以将九项指标聚类为三类评价指标,即知识含量、任务处理过程和工作合作程度,知识含量指标是知识内容、工作目标、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过程、结果类型、价值影响、知识含量这7个关联指标的加权平均,而任务处理过程和工作合作程度指标则相对独立。
  在利用此模型进行业务模式分析评价时,我们对每一个指标的分级量度都只设为两级,分别为高级(5~10分)和低级(0~5分),由此便形成了八类基本的知识型工作特征模式。
  采用这样的模型,我们对某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四项主要业务工作(包括盘轴工艺编制、盘轴现场排故、涡轮设计研发和燃涡现场服务)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如图3。
  
  其中,知识含量维度用图中各个圆的面积来表示,面积越大,表示这项业务的知识含量越高,反之,越低;而横坐标表示了任务处理过程,纵坐标则代表工作关系复杂度。
  从四项业务的各维度得分可以看出,盘轴现场排故、涡轮设计研发和燃涡现场服务都属于复杂高协作知识型工作,而盘轴工艺编制则属于机械协作型工作,知识含量较低。
  比如,对于盘轴工艺编制,其基本工作流程为:首先由公司技术处下达编制任务,生产厂资料员接到下达的任务到档案室领设计图,同时流水通知(任务)单交给盘轴室相关分室主任,由分室主任细化分派任务到具体工艺员,然后由工艺员到制造厂的资料室领图纸并开始编制工艺规程,之后经校对、审核、批准完成。
  在该工作流程中,主要是基于设计图以及工艺编制规范,运用到的知识较为具体和规范化,其输出结果表现为图纸、文档等,输出可控性强,因此知识含量较低,具体工艺的编制通常由一个人来做,但也需要一定的沟通协作,如需多人参与校对、审核,因此体现出需要一定体力要求和协作性。
  因此,对盘轴工艺编制来说,知识管理工作重点应该加强显性知识的管理,比如,对于在盘轴工艺编制过程中涉及到的历史图纸、工艺编制的各类标准、编制规范等显性知识进行更加完善的归类、整理,便于知识的沉淀、共享和复用。
  从上例可以看出,是否能够有效分析和评价一项工作的“知识型”特点,通常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采取有效适用的知识管理行为。而且,这样的能力将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一种基本素质,企业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去磨练和提升这种素质,它将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知识型”特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