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_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_

发布时间:2019-04-01 04:30:48 影响了:

  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心智结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作为教师,往往是为了确保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敢把学习的自主权给予学生,使学生学习被动、缺乏积极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意识。这样的课堂常常是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体验,教师熟练的操作代替了学生笨拙的尝试。于是,一切按预设进行,波澜不惊。这样传统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因此必须得改变,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出了“导、动、思、说”四字教学法。
  一、“导”。就是充分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愿望,没有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自主学习”环节就会形同虚设。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会觉得内容亲切、易于接受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解决问题的愿望。在此过程中,应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实现认知迁移,使学生感受到新知不新,学会用旧知去同化新知,学会等学习。从而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
  二、“动”。就是更好地维持动机
  华盛顿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句话:“听过的忘记了,见过的知道了,做过的理解了。”这说明,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可以使教学变得更高效。活动教学论也告诉我们,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为学生预留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寻求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过程。
  三、“思”,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上很多问题,以前的我就会在这时让学生相互讨论,殊不知,那时我太心急了。其实,有很多学生在这时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如果能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动动手,画画图,或者是能让他们将已有的很局限的思维体现出来,说不定,在这过程中,他们就能一步步地接近成功或者走向成功。即使没能成功,但至少他们的头脑里已经有了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时,再让学生讨论,或者是向其他学生请教,那么他们就能找到自己错在哪里,以便下次寻找正确的思路。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多想。
  四、“说”,就是让学生来“说”
  一节课,40分钟,很短暂,所以我常常怕完不成任务,该让学生讨论的地方,就流于形式,让学生随便说说就完了,这样才能去进行下一个内容,才能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啊。课后反省,才发现我这样不就是抢夺了学生的机会,扼杀了学生的热情吗?作为教师,应该退到后台,把机会让给学生,解除学生心中的依赖,应做一个高明的组织者、睿智的观察者、适时的启发者、必要时的帮助者、公正的评价者。教师要学会沉默,学会等待。教师应重视的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更多的激励思考,教师应成为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作为拥有知识优势的教师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说”,把传统的教师讲,变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效果让学生自己去评价。教师应把思考和操作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时空。
  总之,作为教师,应尽量“放手”,还给学生足够的时空,只要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弄懂的问题,就坚决不教;反之,对含混而又重要的问题,一定要教,而且要教明白,教透彻。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华蓥市双河小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